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写在脱欧前夜:结缘47年,而当年深埋下脱欧种子的,却是一群牛...

2020年1月31日(周五)午夜11点,这是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时刻,一场旧的缘分在这里结束,一段新的征程将从这里开始。

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之前一直悬挂着的英国国旗,将在这一刻缓缓降下并移送至附近的欧洲历史博物馆,标志着英国的成员国身份将从此成为欧盟历史的一部分。

伦敦,唐宁街10号也将上演一场灯光秀,今年将有1000万枚面值50便士的脱欧纪念币被铸造并流通,鲍里斯把这一刻视为英国新的黎明的开始。

假如把英国和欧盟的结合比作一段婚姻,无论这段婚姻中有过多少争执和吵闹,分手的那一刻总是让人唏嘘。

很多人都感叹,追了这么久的“英国脱欧”剧终于迎来了剧终的这一刻,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这的确已经发生。

回首英国加入欧盟(欧共体)的这47年,有过甜蜜、有过温馨,但也不少的争执和分歧。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来回顾下英国与欧盟从无奈结缘到最终分手的这段岁月。

一、无奈结缘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上世纪初,多年来战争不断的欧洲大陆就萌芽了统一的思潮,而这一思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进入了高潮期。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力和财力损失,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另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强权的崛起,使得西欧国家的原有列强地位岌岌可危。

一方面是为了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革,另一方面是为了制约德国,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许多人士开始支持在欧洲各国间形成某种结盟,以走上联合自保自强的道路。

而欧洲煤钢共同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也是第一个凌驾于国家权限之上的联盟机构。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通过《巴黎条约》成立,当时的缔约国有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各成员国无需交纳关税就可以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

除了带来经济效益,这个机构的成立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法德的和解奠定了基础,也为使得西欧联邦主义者大受鼓舞,为未来各领域的联盟提供了范本。

1957年,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各成员国再次签订了《罗马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称欧洲共同市场)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核子能事业,并且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使得各成员国在经济政策方面逐步接近,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在1965年时,这六个成员国又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至此,从3个独立的共同体合成一个,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在这一年,正式成立。

由于《布鲁塞尔条约》继承了《罗马条约》的衣钵,其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就是欢迎其他国家的加入,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个开放性的条约,开辟了欧洲一体化的起点,而欧洲共同体也便是如今欧盟的前身。

然而,

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里,并没有英国。

而英国本身也并不想参与其中。

作为欧洲大陆上一个独立的岛国,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上至国会议员,下至平民百姓,组建“欧洲联盟”是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向来追求“独立、民主”的英国人也打心眼里没有成为“欧洲人”的意愿。

但随着英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他们也不得不做出改变,而最早的伏笔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

1956年,为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了军事行动。

实际上,自开通以来,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一直属英法所有,后来,英国又通过《英埃条约》获得了驻军权。不过,二战结束后,英法的国力受到很大削弱,而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开始蓬勃发展,于是,随着埃及法鲁克王朝的终结和君主制的覆灭,埃及在1951年废除了《英埃条约》,并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希望通过运河的收入来填补国库。

原本只是拿回自家领土的东西,但苏伊士运河沟通欧、亚、非三洲,是一条重要的战略要道,其军事地位不言而喻,因此,这一举动也触动了英法的神经,遭到了英法的武力攻击。

战争爆发后,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指责,美国和苏联两国也介入了此事,苏联以核武器攻击英伦三岛作为筹码,威胁英法停火,而盟友美国也对三国的行动十分不满,并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对英法进行施压,还动用经济手段,使英镑贬值,并停止对英国的经济援助。

于是,在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并在1956年11月底前撤出了全部军队。

这场军事冒险最终以英法的失败告终,也加速了英法两国霸主地位的土崩瓦解。由于中东地区的重要军事地位,借着这次机会,美国和苏联彻底将英法势力从中东地区驱逐出去,并正式形成了美苏在中东地区的鼎立格局。

而英国则沦为地区性国家,殖民体制完全崩溃,再加上二战过后的英国,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一度被迫降为“二等强国”。

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十分不甘心,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机遇,英国也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家门口正“报团取暖”的欧洲共同体。

但曾经被英国“爱答不理”的欧共体,这个时候却产生了让英国“高攀不起”的小情绪,其中,阻挠力度最大的就是法国。

法国之所以百般阻挠,最主要还是担心英国的加入会削弱法国在欧共体中的话语权,要知道,欧共体虽然是一个超国家权限的机构,看起来似乎以“平等”为前提,但法德在其中占据的分量很重,英国的加入无疑会冲击欧共体原有的决策体系。

出于这个原因,自1963年以来,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就两次否决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他给出的理由很多,如英国与欧共体六国经济背景差异很大,如果接纳英国,欧共体可能姓“英”而不是姓“法德”了,而且英国的加入也会使欧共体变得更加复杂,意见难以一致。

戴高乐甚至表示:“英国有朝一日终究会加入欧共体,但毫无疑问那时我将不在位了。”

不过,戴高乐并没有让英国等太久。1969年4月,因为种种原因,戴高乐被迫辞职,接任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个别重大问题上否决了戴高乐的立场。

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接纳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并推进欧洲一体化事业。在蓬皮杜看来,欧洲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联盟虽然会让渡一定的权利,但更有助于发展。

于是,在1970年6月,欧共体就开始同英国进行谈判,商议加入的具体细节,1972,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Edward Heath)抵达布鲁塞尔,并在首席谈判代表杰弗里·里彭的监督下签署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协议,这也是爱德华·希思一生的高光时刻,推动英国加入欧共体成为了他执政期间的最大成就。

次年1月1日,英国正式成为欧共体一员,当时的《每日邮报》为了庆祝这一事件,在头版头条写道,“欧洲,我们来了!”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英国还发行了面值为50便士的硬币。

不过,确认关系时只需要双方签字办仪式即可,但相处的过程却需要双方尽力的磨合。而对英国民众来说,加入欧共体并非自己的意愿,而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包办婚姻”。

据当时的一项英国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的英国人要么不喜欢加入欧共体的想法,要么对此完全漠不关心。

在英国加入欧共体之后,历任首相们一直不遗余力宣称自己就是“欧洲人”,试图让英国人民早日融入欧共体这个大家庭中,但从民调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不仅民众对于“欧洲人”身份的认同感很低,英国各党派对于加入欧共体也有不同的想法。

一些人认为,加入欧共体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有议员却认为不应该加入共同市场,并认为这种行为会侵蚀英国的民主,因为英国的经济、就业等政策会受到欧共体的制约,英国人民自主决定权显然被稀释了。

这些争论随着英国内部政局的变化愈演愈烈,1974年,最为主推欧共体政策的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决定举行大选,以巩固保守党的统治,但意想不到的事却发了,这次大选不仅没有为爱德华·希思带来想要的结果,反而把反对党工党拱上了政治的舞台,工党在议会获得了相对多数的席位。

希思曾企图寻求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不料却遭到拒绝,因此被迫卸任,随后,工党党魁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组成少数派政府,出任了首相。

虽然,哈罗德多次与欧共体进行谈判,并自认从布鲁塞尔带回来一份对英国更加有力的协议,但以托尼·本(Tony Benn)为首的工党左派却十分痛恨欧共体,认为它是一个“资本主义俱乐部”,会侵蚀英国的民主,破坏英国的独立性,导致英国在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本在议会的话语权就不足,左右为难的哈罗德·威尔逊不得不以公投的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

1975年,哈罗德·威尔逊决定举行公投,由民众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共体。最终,公投过后,英国还是决定继续留在了欧共体。

可以说,这是英国第一次关于是否留在“欧盟”的全民公投....

当时,英国所有主要政党都在主推应该留在欧盟,而最后公投的结果,“留欧” 的一方以67.2%的优势获胜。

英国将继续留在欧共体里。

不过,这件事如同一个导火索,使得“疑欧情绪”就此蔓延,也影响了后来执政者的很多行为。

二、分裂的种子

说起英国政坛,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撒切尔夫人,大家对撒切尔夫人大刀阔斧的政策改革如雷贯耳,而她在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74年底,在政坛多次崭露头角的撒切尔夫人出任了保守党党魁。起初,撒切尔夫人一直保持着亲欧的观点。

她曾说过:“我们是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谁都无法把我们‘带出欧洲’,因为欧洲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在的地方。”

虽然表面上亲欧,但公投期间党派间的争执她也看在了眼里,这也为她日后与欧共体的交涉埋下了伏笔。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击败工党,出任英国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直声称支持欧共体的她却首先向欧共体“开刀”。

在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的头几年,她一致致力于削减英国对欧洲财政预算的支出。她认为,上任政府在加入欧共体时承诺的英国要给欧盟投入的资金过于高了,6年间净贡献额就从开始的1.02亿英镑增长至9.47亿英镑。所以,撒切尔夫人一上台就和欧共体打起了“经济官司”。

在谈判中撒切尔夫人一场的强硬,她对欧盟表示:“我不是来谈判的,我只是来告知各位,欧盟会费太高,英国就是交不起了”

五年以后,她终于取得了胜利,在法国枫丹白露举行的欧共体会议上,她得到了欧同体的退税承诺,而且从此以后,英国上交欧共体的资金也按之前的66%来折算。

这一协议是永久性的,未来只有英国同意才可以修改。

撒切尔夫人当时争取到的这一退税优惠,直到今天仍然让英国受惠无穷。一年省下数十亿英镑。

在打赢了这场“经济官司”之后,撒切尔夫人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支持并推动欧洲单一市场的发展,英国和欧共体的紧张关系也日益缓和,一切似乎都在朝向乐观的方向发展。

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与欧共体就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发生了争执,双方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那么,什么是货币联盟呢?

所谓的货币联盟(Currency Union/Monetary Unions)指的就是一个区域内的国家使用一种相同的货币,欧元就是这一计划的产物。

虽然使用相同的货币能够提升商品流通的效率,扩大贸易,但撒切尔夫人并不同意英国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

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事出有因。众所周知,英国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英国的货币政策能够产生积极的收益和很强的世界影响力,支持货币联盟就是要让英国在国家层面放弃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这是撒切尔政府绝不能同意的。

不过,这件事却引发了欧共体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撒切尔夫人在欧共体中首次引入了“例外论”,这破坏了欧洲的团结和效率。

就算时至今日,欧盟仍有许多人认为,撒切尔夫人当年的决定为英国脱欧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可以说,在欧共体最后10年的历史中,英国与欧共体之间似乎一直有某种“代沟”的存在,即便,后来的欧共体逐渐转向了合作领域更加广泛,程度更加深入的欧盟。

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欧洲三大共同体纳入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已经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在过渡了,欧洲各国通过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了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

在欧共体转为欧盟后,虽然英国的时任首相已经是约翰·梅杰,但英国与欧共体的“危机”却仍未解除。

在约翰·梅杰执政期间,党内疑欧派阵营更是逐渐扩大,虽然当时的保守党在英国议会中占有多数优势,但是大约有40名保守党议员在撒切尔的领导下始终反对梅杰政府的行动,就这样,英国并没有加入欧元区,保留着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

而英国这样“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自然也让欧盟深感不爽,为两者之间爆发更大的冲突埋下隐患。

三、裂痕初现

1996年,英国与欧盟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和裂痕,而这次裂痕的起源竟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疾病,这种病常见于成年奶牛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疯牛病。

疯牛病最早于1985年在英国发现,然后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疾病给全世界的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随着疯牛病的流行,人们逐渐察觉到,吃下被感染的牛肉也很可能会引起人们感染某种疾病,但并没有相关的证据。

直到1996年3月29日,英国政府公开承认,疯牛病和会致人死亡的克雅氏病突变细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首次承认食用疯牛肉可能导致一种脑衰竭的绝症。

这一言论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慌,欧盟委员会当即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禁止英国牛肉的出口。

而在欧盟委员会抛出这一重磅消息之前,其实法国和德国就已经单方面对英国牛肉实施了禁令。

随后,欧盟其他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和南非等3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禁止进口英国牛肉。

迫不得已之下,英国各地将数百万头牛宰杀,数千所学校取消了午餐菜单上的牛肉,英国的牛肉价格急剧下跌。

而这也严重损害了当时的英国经济,使英国养牛业面临危机,不仅牛肉的出口化为泡影,每年还需花费几十亿英镑进口牛肉。

在《马约》的争论尚未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欧盟此举一下激怒了英国议员们,持欧洲怀疑论的议员们不可避免地将责任归咎于欧洲人。

英国国内的右翼小报开始大肆宣扬反欧盟的口号,要求约翰•梅杰学习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手腕,要不惜余力反对欧盟的牛肉禁令。

在一篇社论中,更有媒体这样大肆宣扬道:“如果欧盟有权阻止英国在全世界出口牛肉的花,那么我们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舆论的压力让梅杰倍感压力,而此时此刻,布莱尔代表的工党也在抓紧契机,大做文章,想要推翻梅杰的领导。

5月21日,梅杰不得的孤注一掷,被迫对外宣布,在事情出现新的转机之前,英国将拒绝与欧盟开展任何合作

英国不与欧盟合作,不愿遵守欧盟的政策规定,就这样了成为了英国的一条官方政策。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举动,因为当时的英国部长们在欧盟理事会会议上拥有否决权,而欧盟的决策必须得到所有的成员国的同意,那么,一旦英国的“不合作政策”出台,也将意味着,英国可以通过否决票反对欧盟的决定,从而阻挠欧洲进一步一体化的计划。

“不合作政策”让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迅速降至冰点,二十多年来,英国和欧洲的资深政治家们首次公开针对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提出严肃的质疑。

牛肉危机本应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小问题,但它却迅速升级成为了英国与欧盟之间未来伙伴关系的政治问题。欧盟的领导人甚至表示,如果英国的不满情绪继续发酵,将会导致一场灾难性的决裂。

当时的欧洲委员会主席雅克·桑特甚至在一篇文章中警告称,关于英国和欧盟关系的“关键时刻”即将来临。并暗指会考虑英国能否继续留在欧盟。

在欧盟的施压下,英国国内的舆论也开始逐渐降温,大家开始更加理性的思考英国的未来,虽然,很多人不满欧盟的做法,但对于离开欧盟,英国也的确尚未准备好。

在英国政界中,时任欧盟专员的利昂·布里坦爵士就表示:“如果我们不想在脱离欧盟的危险道路上继续前进,那么我们就要开始为欧盟说话了。”

就这样,这场二十多年前差点演变成脱欧的“危机”也最终被解除了,但经过这一番折腾,梅杰首相的政治生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四、不断的争执

1997年5月,在撒切尔和梅杰领衔的保守党执政18年后,工党党魁布莱尔继任英国首相。

布莱尔的出现,曾让欧盟各国萌生“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希望。

意大利新闻机构Ansa还曾发表了题为《托尼·布莱尔,超级明星》的主题报道,因为工党的竞选宣言让欧盟看到了英国在条件合适时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而且布莱尔也曾真诚地表示想要改变英国与欧盟的这种局面。

同年,布莱尔曾宣布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欧元区,开始使用欧元,但当即就遭到时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的反对,这一计划也就搁置了下来。

后来,布莱尔在选举中赢得了包括《太阳报》在内的媒体的支持后,欧盟的愿望再次破灭了。

因为,时任布莱尔首相发言人和新闻秘书的阿拉斯泰尔•坎贝尔多次公开对欧盟的辩论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并将这些辩论形容为“欧盟的废话”,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布莱尔对欧盟的态度已经变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布莱尔的态度出现如此转折?

有人猜测,布莱尔之所以上任后如此行事,是因为他担心如果过于亲欧盟,好不容易表态支持他的媒体会立刻倒戈对他进行反击。所以,布莱尔早期在与欧盟的交往中始终带着一丝丝轻慢。

例如,英国当时曾要求获得出席欧洲各国财长会议的权利,但参会的这些国家都是已经同意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而英国并没有加入。这种“无理的要求”彻底激怒了欧盟领导人,在卢森堡举行的一次峰会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就怒不可遏对布莱尔说,要想在欧盟争得一席之地,他得先学会对着法国国旗低头三次。

比利时前首相费尔霍夫施塔特曾这样说道,布莱尔本来有机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但他最终未能如愿。

2003年,因为英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对伊拉克战争,布莱尔与欧盟各国领导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场战争也成了布莱尔首相政治生涯的滑铁卢。布莱尔的政治信誉遭到极大打击,支持率一降再降。在2005年大选中,工党选票大面积流失,尽管最后侥幸获胜,但赢得却十分吃力。

2005年著名的“金钱换爵位”丑闻后,布莱尔的几名亲信和幕僚都因此事受到传讯。此事过后,英国民众所怀疑的已不仅是布莱尔的政治清誉,更是他的道德操守了,布莱尔下台已经是必然的结局了。

五、漫长的分手

继布莱尔之后上台的戈登·布朗,其执政理念之一就是英国绝不加入欧元区,而在他之后的卡梅伦首相更是亲手拉开了英国脱欧的“大幕”。

早在2013年初,卡梅伦就曾承诺,如果2015年保守党能够赢得选举,他将就脱欧问题举行公投,交由英国民众自己来决定国家的命运。

2015年5月,英国大选计票完毕,保守党拿到议会330个席位,卡梅伦成功连任首相。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卡梅伦很快发起了脱欧公投运动。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如期举行,最终,英国民众选择“脱欧”的票数超过了半数,而本坚信留欧会占多数的卡梅伦,在彻底开启了英国脱欧的“大幕”后,立即宣布将辞去英国首相职务。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卡梅伦“两袖清风”走了,却留下了一堆烂摊子给继任者特蕾莎·梅。

而在特蕾莎·梅接任首相后,率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怎么把脱欧这件事继续下去。

在脱欧上,特蕾莎·梅也算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她曾屡次尝试带领英国顺利脱欧,但却因为分裂的议会,欧盟的强势等等原因而失败了,最终不得不黯淡收场,以辞职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脱欧大戏也因此变得“一拖再拖”。

就在大家以为脱欧将无限度延期时,直到去年7月24日,鲍里斯成功登上了英国的政治舞台,由于鲍里斯的强硬手腕,脱欧终于在历经了三年之久后走到了终点。这中间,鲍里斯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遭遇了重重阻难,但好在最终,他带领英国人民来到了终点。

对于那些多年来密切关注英国与欧盟关系的人来说,脱欧的决定让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毕竟,总是会有深深的遗憾和一些目前得不到的问题萦绕在脑海。

最重要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英国是如何走到脱欧这一步的?

房产君认为,英国走向脱欧其实有很多原因,包括:二战后英国与欧洲各国之间态度和认识的差异、欧盟和英国领导人的决策、脱欧情绪日益高涨的媒体以及运气和时机等。这些因素的复合影响,才最终导致了英国走向了脱欧的结局。

不管怎样,在欧盟(欧共体)待了近半个世纪的英国,今天终于再一次“独立”了。毫无疑问,脱欧后的英国将会迎来很多的挑战,就像开始一场伟大的冒险一样。

英国能否成功,鲍里斯能否成就“一代名相”,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房产君却想起一句话:

总有一天,当我们的后继者回首往事时,真正的谜团将是我们曾经怀疑过自己。”

以此自勉,以此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