X

猎头竟然是猎“头”?追溯猎头行业的发展简史

曾一度霸占荧屏和热搜的电视剧《猎场》,以贴近现实著称,胡歌饰演的主人公郑秋冬历经职场颠沛的摸爬滚打、猎场中的商战沉浮,上演了一场场“挖人大战”和心理交锋,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猎头”。这部聚焦“猎头”行业的电视剧使这个并不热门的职业走入了公众的视线。一般情况下,除了从事猎头行业的以外,人们对猎头的印象可能还是处于职业介绍的层面,才库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猎头行业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其实追溯猎头行业,“猎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相传在原始的美洲部落,每次战争结束后,他们都会把对方的头颅砍下来,作为战利品带回,炫耀着挂在腰间或者是悬挂于部落中,以此彰显自己的实力,又可以威胁来犯的敌方。后人将这种带有原始暴力色彩的行为,形象地称之为“猎头”。

其实,这种神秘族群离我们并不遥远。从目前的考古资料可见,“猎头族”在我国岭南大地上也曾存在过。1962年8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清远三坑马头岗东周墓里,发现了被称为“人首柱形器”的青铜制品。多数专家都认为,这种特殊的随葬品与历史上的“猎头习俗”有关。

而具有现代意义的“猎头”最早作为军事词汇,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作为主要的战胜国之一,制定出代号“阿尔索斯”的计划(Alsos),组建了一支秘密突击队潜入硝烟弥漫的交战场所,俘虏、绑架了大批战败国的科学家、工程师,空运到美国本土,以确保战后快速发展。

后来,“猎头”一词用来特指网罗人才。人们将猎头的“头”解释为两种含意:一是指头脑,代表智慧、能力;二是指头领,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企业的经营者。“猎”与“头”合在一起,准确地说,就是接受用人单位的委托,按照其给出的条件,专门在市场上猎寻具有专业技能或高层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在国外,这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

猎头产业迅猛发展。早在1926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猎头公司——“迪克·迪兰人才搜索(Executive Search)公司”。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刺激下,形形色色的猎头公司充当了全球人才争夺战的主力军。1993年,全球猎头产业的收入仅为30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则高达100亿美元。其中,活跃在北美地区的3000多家猎头公司,年收入总额就超过40亿美元。实力强劲的跨国型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和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

“猎头” 进入中国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世界第一家猎头公司于1926年诞生于美国,进军中国的第一家猎头公司诞生于1994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大批外资企业的涌入,中国猎头行业也随之萌芽,进入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立足中国本土的猎头公司。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整个经济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猎头服务的出现,促成社会经济体制中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猎头服务已成为企业求取高级人才和高级人才流动的重要渠道,并逐渐开始形成了一种产业。

做猎头需要敏锐的眼光,丰富的销售、客户管理经验,还要懂得自我管理激烈人脉和资源,是十分综合型的工作。选择做一名猎头,实际上是很锻炼自我的一项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各行各业的人才交流也是自我提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