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千年来螺钿令人们着迷!老手艺螺钿工艺,在泉州依然存在!

漫长岁月里,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宝物一直秘不示人。只在每年10至11月,最干燥凉爽的两周内曝晾藏品。今年展出的艺术品中,有两件唐时的螺钿文物:平螺钿背八角镜、玳瑁螺钿八角箱。

而这种螺钿工艺,在泉州依然存在。泉州泉港区工艺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庄细强就掌握着这门手艺。他告诉我们,泉州出产的螺钿家具,这些年在新加坡等华侨聚居地受到欢迎,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华侨喜欢复古般的复杂镶嵌工艺,而大陆买家则热衷于简约的点缀装饰。

说到螺钿,不少国人有些生分。它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

早在中国周代,这项技术便开始风行。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螺钿工艺辗转传入奈良时代的日本。日本人还将螺钿技艺,用于建筑物之上、装饰马鞍,或是妆点衣柜和杯碗等。在中国,螺钿则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去年7月,我们写过一篇《神秘的西街116号,宋阿姨守着100年前的贝壳光》。泉州西街116号宋宅里,至今摆放着以前的主人从菲律宾远渡重洋带回来的桌椅。圆桌设计考究,可拼可拆,布满华贵的螺钿,贝壳的光泽熠熠生辉,让老宅更显与众不同。

时至今日,螺钿工艺依然主要使用在名贵木材,比如非洲小叶紫檀、黑檀等。独特的工艺赋予家具更加炫目的色泽。

镶嵌着螺钿的器物,远看像一幅画,近看则可见从织物孔缝中,散发出的萤火虫般的幽幽螺钿光芒。庄先生向我们解密了向往已久的螺钿工艺。

首先是“修磨贝壳”。从菲律宾、泰国进口来的鲍鱼壳、海蚌、三角蚌等,每公斤原材料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贝壳的弧度决定着取材率不高,以一公斤鲍鱼壳为例,只能取材二三两。能用得上的,只有壳里最平面的那部分。

螺钿工艺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全部有赖于自然的馈赠。鲍鱼壳内侧七彩炫丽,海蚌透露着淡黄的光泽,三角蚌则闪烁着珍珠般的润泽。还有一种匠人称作“红壳”的贝类,带着淡淡的红。

接下来是“开花”和“粘花”的工艺。将准备制作的图案在白纸上画好,将花草图案切割出来,再用胶水贴在大致切割好的贝壳表面。进入下一步“拉花”阶段,就是切割镶嵌进家具的贝壳,使用一根像弓的器具,以上面的幼钢丝来切割贝壳。这道工序由纯手工完成,以确保贝壳切割得更加精细。

“磨花”与打磨接口需同时进行。一边将凹凸不平的贝壳磨平,同时将不同颜色的贝壳完美拼接。

还有一道类似拼图的“摆花”、“画花”工序。当贝壳切割和准备好之后,将贝壳依照之前的图案,重新摆在要镶嵌的家具上,并在家具上挖出相应的位置,留给镶嵌贝壳用。

进入“锣机”这个最核心的环节,也就是正式的镶嵌。这道工序现在有了机械,要比古人更便捷些。“打磨”、“雕根”以及后续的上漆、磨漆,都是力求让贝壳与家具更平整地完美地契合。

贝壳与家具之间也要恰到好处地留下缝隙,好让贝壳“呼吸”,以克服木质材料的热胀冷缩。名贵的木材刷上天然大漆。自然风干后,还需耐心地把螺钿上的大漆刮去,才能使贝壳释放天然的光泽。

贝壳的色泽不同,哪一片被镶在哪个位置,靠的是机缘。因此说起来,每一件螺钿镶嵌的家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庄细强42岁,却已打拼了30年。10年前,他把螺钿技艺引入泉州,源于他对复杂工艺的浓烈兴趣。

13岁时,庄细强向打石匠学艺。一年多里,他不断揣摩建筑构件的制作技艺,却因为订单减少,转向去仙游学习木雕技艺。木雕也学了一年多,就暂时搁置。当他去广东,接触到“贝雕”后,了解到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螺钿”艺术,便沉下心来学,在广东一呆就是5年。

“螺钿技艺初学看似简单,要做精致其实不易。”庄细强说。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恶补了美术功底,好在以前学过石雕、木雕,艺术本身是相通的。

10年前,他回到家乡,误打误撞地创业,将广东的螺钿技艺带入了家具生产的环节中。如今江浙、广东一带尚有螺钿技艺传承,而制造规模和需求量也已大不如前。

精美的螺钿工艺用在眠床、罗汉床、圈椅、博物架之上,让人遥想古时大户人家的优雅做派。“任何东西都可能是宝”,庄细强说。

千年来螺钿令人们着迷,正是因为木质的温润性,平衡了螺钿的艳丽华美。而木材的独特纹理,应和了螺钿的绚丽色感。螺钿的镶嵌装饰与传统家具相映成趣,形成含蓄柔和、自然舒展的视觉美。

来源 |花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