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国际人才港“开港”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化人才枢纽

36Kr四川 / 王猛

实践是检验新经济的唯一标准

城市因港口而兴。

船舶停靠、货物流通、旅客往来,港口催化深圳完成了小渔村到国际化都市的蜕变,拥有港口的沿海城市更是撑起中国经济半边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丰富城市的发展逻辑:交通枢纽不再是决定性要素,人才枢纽成为核心动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优质人才资源,推动中关村成为北京高速发展的引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才资源,成为合肥这座不靠边不靠海城市异军突起的中坚力量。

人才枢纽建设,也深刻改变了成都高新区。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已汇聚各类人才超7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外来从业人员超10万人、吸引青年本科人才落户近5万人。人才创新动能显现,各类人才创办科技企业超5万家。其中,40家企业已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企业已上市或过会,15家企业市值已超过100亿元。上月底,“国际人才港”开港,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际化人才枢纽的又一步关键棋。

以“港”引才,以才兴城

国际人才港是引进人才的窗口。

随着成都高新区产业能级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大量国际化高端人才。国际人才港将进一步整合成都高新区内人力资源企业力量,形成更完整、高效的高科技人力资源产业链,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填补高端产业、高端环节的人才空缺,支撑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

成都高新区企业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CEO蔡远表示,操作系统领域的人才在全国都很缺,人很难招,培育一个成熟人才至少要2到3年。该公司研发的嵌入式虚拟化操作系统睿钛RHOS填补了国内空白,团队九成以上是研发人员,平均拥有超过17年的基础软件研究和开发经验,不乏国家重大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重点课题研发任务参与者。

国际人才港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政企合作,建设人才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国内外人才流动情况,高效引进产业所需人才。根据人才稀缺程度和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制定人才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产业链,高效衔接人才与企业,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成都高新区成为服务中西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化人才重要枢纽。

“开港”当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首批“百万年薪”榜,总计100个岗位中包含管理类40个、研发类38个、销售运营设计等职能类22个,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金融等行业门类,新能源、金融、区块链等管理研发类年薪最高达500万。

港口引进人才,产业留住人才,人才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能,一个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打造国际化人才枢纽

顶级技术人才不缺工作,而是缺资金和运作机构,推动自己的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产业。技术成果不能市场化,不仅是科学家的遗憾,也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扶持人才创新创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成都高新区推出“岷山行动”计划、“产业教授”计划等举措。

“岷山行动”计划聚焦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机构,把需要的技术张榜发布,有能力的科技人才或团队来“揭榜挂帅”。该计划将在未来5年投入300亿元,扶持科学家创业,提供办公场地、公司管理、融资、法务等服务,让研发人才专注科研,加速孵化成果。

成都高新区首批“揭榜挂帅”榜单一经发布,便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德国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2个团队申报,其中院士领衔团队18个。目前,首批6个项目已成功揭榜,成都高新区将给予约4.5亿元资金支持。

揭榜项目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的负责人,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唐鋆磊表示:“在沿海地区,一旦科研成果到了产业化阶段,就有金融和产业界主动对接,产业化也比较顺利。西部的产业链没有东部沿海完整,金融支持也有差距。成都高新区推出的‘岷山行动’计划,刚好补足了这块短板。”据悉,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岷山行动”计划,在未来五年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

与“岷山行动”计划类似,“产业教授”计划也聚焦扶持顶尖技术人才创业。该计划支持全球前200强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教授人才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落地支持。

2020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先后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引进“国字号”教授25名,创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企业25家,给予支持金额超过2000万元。

其中,陈龙泉教授创办的纳特洁科技公司,其联合创始团队的核心超输水材料技术登上了Nature杂志封面;文岐业教授创办的太摩时代科技公司研制的超薄宽带太赫兹吸波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顾实教授联合创办的阿加犀智能科技公司已完成天使轮融资2000万元;贺明智教授创办的英格利科技公司2021年已完成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

人才落地生长、快速发展的雨林生态,已经在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力争聚集各类人才超100万,其中不少于35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

“诚挚欢迎全球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到成都高新区落户发展,共同推动国际人才港的建设”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构建具有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与人才共荣、产业共兴,以人才资源优势助力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编辑 / 刘有琴

探索是一种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