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打开尘封记忆——追忆1955年泰国使团访华秘史

今天暹罗拾珠和大家分享中泰建交往事,以共同缅怀伟大的周恩来总理。


自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与泰国外长旺亲王晤面后,其外交风范令旺亲王折服,盛赞他为“中国的王子”、“天生的外交家”。于是,在銮披汶总理密友桑先生的推动下,泰国决定派遣秘密使团访华,商谈建交事宜。可是,谁堪当此重任呢?桑先生想到了他的一位好朋友——阿利·披荣先生(คุณ อารี ภิรมย์)。


1958年,拉遥政治犯监狱中。最左者为桑先生,最右者为阿利先生


阿利先生,中文名为陈文彬,生于1912年,泰籍华人,祖籍海南。1933年起在泰国政府宣传厅(后称民众联络厅)工作,担任华文报纸审查员,兼任中文电台负责人。


阿利先生同情左翼运动,不愿与右翼分子同流,并因此被捕入狱且被解除公职。由于工作关系和政治倾向,阿利先生与不少左派华文报人结下深厚友谊,而这些报人在1949年以后都回国效力,大多成为中坚力量。桑先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而极力向銮披汶推荐。这也正好符合阿利先生推动中泰友谊的理想,于是,他欣然领命。


当时中泰两国分属不同阵营,几乎处于隔绝状态,从曼谷到北京可不像今天这般容易。一位与香港方面有特殊联系的人,为阿利先生一行写了一封担保信。通过这位神秘人物,阿利先生一行在香港受到了热情款待。在香港方面朋友的帮助下,秘密使团经澳门辗转,车船并济,最终抵达中国境内的广州。


在那里,阿利先生原先在泰国时结交的老朋友们帮上了大忙。比如时任汕头市市长的黄声,早前在曼谷是一家左派华文报社的社长,阿利先生在宣传厅工作时,曾有恩于黄声;还有时任中华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海外华侨事务司司长的邱及,二战刚结束时,泰国华人分成两派,邱及担任左派华人首席代表,是泰国《全民报》创始人。这两位前泰华左翼报人在之后泰国政局动荡之中,被镇压搜捕,只得离开泰国,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功立业。


阿利先生一行受到毛主席接见

在他们二人的安排下,阿利先生一行最终得以飞赴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55年12月21日,周总理专门宴请秘密使团,并和他们就中泰关系真诚地交换了以下看法:


第一,对于亚非弱小国家联合抵抗帝国主义问题,周总理说:“帝国主义是不会愿意让任何民族的人民真正团结一致的,那样他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干涉我们的内政。”所以,他很强调泰国人内部的团结和睦。


第二,尽管中泰没有建交,但周总理对中泰贸易持欢迎态度。他说:“中国的大门永远打开欢迎泰国人。即使没有建交,我们也可以有贸易往来,美国就是个例子,我们国内使用的汽车,大部分是美国生产的,这些车从哪里来?如果美国不卖给我们,我们又怎么买来的呢?”


第三,周总理对泰国政治制度表示尊重。他提到,王室制度与中泰友好并不矛盾,尼泊尔和阿富汗也都有王室,但都是中国的好朋友。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们不能干涉别人的自由。而且,国家不论大小,中国都尊重它们。“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第四,周总理很关心泰国佛教徒的情况。他询问有关泰国人出家习俗,提及听说泰国男性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到寺院出家学习等。他还表示,听说泰国准备举行盛大的佛历2500年庆祝活动,邀请全世界佛教团体派代表参加,中国也希望参加。


第五,周总理称赞旺亲王是一位“才智出众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并让阿利先生代他向旺亲王转达他的敬意和问候。同时,也向銮披汶总理问好。


第六,周总理用喝茅台酒来比喻两国建立友谊。他说:“茅台酒比较浓烈,要慢慢喝,不能心急,友谊才牢固。”


阿利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宴后的心情:“在周总理先生这次如接待自己人般的家宴之后,我们兴奋无比地回到住宿地,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这次来华不管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都是值得的,个个满怀说不出的激动、喜悦和自豪。”


同行的安朋议员甚至用“不枉此生”来形容此次和周总理的餐叙。


两天后,秘密使团启程返回泰国。为避人耳目,他们选择了从香港经新加坡,再经仰光,最后到曼谷的迂回路线,可见当时政治局势之微妙复杂。因为当时泰国国内反华情绪相当激烈,与共产党接触是大罪,一旦让政敌得知政府派遣秘密使团访华,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


这次出访对中泰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个月后,中泰贸易开始有了起色。当时,泰国烟叶和大米市场不佳,中国以“友谊价格”收购泰国烟叶,同时也准备大量收购泰国大米,帮助泰国渡过难关。二十年后,中国又一次与泰国以“友谊价格”开展贸易,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以“友谊价格”销售石油给泰国。这是后话,咱们且按下不表。


后来,泰国各类访华代表团开始增多,包括议会代表团、艺术代表团、体育代表团、大学生代表团和报界代表团等。几乎每一个泰国代表团,周总理都亲自设宴款待,并和代表团成员合影留念。他真诚讲话,令泰国客人们如沐春风、欢欣鼓舞。


中泰关系逐渐升温,加之两国代表在缅甸就建交事宜已经展开谈判,进展顺利。中方代表为当时驻缅甸大使姚仲明,泰方参与谈判的首席代表就是桑先生。


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发表讲话,表示中国愿意与泰国恢复历史上便存在的友好关系。中国非常高兴,泰国政府领导人已经释放出了促进中泰友好的善意。


1956年8月,在銮披汶的建议下,桑先生的儿子、12岁的弯威·帕他诺泰(常怀)作为披汶政府的总理私人代表,女儿、8岁的西林·帕他诺泰(常媛)做为他的陪伴,来到北京。



中泰关系正在一步步沿着周总理和銮披汶总理所谋划的路线图,走向正常化。但泰国政局波谲云诡,危机四伏。銮披汶日益表现出的对美离心、对华友好倾向,令美国十分不满,也加剧了军人势力之间的矛盾。泰国国会代表团访华后,美国驻泰大使公开表示,反对泰国与新中国接触。


1957年9月17日,在美国的支持下,沙立元帅发动政变,推翻銮披汶政府。与銮披汶后期表现出的中立主义不同,沙立坚定地追随美国反共。访华的泰国代表团成员回国后,大多被警方逮捕拘留。1958年,为中泰友谊做出重大贡献的桑先生被捕入狱,而銮披汶这位执掌泰国大权近二十年的军事强人,则被迫从泰柬边境出逃,最终终老日本。


沙立元帅


可怜桑先生一对儿女,刚被送到中国一年多,便经此大厄。好在周恩来总理夫妇悉心照料,亲切关怀,这对小兄妹安然无恙,并在之后的中泰关系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父辈的心愿,成就了中泰关系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