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英国大学包机接中国留学生引热议

【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陈斯睿、田皓雪子,实习记者刘洋、汪宣琪报道】9月19日,位于英国贝尔法斯特的女王大学包机接369名中国留学生回英,“英国大学包机接中国留学生返校”也冲上热搜。该校是自英国疫情蔓延以来首次提出面向中国留学生包机的大学,在该模式获得留学生与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各界关注后,英国23所大学与海南航空达成合作,决定联合包机。

对包机求学的热议中,有支持、有不解,更有因疫情踌躇却仍渴望求学者们的期盼。本报记者采访了一批只身飞抵英国的大小留学生,并面向广大中国留学生分发疫情下复学调查问卷,希望能在2020这一特殊之年为这个群体提供帮助。

乘坐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包机的中国留学生手持该航班机票拍照留念。(图片来源:本版图片均据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乐勇 摄)

近日,中国赴英留学生数量猛增一度受到英国各界关注,《泰晤士报》报道称2020年秋季将有1.2万中国留学生抵英开学,比2019年增长了23个百分比,该数据与来自北爱尔兰的人数(14810)相当。

高校如何应对也成为多数留学生与家长最关心的议题。本报记者向英国多所高校深入问询,在众多回复中值得一提的是,为尽最大可能协助国际学生,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国际公关经理卢克·沃尔顿(Luke Walton)表示,如有教职人员或学生有感染症状,校方特别提供了新冠检测途径,并将就人员校内流动设立一套追踪系统,图书馆也将运行“点击与收集”系统(‘click and collect’ system)。他指出,华威大学十分重视中国留学生,因此会协助中国学生预订从中国出发的航班,并且提供免费机场接送服务。

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国际营销和传播负责人玛德琳·斯图尔特(Madeleine Stewart)也提到,尽管疫情当前,中国学生对谢菲尔德大学的申请热情依旧高涨,因此学校会在保持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双程授课,但她希望学生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前往谢菲尔德学习,在保障学习质量的同时可以尽情体验英国生活与本地文化。

开学季前赴英留学人数不升反降令人意外,这一数字背后又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疫情当前,是走是留也成为许多学生乃至整个家庭的重大抉择。

乘包机抵英学校 “措施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来自江苏的Olivia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项目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来英国。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是乘坐该校包机抵达英国的。“我们学校作为英国第一个启动专机接送服务的大学,还上了微博热搜,我的朋友都很羡慕我,”Olivia的言语中透露着自豪与喜悦。

Olivia称这次专机旅程“很难忘”。她们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承运的包机9月18日从北京起飞,机上乘客都是该校的中国学生。“400名学生不到,大家都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坐着。”下了飞机之后,热情的大学接机人员和学联志愿者们在贝尔法斯特的机场等候,“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的行李都按照宿舍区分发了不同颜色的绳子和号码牌,专车直抵学生宿舍,大使馆还贴心地给我们准备了消毒用品和小零食,前几天的隔离餐都是免费的。总之整个过程很顺利,我从来没有操过心。”

英国一直是Olivia留学首选地,父母也大力支持她的选择。“我的父母都很理解我,他们在医疗系统里工作,也知道疫情的影响。求学路上确实遇到过小困难,但是女王大学和我父母总会在我感到迷茫时抚平我的情绪。”Olivia说。

谈到疫情发展,她十分乐观地表示,尽管北爱尔兰的疫情有所反复,但因为人口密度低,看到人们能够保持社交距离,自己也做足了充分的抗疫准备,所以并不太担心。教学方面,“我们学校会保证一定次数的线下教学,学生需要出示防疫码还要戴上口罩。这些周到的考虑让我们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大二学生小月(化名)在9月22日晚刚刚返回校园。她乘坐的是学校安排团购的航班,由中国上海经新加坡转机飞往伦敦。落地之后,学校也安排了巴士接机服务,将30位中国留学生送往东安格利亚大学的校园,小月表示整个行程让她感到“顺利和安心”。

小月说,学校在8月初给学生发邮件表示会与一家旅行中介合作提供返校航班服务,价格是1269英镑(人民币约11421元)。小月和父母商量后,觉得价格比较合理,于是就向学校订购了返程机票。在上海浦东机场登记之前,学校的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发放带有东安格利亚大学标志的标签以区分本校学生和其他乘机人员,同时还讲解了行程安排以及注意事项。在新加坡转机的时候,也有特定的机组人员带领学生们去到飞往伦敦的登机口,不需要学生自己办理转机手续,省去了很多麻烦。

目前小月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处于自我隔离中。她说,住在学校宿舍的学生会被分配到固定隔离点,在外租房的同学自我隔离就只能靠自觉,学校无法管控。但校方为返校学生提供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小月表示自己的专业偏向学术和主观讨论,需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上网课时这样的机会就少了很多,所以学生们对于学校能够尽力安排线下课程很满意,大家觉得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强的监管来保证学生安全。

当谈到父母对于自己赴英继续学习的看法时,小月表示最初父母还是希望她能在中国休息一年后再看情况,因为父母对于英国的疫情以及监管甚是担忧。不过通过英国当地同学朋友的“疫情实时更新”,以及了解到诺里奇(东安格利亚大学所在城市)疫情较轻,父母还是支持她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此外,小月还提到,落地后她发现当地人对疫情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她之前通过朋友圈以及新闻等了解到的英国疫情仍十分严重,但实地观察发现本地人戴口罩的数量少之又少,出乎她的预料。不过,她也无奈地表示“我们不能强求他人做什么,只能自己多加防护”。

乘坐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包机的学生在首都国际机场等候值机。

延迟开学 不放弃留英机会

来自武汉的逸清(化名)对年初的封城还心有余悸,当3月份拿到英国两所大学的offer时,欧洲的疫情正严峻起来,她的内心很斗争。她和家人担心9月份不能正常开学,在每天关注英国新闻的同时,托在英国的朋友打听,到底该不该选择英国的学校,是选择在苏格兰还是首都伦敦。

逸清最终选了伦敦国王学院的媒体专业攻读硕士,但随后又接到通知,将开学延迟到2021年2月,会以网课的形式先进行。逸清说,“当初一起申请学校的朋友,很多都放弃了,也有放弃美国而选择英国的同学。”

“我以为这样去英国的留学生会很少,没想到在申请学校宿舍的时候,居然因为资源紧张没抢到。”虽然距来英还有四个月,但逸清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单间公寓,计划买1月初的机票,从广州直飞伦敦。谈到防疫措施和来英后可能面临的困难,逸清觉得经历了武汉封城的风雨,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虽然疫情形势还不稳定,但我还是希望能来英国看看,家人确实会担心,但也会支持我的决定。”逸清认为,英国重开的两年毕业实习签证(PSW)机会难得,希望能获得在英国求学和实践的机会。

在香港结束本科学业的金同学和Rachel他们的赴英求学路也多有受阻。金同学说,由于CAS(英国大学电子录取通知书)有所延误,加之英国政府出台了学生签证新政策,他决定还是把手续办好再到英国。他和Rachel都说,老师也建议他们2021年1月再来,毕竟第一学期时间不长,很可能刚到英国就放假了,彼时异乡漂泊也难免孤单。但Rachel说,她所在的爱丁堡大学咨询心理系表示,如果2021年1月仍未能到学校参加面对面授课,则有可能取消学位,因此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年底来英也成必然选择。

另一个让Rachel倍感担心的情况是对疫情并不担心的外国同学,Rachel说,在新生群里看到已经到校的同学说,第一节课看到大家都没戴口罩,所以也“准备在宿舍上网课了”。尽管第一次在线课程中国同学经历了轮番掉线的尴尬,但老师说他们可以换不同平台直到大家都能稳定在线为止。

谈起对新学期的期待,金同学和Rachel不约而同地表示,最希望的就是能与老师同学们“奔现”。金同学说:“毕竟在海外留学除了知识与经历,最重要的就是结识的人了,隔着屏幕就完全还是陌生人的感觉”。Rachel也说,正常面授课程才能获取更多资源,比如教科书等阅读材料因为是纸质书,只有在学校图书馆才能看到,多少影响学习。

此外,Rachel还提到,也有部分同学收到了可以打疫苗的消息,但她和金同学都认为除非疫苗已经上市并开放给公众,只是小部分、分批次地实验性注射还是会担心安全。

留守英国 “疫情给我充足时间准备求职”

2020年是小琰待在英国的第五个年头了。她2020年刚刚结束研究生课程,目前正在准备申请谢菲尔德大学的博士。除了本身想继续深造外,疫情也是促成她申请博士的因素之一。小琰说,疫情不单单使飞回中国的成本增加,也使中国求职市场更为激烈。就她的专业而言,现在并不是一个好的求职时机,且用人单位提出的薪酬也较之前有所下降。综合考虑之下,小琰选择继续待在英国申请本校博士,一是可以免去路途上感染新冠的可能性,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背景。

当谈到父母对于她继续深造的看法时,小琰表示父母虽然担忧英国的疫情,但鉴于自己已经非常熟悉英国的生活环境,并且每天都会和父母视频聊聊自己的生活,父母仍然选择支持她的学业。此外,她还提到当地人对于疫情的态度较为淡漠,因而自己要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外出,好在自己住的单人公寓离超市非常近,并不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去购买生活必需用品,这样减少了很多麻烦。

对于小琰来讲,疫情确实曾经带给她一段很难捱的日子,心理上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现在她已经调整好了心态,积极地面对疫情,对于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和安排。

小高面临同样情境。他5月向威斯敏斯特大学提交了硕士申请,目前已被录取。因为疫情,他的第一个硕士专业缺少了很多实地实践的机会,原计划在泰特美术馆做的展览全部泡汤,前期工作也都白费。疫情下,博物馆展览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窘迫情境,很多小众美术馆因为资金问题无法继续运营,那些勉强能够维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也无法提供工作岗位。小高慎重考虑后选择申请二硕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为自己之后申请博士进入高校工作打下基础。

小高表示疫情是影响他做出这样选择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之前提到过的就业问题,另一个是因为五六月份回国机票价格贵数量少。他表示,在当时抢不到机票的情况下,他马上就放弃了回国的想法,开始着手准备第二个硕士学位的申请。父母因为同样身在国外,所以对于小高的选择表示支持,每天也都会提醒小高注意防护。

对于疫情,小高说道,他接触到的英国年轻人在最开始时会对中国有一些不好的看法,但现在这种对于中国的歧视已经消解了。不过,虽然他所认识的英国年轻人也较为重视病毒,但他们在防护措施上仍然很松懈,甚至不能够理解为何政府要出台一些强制性限制外出的政策。小高认为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很难沟通,自己做好防护还是最重要的。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包机现场,一名家长手持“我把孩子交给 Queen's”的牌子。

重返英国读二硕 望疫情尽快消散

由于10月3日有考试,一一把机票改签,提前半个月出发来英国。一一是一名即将来英国读第二硕士(简称二硕)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学校在9月初就已经开学了,逗留在中国的她虽然能够在家里上网课,但网络速度之慢,让她开学两周以来都没有正经地上过一次课。迫于此,原本订在10月初飞来英国的一一不得不改签机票,提前出发。她说,现在改签起来还算挺顺利的,她感觉现在机票好像没有她购买时那样供需紧张。一一在英国读的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在香港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了自己新的兴趣领域,打算在这方面进行深度研学,便申请了二硕。她说,二硕还选在英国的原因,是怀念英国的环境和人文,觉得在这里生活比较舒适,加之英国的留学生PSW新政,也让她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重回英国土地。“因为英国在这个领域比中国发展的好很多,平台和机会更广泛,”她补充道。

和往年不同,一一此次的行李箱中多出了400多个口罩及消毒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她说,虽然英国现在疫情较为严重,但只要自己待在家里,做好防护措施,不随便出门到处闲逛就好。她的父母虽然为她担心,却只是提醒她保护好自己,并没有阻拦她前往英国的决定。

谈到学校方面,她说几天前学校在发来的邮件中表示会保证网课质量,加强学生线上学习体验。此外,学校还会在学生领取学生卡的同时免费发放可重复利用型棉质口罩和消毒免洗手液。

即将要启程来英,最让一一担心的是,若疫情久久不能散去,在家时间久了个人状态会变得不好,另外也不能充分领略伦敦西区的戏剧文化和音乐会等艺术活动,会让她倍感惋惜。

小留学生家长:特殊時期有更好的锻炼机会

北京陈女士的女儿9月初只身飞抵英国,来这里读11年级,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她告诉记者,在学校确认9月正常开学后,就着手订购机票。她坦言,来英机票确实很难买到合适的,但学校方面很理解,也很宽容,从各个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陈女士说,为了让孩子体验多元化教育,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决定送孩子来英国读书。今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但她的决定并没有被影响。她认为,疫情只是暂时的,对比起孩子的一生,这只能算是一个插曲。同时,特殊环境也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锻炼机会。

陈女士透露,她给孩子来英国前做的准备和正常开学没有太大区别,唯一不同的只是多准备了些口罩和维生素C。陈女士一直很都很认同英国的教育。她预测,受各个方面影响,很多打算留学美国的孩子转而选择英国,今年来英的学生应该会更多。

谈到孩子从中国一路而来的旅程,她介绍说,登机前按照英国规定填写了入境调查表,由于机票有限,只能买到凌晨四点从上海直飞希斯罗的航班,孩子们都戴着口罩乘机。除此以外,她不觉和平日有特别大的区别。陈女士和学校提前沟通过安排司机接机,女儿落地后,司机顺利接洽并将其送至学校,开始在校隔离,陈女士感到非常满意。

陈女士说,虽然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但她的女儿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只要自己注意防护,不出去闲逛就可以。她提到,孩子自己确实一点不担心。但作为家长,反倒担心多一些。最主要的是担心欧洲疫情反弹,寄宿的孩子需要离校找寻住宿,或是学校期中(Half Term)假期时需要离校出行,再返回学校会有风险。但她也说,学校有很多新规定来应对,甚至购买了检测设备。她感慨道,总之担心也没有用,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注意防护和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9月4日回到英国的阿梓今年13年级,这已经是她到英国的第四年了。她说学校从3月开始上网课,一直到6月放假,之后再开学就不提供网课了。因为今年面临升学压力,考虑到在中国自律性没有在学校时强以及学习环境的问题,要考英国大学入学考试(A-level)的她决定还是回到英国上课。

和陈女士一样,她也担心英国再度封城“是不是会被赶出宿舍”,以及2021年A-level会不会像今年这样也被取消。尽管许多人怀疑英国大规模复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疫情二次暴发,但学校目前仍在重压下保持开放,阿梓所在的学校规定,在公众区域要戴口罩,上课时不用,上完课后学生要用杀菌喷雾清理桌面并保持社交距离。

和陈女士一样,阿梓的父母也有一颗强壮而“佛系”的心。她说,既然出来留学了,“父母一般不怎么管,如果疫情实在太严重了会考虑让我回国。”她希望英国政府能明确通知疫情政策,封城的时候学校能解决国际生住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