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反枝苋

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英文名:Redroot amaranth

别名:野苋菜

分类地位:苋科 Amaranth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 20~140cm,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具纵棱,密生短

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菱形,长 5~12cm,宽 2~6cm,先端急

尖至微凹,有小短尖,两面及边缘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由多数穗状花

序形成;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顶端具芒尖;花被片 5,白色,具 1 浅绿色中脉。

雄蕊 5 枚;柱头 3 枚。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花被内,周裂。种子圆形至倒卵

形,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

入侵历史:19 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本种的入侵途径主要为人工引

种或农产品运输传播扩散。现主要分布于安徽、北京、甘肃、广东、广西、贵州、

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

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芒康)、新疆、云

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类、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该植物

可富集硝酸盐,家畜过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枝苋可与其他多种美洲苋属植物

杂交,如绿穗苋、鲍氏苋、尾穗苋和刺苋等。此外,反枝苋还是桃蚜、黄瓜花叶

病毒、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等的田间寄主。

控制方法: (1)机械防治:结果前拔除;(2)化学除草剂,防除效果良好,

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烟嘧黄隆等作用于玉米地化学防除;乙羧氟草醚、氟磺胺

— 5 —

草醚用于大豆田除草;敌草隆、恶草灵用于棉花地除草。

2.钻形紫菀

学名: Aster subulatus Michx.

英文名:Annual saltmarsh aster, bushy starwort.

别名:钻叶紫菀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茎高 25~100cm,无毛。茎直立,有条棱,稍肉质,上部略分枝。

基生叶倒披针形,花后凋落;茎中部叶线状披针形,长 6~10cm,宽 5~10mm,

主脉明显,侧脉不显著,无柄;上部叶渐狭窄,全缘,无柄,无毛。头状花序,

多数在茎顶端排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 3~4 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

状钻形,边缘膜质,无毛;舌状花细狭,淡红色,长与冠毛相等或稍长;管状花

多数,花冠短于冠毛。瘦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 1.5~2.5mm,有 5 纵棱,冠毛淡

褐色,长 3~4mm。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827 年在澳门发现。本种可产生大量瘦果,果具冠毛随风散布

入侵。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

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上海、四川、台湾、天津、香港、云南、

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喜生于潮湿的土壤,沼泽或含盐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长,常沿河岸、

沟边、洼地、路边、海岸蔓延,侵入农田危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水稻等

作物,也常侵入浅水湿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景观。

控制方法:钻形紫菀以种子为繁殖器官,故在植物开花前应整株铲除,也可

通过深翻土壤,抑制其种子萌发;加强粮食进口的检疫工作,精选种子;并使用

— 6 —

使它隆、二甲四氯等进行化学防除。

3.三叶鬼针草

学名: Bidens pilosa L.

英文名:Railway beggaricks

别名:粘人草,蟹钳草,对叉草,豆渣草,鬼针草,引线草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 1.2m。茎钝四棱形,直立,无毛或有时上部稀被柔毛。

叶对生,茎下部叶常于花前枯萎;中部叶为三出复叶,或稀为 5~7 小叶的羽状复

叶,小叶边缘有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 3 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直径 8~9mm。

总苞片 7~8 枚,线状匙形,基部被短柔毛。舌状花白色或黄色,1~5 朵,有时无;

筒状花黄色,裂片 5,两性结实。瘦果条形,黑色,略扁,具四棱,上部有刚毛;

冠毛 3~4 条,芒状,具倒刺。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857 年在香港被报道,本种随进口农作物和蔬菜带入中国,由

于瘦果冠毛芒刺状具倒钩,可能附着于人畜和货物携带到各处而传播。现分布于

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

江苏、江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常生于农田、村边、路旁及荒地,是常见的旱田、桑园、茶园和

果园的杂草,影响作物产量。该植物是棉蚜等病虫的中间寄主。

控制方法:在开花之前人工清除最好,或是氟磺胺草醚水剂喷雾防治,效果

较好。

— 7 —

4.小蓬草

学名: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uist

异名:Erigeron canadensis L.

英文名:Candian fleabane, horse-weed

别名:加拿大飞蓬,飞蓬,小飞蓬,小白酒菊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 40~120cm,全体绿色。茎直立,具纵条纹,疏被长硬毛,

上部分枝。茎下部叶倒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锯齿或

全缘,茎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疏被短毛。头状花序茎 3~4mm,

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圆锥花序;总苞近圆柱状;总苞片 2~3 层,黄绿色,线状披

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外围花雌性,细筒状,长约 2.5mm,檐部 4 齿裂,稀为

3 齿裂。瘦果长圆形,长 1.2~1.5mm,冠毛污白色。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世界各地。

入侵历史:1860 年在山东烟台发现。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

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

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台湾、天津、

西藏、香港、新疆、云南、浙江、重庆。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

入侵物种之一。

入侵危害:该植物可产生大量瘦果,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

害严重,为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该植物

是棉铃虫和棉蝽象的中间宿主,其叶汁和捣碎的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控制方法:通常通过苗期人工拔除。化学防治可在苗期使用绿麦隆,或在早

春使用 2, 4-D 丁酯防除。

— 8 —

5.苏门白酒草

学名: Conyza bonariensis var. leiotheca (S.F.Blake) Cuatrec.

异名: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英文名:Sumatra fleabane, white horseweed

别名:苏门白酒菊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 80~150cm,全体灰绿色。茎直立,具纵条纹,被灰白色

短糙毛和开展的疏柔毛,上部分枝。茎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

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上部具疏的粗锯齿,下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较小,叶两面,

尤其是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头状花序直径 5~8mm,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圆锥花

序;总苞近短圆柱状;总苞片 3 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被短糙毛;外

围花雌性,多层,细筒状长约 4mm,顶端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管状花位于花

序内方,长约 4mm,檐部 5 齿裂。瘦果线状披针形,长 1.2~1.5mm,冠毛初白

色,后边黄褐色。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广布在热带、亚热带。

入侵历史:19 世纪中期引入我国。本种通过风传播带冠毛的种子,也可经

人为和交通工具携带传播扩散。现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吉隆)。

入侵危害:该植物可产生大量瘦果,瘦果可借冠毛随风扩散,蔓延极快,对

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为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

其他植物的生长。

控制方法:通常通过苗期人工拔除。化学防治可在苗期使用绿麦隆,或在早

— 9 —

春使用 2, 4-D 丁酯防除。

6.一年蓬

学名: Erigeron annuus Pers.

英文名:Daisy fleabane

别名:白顶飞蓬,千层塔,治疟草,野蒿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 30~120cm。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被糙伏毛。基生叶长

圆形或宽卵形,长 4~15cm,宽 1.5~3cm,基部渐狭成翼柄状,边缘具粗齿;茎

生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尖,边缘有少数齿或近全缘,具短柄或

无柄。头状花序直径 1.2~1.6cm,排成疏圆锥状或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

3 层;外围的雌花舌状,舌片线形,白色或淡蓝紫色;中央的两性花管状,黄色。

瘦果长圆形,边缘翅状。冠毛污白色,刚毛状。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除内蒙古、宁夏、海南外,各地均有采集记录。

入侵危害: 1827 年在澳门发现。本种可产生大量具冠毛的瘦果,瘦果可借

冠毛随风扩散,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桑园、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亦可入侵

草原、牧场、苗圃造成危害,也常入侵山坡湿草地、旷野、路旁、河谷或疏林下,

排挤本土植物。该植物还是害虫地老虎的宿主。

控制方法:开花前拔除或开展替代种植,当一年蓬入侵面积比较大时可采用

化学防治,先人工去除其果实,用袋子包好,再拔除,或结合化学防治。

— 10 —

7.假臭草

学名:Praxelis clematidea ( Grisebach.

King et Robinson

异名: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amp.

英文名:Praxelis

别名:猫腥菊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植株高 0.3~1m。茎单一或于下部分枝,散生贴伏的短柔毛和腺

状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 1.5~5.5cm,宽 1~3.5cm,具 3 出

脉或不明显的 5 出脉,叶柄长 1~2cm;上部叶较小,通常披针形。头状花序有长

梗,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的毛长约 0.2mm;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直径

3~6mm;小花 25~30,蓝紫色。瘦果黑色或黑褐色,长 1~1.5mm,具 3~5 棱。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20 世纪 80 年代在香港发现,本种为其他作物引种过程中种子混

杂或随观赏植物盆钵携带进行长距离传播入侵,在入侵地瘦果可通过人为和交通

工具携带传播扩散。现分布于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云

南。

入侵危害:该植物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逐渐被排挤,在华南果园中,它

能迅速覆盖整个果园地面。由于其对土壤肥力吸收能力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中

的养分,对土壤的可耕性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同时能分泌一种有毒

恶臭物质,影响家畜觅食。

控制方法:可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路边、坡地、果园等处的植株除掉,根据

假臭草具有无性繁殖特性,在危害面积较小时,应将所有的根状茎挖出并烧毁;

还可以利用百草枯或草甘膦等除草剂防治,建议在开春早期的幼苗阶段。针对假

— 11 —

臭草易入侵的土地加强管理,清除后可重新植被或种植农作物,以加大假臭草的

入侵难度。

8.刺苍耳

学名:Xanthium spinosum L.

英文名:Spiny cocklebur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形态特征:高 40~12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节上具三叉状棘刺。叶狭

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 3~8cm,宽 6~30mm,边缘 3~5 浅裂或不裂,全缘,

中间裂片较长,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背面密被灰白色毛;叶柄细,长

5~15mm,被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球状,生于上部,总苞片一层,

雄花管状,顶端裂,雄蕊 5;雌花序卵形,生于雄花序下部,总苞囊状,长 8~14mm,

具钩刺,先端具 2 喙,内有 2 朵无花冠的花,花柱线形,柱头 2 深裂。总苞内有

2 个长椭圆形瘦果。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在欧洲中、南部,亚洲和北美归化。

入侵历史:1974 年在北京丰台区发现,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本种果实

具钩刺,常随人和动物传播,或混在作物种子中散布。现分布于安徽、北京、河北、

河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

入侵危害:刺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枝比老叶毒,

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

泻、乏力、烦躁。重者肝损伤出现黄疸,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

惊厥、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种可入侵农田,危害白菜、小麦、大

豆等旱地作物;对牧场危害也比较严重。

— 12 —

控制方法:开花之前进行人工拔除,并加强检疫,特别是防止随进口大豆和

羊毛带入。

9.圆叶牵牛

学名:Ipomoea purpurea (L.) Roth

异名:Pharbitis purpurea (L.)Voigt

英文名:Common morning-glory

别名:牵牛花, 喇叭花,紫花牵牛

分类地位: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形态特征:全株被短柔毛和倒向的长硬毛,茎缠绕,多分枝。叶互生,叶片

宽卵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柄长 5~9cm。花腋生,1~5 朵,总花

梗与叶柄近等长;苞片线形,长 6~7mm;萼片 5,长圆形,长 1~1.6cm,基部被

开展的长硬毛。花冠漏斗状,直径 4~6cm,紫色、淡红色或白色;雄蕊 5,不等

长;子房 3 室,每室 2 胚珠,柱头头状,3 裂。蒴果近球形,直径 9~10mm,无

毛,3 瓣裂;种子黑色或禾秆色,卵球状三棱形,表面粗糙。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和归化。

入侵历史:1890 年我国已有栽培。本种主要为人为引种而引起的传播和扩

散,现分布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

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

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新疆、黑龙江、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旱田、果园及苗圃杂草,可缠绕和覆盖其他植物,导致后者生长

不良。

控制方法:可在幼苗期人工铲除,亦可在结果前刈割灭除。化学防除,二甲

— 13 —

四氯和 2,4-D 丁酯,可使圆叶牵牛种子不能萌发,幼苗致死,叶片喷洒可杀灭圆

叶牵牛成熟植株。

10.长刺蒺藜草

学名: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英文名:Coast sandbur, common sandbur, field sandbur, spiny bur grass

别名:草蒺藜

分类地位: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丛生,具须根,植株高 20~90cm。杆圆柱形,中空,

有时外倾呈匍匐状,常自基部分枝。叶鞘扁平,除鞘口缘毛外,其余无毛;叶舌

长 0.6~1.8mm;叶片长 4~27cm,宽 1.5~5(~7.5)mm,上面粗糙,下面无毛。

穗形总状花序长 1.5~8(~10)cm;小穗 2~3(~4)枚簇生成束,其外围由不孕

小枝愈合形成刺苞,刺苞近球形,长 8.3~11.9mm,宽 3.5~6mm;刺苞具刺 45~75

枚;外轮刺多数,常为刚毛状,有时反折,比内轮刺短;内轮刺 10~20 枚,钻形,

长 3.5~7mm,基部宽 0.5~0.9(~1.4)mm;刺苞及刺的下部具柔毛;小穗卵形,

无柄,长(4~)5.8~7.8mm,宽 2.5~2.8mm;第一颖长 0.8~3mm,第二颖长 4~6mm,

具 3~5 脉;第一小花常雄性,外稃长 4~6.5mm,具 3~7 脉;花药长 1.5~2mm;

第二小花外稃质硬,背面平坦,顶端尖,长 4~7(~7.6)mm,具 5 脉,花药长

0.7~1mm。颖果卵形,长 2~3.8mm,宽 1.5~2.6mm,黄褐色或黑褐色,包藏于刺

苞内。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布东半球。

入侵历史:20 世纪 70 年代分别在辽宁和北京发现,本种刺苞可挂棉花、衣

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进行传播。现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

— 14 —

蒙古。

入侵危害:农田恶性杂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

入侵草原牧场,刺苞常扎伤人畜。

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机械铲除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进行防控。加

强植物检疫,防止其种子传入,重点调查铁路、车站、公路沿线、农田、草场、

果园、林地等场所,一经发现随即铲除,防止扩散蔓延。结合中耕,及时铲除幼

苗期少花蒺藜草,在 4 叶期以前,在根系下扎和茎分枝产生之前,进行机械铲除

或人工除草。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如西玛津可湿性粉剂、氟乐灵乳

油、拉索乳油等化学防除。在叶面积均匀喷雾,防除效果较好。

11.巴西龟

学名: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Wied.)

异名:Chrysemyss cripta elegans Boulenger, Trachemys lineata Gray

英文名:Red-eared slider, red eared turtle

分类地位:爬行纲 Reptilia、龟鳖目 Testudines

形态特征:巴西龟头、颈、四肢、尾均布满黄绿蓝镶嵌粗细不匀的纵纹,头

部两侧有 2 纵条红斑,老年个体包括红斑在内的彩纹消失,变为黑褐色。背腹甲

密布黄绿镶嵌且不规则的斑纹。腹甲黄色,每一盾片有暗色大斑。指、趾间具蹼,

尾较短。成年雄性个体,足的前端具有伸长并弯曲的爪,且位于长而粗的尾部的

肛门可显露在臀盾之外。

生物学特性:巴西龟喜静怕噪,喜暖怕冷,生性好动,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

能力。食性杂,耐饥饿,稚、幼龟阶段多以小鱼虾、动物瘦肉等为主要食物,成

龟阶段可摄食植物性饲料,包括藻类、浮萍及水中浮出的其他草本植物,蟒蚌、

— 15 —

小鱼、虾等甲壳类动物,螺蜘等各种软体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巴西龟的性成熟

年龄一般为四、五龄。巴西龟的产卵期在 6~9 月份,一年产卵 3~4 次,年产卵

45 只左右,最高可达 90 只,在气温 24~25℃下,50~70 天可孵出稚龟。适宜温

度为 20~34℃,温度降至 14℃以下时停止摄食,降至 11℃以下时进入冬眠,最

适温度为 32℃。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湾周围地区。巴西龟已

经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都发现有野生个体的存活,并且已在欧洲、非洲、

澳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成功入侵。目前分布:日本、

智利、南非、意大利、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以色列、英国、西

班牙、巴哈马、百慕大、巴西、哥斯达黎加、密克罗尼西亚共和国、新西兰、波

兰、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丹麦、加拿大。

入侵历史:巴西龟 20 世纪 80 年代经香港引入我国内陆广东,继而迅速流向

全国。宠物丢弃、养殖逃逸、错误放生等导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我国已经成为

世界上巴西龟最多的国家。分布范围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水域为主,目前

野外分布最北端为辽宁沈阳市,南端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为云南高黎贡山自

然保护区。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

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上海 18 个省(区、市)有巴西

龟养殖场的分布。

入侵危害:巴西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收录为 100 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

物之一。巴西龟排挤本地物种,对入侵地的本土龟造成严重威胁。还是沙门氏杆

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100~300 万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 14%

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防控方法:巴西龟不可以放生到野外,严格控制养殖场的逃逸。

— 16 —

12.豹纹脂身鲇

学名: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Castelnau)

异名:Hypostomus pardalis (Castelnau), Liposarcus pardalis (Castelnau)

英文名:Amazon sailfin catfish

中文俗名:清道夫、琵琶鼠、垃圾鱼

分类地位: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鲇形目 Siluriformes

形态特征:体长 25~40 cm,呈半圆筒形、侧宽、背鳍宽大,尾鳍是呈浅叉

形,腹部扁平、体呈暗竭色、全身灰黑色带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布满黑色斑点,

表面粗糙有盾鳞,头部和腹部扁平,左右两边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须 1 对,

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雌性背体宽,倒刺软而柔滑,体色较淡不

发黑,胸鳍短而圆;雄性背体狭,倒刺硬而粗糙,体色较深发黑,胸鳍长而尖,

胸鳍有追星。

生物学特性:属热带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适温 23~28℃, 适应性强,喜欢

弱酸性水,耐低氧能力强,易养殖;有吸盘,常吸附于池壁四周,舔食残渣剩饵,

因而得名豹纹脂身鲇。成鱼体长达到 30cm,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

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豹纹脂身鲇对光敏感,有惧光性。

晚上在远处用灯光照射池壁上吸伏的豹纹脂身鲇,只要光线照到,即使没有任何

响动,也会快速潜入水底,躲避光线。在南美洲,3~6 月份开始怀卵,9 月~次

年 1 月份为排卵季节,一次产约 700~1000 颗卵粒。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入侵历史:1980 年引入我国,因其作为观赏鱼出现。现广布于广东、湖北、

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

云南、吉林。

— 17 —

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纹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

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 3000~5000 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防控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13.红腹锯鲑脂鲤

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1858

异名:Rooseveltiella nattereri (Kner), Serrasalmus nattereri (Günther,)

英文名:Red piranha,

俗名:食人鲳或食人鱼

分类地位: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脂鲤目 Characiformes

形态特征:体型侧扁,腹部有锯齿状边缘,背部具脂鳍。背鳍 16~18,臀鳍

28~32,尾鳍顶端微凹。体色多样不定,取决于年龄和生活环境条件的不同,体

侧和头部的颜色随年龄变化会有所变化。10~15cm 长的健康个体,背部从蓝灰色

到棕灰色;体侧淡棕色到微橄榄色,并散布银色具金属光泽的小点;身体下部,

包括胸鳍和腹鳍,则呈现淡红色到血红色;背鳍和尾鳍外缘黑色,内侧微白;臀

鳍红色具黑缘。

生物学特性:红腹锯鲑脂鲤听觉高度发达,牙齿尖锐异常,下颚强而有力,

不仅能一口咬碎鱼骨,甚至还能咬断直径 1mm 左右的钢制钓钩。中午会聚在荫

凉处休息。成年个体一般在晨昏活动,体长 15~24cm 的个体通常黄昏活动,幼

鱼(8~11cm)则整日活动。咬住猎物后紧咬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下来。

常成群结队出没,旱季水域变小时,食人鲳会聚集成大群,攻击经过此水域的动

物。性成熟年龄 18 个月,雌鱼每次产卵 2000~4000 粒。

— 18 —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

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

入侵历史:上世纪 80 年代初红腹锯鲑脂鲤被开发为观赏鱼引入我国。目前

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福建、

海南、台湾。

入侵危害:食人鲳性情十分凶猛残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对于入侵地的当地鱼种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渔业发展;严

重威胁分布区人类健康。

防控方法:严格控制观赏红腹锯鲑脂鲤进入自然水系。

14.尼罗罗非鱼

学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

异名:Perca nilotica L., Tilapia cancellata Nichols,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oa Trewavas, Oreochromis niloticus tana Seyoum et Kornfield 英文名:Nile tilapia

中文俗名:罗非鱼、吴郭鱼、非鲫

分类地位(纲、目、科):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

形态特征:体长卵圆形,侧扁,尾柄较短。头略大,背缘稍凹。吻钝尖,吻

长大于眼径。口端位。上、下颌几乎等长;上颌骨为眶前骨所遮盖。上、下颌齿

细小,3 行。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平滑,显著大于眼径。鼻孔细小。前鳃

盖骨边缘无锯齿,鳃盖骨无棘。鳃耙细小,基部较宽,末端尖锐。下咽骨密布细

小齿群。体侧有 9~10 条黑色的横带,成鱼较不明显。背鳍鳍条部有若干条由大

斑块组成的斜向带纹,鳍棘部的鳍膜上有与鳍棘平行的灰黑色斑条,长短不一;

臀鳍鳍条部上半部色泽灰暗,较下部为甚;尾鳍有 6~8 条近于垂直的黑色条纹。

雄鱼的背鳍和尾鳍边缘有 1 条狭窄的灰白色带纹。

— 19 —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最适生长温度为 28~32℃,繁殖水温 20

℃以上。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耐低氧;能生活在淡水和低盐度海水水体中。杂

食性,食性广,幼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尼罗罗非鱼在适温条件下,约 6 个月达

到性成熟。为多次产卵类型,雄鱼营巢挖窝,雌鱼含卵口孵鱼苗。

地理分布:原产尼罗河流域,分布地:塞内加尔、冈比亚、尼日尔、乍得等,

目前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养殖记录。

入侵历史:197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我国大陆后,尼罗罗

非鱼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成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广东、广西、海南、

福建、台湾等地已经形成能够越冬的自然群体。全国养殖范围甚广,除上海、青

海、宁夏三省(区、市)无罗非鱼产量记录外,其他地区(包括台湾)均有罗非

鱼的养殖。

入侵危害:尼罗罗非鱼适生能力强,杂食性,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有强烈

的领域和护幼行为。通过竞争、捕食等作用对本地鱼类威胁很大。在我国广东、

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优势种群,造成本地鱼类减少或消

失,物种多样性趋于单调。

防控方法:对于池塘养殖,应做好防逃逸工作,不要选择罗非鱼进行放生活

动。

15.红棕象甲

学名: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英文名:Red palm weevil

分类地位:昆虫纲 Insecta、鞘翅目 Coleoptera

形态特征:成虫:红棕象甲身体红褐色,前胸具两排黑斑。鞘翅红褐色有时

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或暗黑褐色上有一不规则红斑。卵:卵长椭圆

形,乳白或者乳黄色,表面光滑。幼虫:初孵出的幼虫为白色,头部黄褐色,老

— 20 —

熟幼虫肥胖,纺缍形淡黄白色,头褐色,口器坚硬。蛹: 3~4 cm,初乳白色,

后转为黄色、橘黄色,外包裹一层深褐色有光泽的不透明膜,最外面包裹一层取

食后的植物纤维作成的茧。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 2~3 代,卵期 2~5 天,幼虫期 30~90 天,蛹期 8~

20 天,成虫寿命 63~100 天。红棕象甲雌成虫用喙在叶片茎部或茎顶软组织或

受伤部位咬一小洞,产卵其中。卵散产,一处一粒,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多达

200 粒。幼虫孵出后,即向四周蛀洞并取食柔嫩组织的汁液,纤维留在虫道周围。

幼虫老熟时用纤维筑茧在其中化蛹,待羽化时咬破茧的一端爬出。雌虫一生可交

尾数次,交尾后当天即可产卵。

地理分布:原产亚洲南部及西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目前分布:印度、伊

拉克、沙特、阿联酋、阿曼、伊朗、埃及、巴基斯坦、巴林、印尼、马来西亚、

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约旦、塞浦路斯、法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西

班牙、土耳其。

入侵历史: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该虫才开始受到重视。1998 年在海南文

昌县最早发现红棕象甲严重危害椰子树。近 20 年,大量引入加拿利海枣并且受

害严重。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西藏、江西、上海、福建、四川、贵

州、江苏、浙江均有分布。

入侵危害:红棕象甲成虫、幼虫均危害棕榈科植物,后者造成损害更大。受

害株初期表现为树冠周围的叶子变枯黄,后扩展至树冠中心,心叶也黄萎。虫口

多时树干被蛀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危害到生长点时,生长点腐烂,植株死亡。

世界和我国许多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均遭受红棕象甲的严重危害。

防控方法:红棕象甲的幼虫、成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钻蛀在枝条、叶柄、

茎的内部隐藏,极易传带。加强对疫情的检疫封锁,限制从国内红棕象甲发生区

引进和调运棕榈科植物或从国外疫区进口棕榈科大型植株和种苗。在引进这些大

型植物体的时候,要实施严格、细致的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有虫的植株,需销毁

处理。

— 21 —

16.悬铃木方翅网蝽

学名:Corythucha ciliata Say

英文名:Sycamore lace bug

分类地位:昆虫纲 Insecta、半翅目 Hemiptera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3.2~3.7mm,乳白色,头顶和体腹面黑褐色;头兜发

达,盔状,头兜突出部分的网格比侧板的略大,从侧面看,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

稍高。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

网肋上密生小刺, 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

其前缘基部强烈上卷并突然外突,亚基部呈直角状外突,使得前翅近长方形,腿

节不加粗;足和触角浅黄色;后胸臭腺孔缘小且远离侧板外缘。卵:长椭圆形,

乳白色,顶部有椭圆形褐色卵盖。若虫:共 5 龄。1 龄若虫体无明显刺突;2 龄

若虫中胸小盾片具不明显刺突; 3 龄若虫前翅翅芽初现,中胸小盾片 2 刺突明显;

4 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 1 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具 2 明显刺突;末龄若虫前翅翅

芽伸至第 4 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出现头兜和中纵脊,头部具刺突 5 枚,头兜前缘

处有刺突 2 对,后缘有 1 对 3 叉刺突,前胸背板侧缘后端具单刺 1 枚,中胸小盾

片有 1 对单刺突,腹部背面中央纵列 4 枚单刺,两侧各具 6 枚双叉刺突。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 2~ 3 代,成虫越冬。越冬时成虫群集于树皮裂口下、

房屋墙壁缝隙内或落叶绿篱上。成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可以抵御-23.3℃的低温。

单雌产卵 100~350 粒。若虫通常沿叶脉群集,低龄若虫龄行动缓慢且仅在孵化时

的叶片上吸汁,高龄若虫则可转移至其他叶片生活。温暖干燥的天气利于其发生

和危害。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的中东部,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法国、匈牙利、

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捷克、保加利亚、希腊、俄罗斯、智利、韩国、日本。

入侵历史:自 1960 年从北美传入欧洲,1990 年传入南美洲智利,1996 年传

— 22 —

入韩国,2001 年传入日本,2006 年传入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悬铃木方翅网

蝽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而悬铃木是我国常见树木,对我国具有潜

在危害。我国于 2006 年在湖北武汉首次发现,现已在上海、浙江、江苏、重庆、

四川、湖北、贵阳、河南、山东等地发现, 并呈暴发态势。

入侵危害:悬铃木方翅网蝽刺吸叶片汁液直接为害。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

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

枯至整叶萎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

至死亡。同时可携带悬铃木叶枯病菌和甘薯长喙壳菌,而这 2 种病原菌能降低悬

铃木树势并导致其死亡。

防控方法: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移植悬铃木属植物,对来

自非疫区的悬铃木属的苗木、大树等也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理。

早春时期在悬铃木方翅网蝽卵孵化高峰时用高压水枪驱逐若虫。许多药剂都有很

好的防治效果,但特别需要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17.扶桑绵粉蚧

学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异名:Phenacoccus cevalliae Cockerell, Phenacoccus gossypiphilous Abbas, Arif et Saeed 英文名:Solenopsis mealy bug

分类地位:昆虫纲 Insecta、半翅目 Hemiptera

形态特征:雌成虫活体卵圆形,浅黄色,扁平;表皮柔软;体背被有白色薄

蜡粉;足红色,足通常发达,可以爬行;腹脐黑色,腹部可见 3 对黑色斑点;体

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 4~5 对较长。成虫体长 2.5~2.9mm,宽 1.60~1.95mm。

触角 9 节,基节粗,他节较细;单眼发达,突出,位于触角后体缘。常有螺旋形

— 23 —

三格腺,25~30 个;多格腺,仅分布于腹面,五格腺缺。雄成虫体微小长 1.4~1.5mm,

触角 10 节,长约为体长的 2/3,足细长,发达,腹部末端具有 2 对白色长蜡丝,

前翅正常发达,平衡顶端有 1 根钩状毛。

生物学特性:扶桑绵粉蚧具有雌雄二型现象,繁殖能力强,年发生世代多且

重叠,常温下世代长 25~30 天。卵历期为 3~9 天;若虫历期 22~25 天,1 龄若虫

历期约 6 天,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2 龄若虫约 8 天,

大多聚集在寄主植物的茎、花蕾和叶腋处取食;3 龄若虫需要约 10 天,虫体明

显披覆白色绵状物,该龄期的第 7 天开始蜕皮,并固定于所取食部位。成虫整个

虫体披覆白色蜡粉,群居于植物茎部,有时发现群居于寄主叶背。在冷凉地区以

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在植株上或者土壤里以卵在卵囊中或其他

虫态越冬。气候条件适宜可终年活动和繁殖。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目前分布:墨西哥、美国、古巴、牙买加、危地马

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西、智利、阿根廷、尼日利亚、贝宁、喀

麦隆、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印度、泰国。

入侵历史:该虫最早被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公园和植物根部的火蚁巢

中,在美国 1991 年开始危害棉花,1992 年开始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发现其发生危害。2002 年智利在人参果上发现该虫发生危害,2003 年阿根廷、

2005 年巴西、2008 年尼日利亚相继发现该虫。2005 年以来,巴基斯坦、印度等

地棉花上该虫暴发成灾。我国 2008 年在广东首次发现, 至今已分布于浙江、福

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海南等。

入侵危害: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

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

长缓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状,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铃脱落;可造成茎叶甚

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严重时可导致扶桑死亡。扶桑绵粉蚧分泌的蜜露还可以诱

发煤污病,从而加重对寄主植物危害,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会导致叶片大量脱落,

明显影响植物观赏性与绿化效果。

防控方法: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对调运扶桑、木槿、小叶榕、桑树、棉花、

向日葵等植物及可能传带扶桑绵粉蚧的植物产品、包装物品实行严格检疫,一旦

发现疫情,就地进行集中除害处理。在未发生扶桑绵粉蚧的适生区,严禁带有该

— 24 —

虫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调入,防止疫情人为扩散。

18.刺桐姬小蜂

学名: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英文名:Erythrina gall wasp

分类地位:昆虫纲 Insecta、膜翅目 Hymenoptera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黑褐色,长 1.45~1.6 mm,具 3 个红色单眼,略呈三

角形排列;触角 9 节;前胸背板黑褐色,中胸盾片具 1 个“V”形或起自前缘的

倒三角形黑褐色中叶,其余部分黄色;翅透明无色,翅面纤毛黑褐色,翅脉褐色;

腹部褐色,背面颜色较腹面深,前、后足基节黄色,中足基节浅白色,腿节棕色,

产卵器鞘不突出,藏于腹内。雄成虫:体色较雌虫浅,长 1.0~1.15 mm 外生殖器

延长,阳茎长而突出,并具 1 对腹侧突。

生物学特性:刺桐姬小蜂专一危害刺桐属植物。雌虫生殖力强,产卵前先用

产卵器刺破寄主表皮,将卵产于寄主新叶、叶柄、嫩枝或幼芽表皮组织内。幼虫

孵出后取食叶肉组织,引起叶肉组织畸变。由于植物的保护反应,受害部位逐渐

膨大,形成虫瘿。幼虫在虫瘿内完成发育并在其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一个直径

3~4 mm 的羽化孔,从羽化孔内爬出。该虫生活周期短,1 个世代大约 30 天,1

年发生多个世代,世代重叠严重。

地理分布:原产毛里求斯、留尼汪、新加坡、美国(夏威夷)。

入侵历史:2005 年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随后在其他许多地区发现该虫严

重危害刺桐属植物。2005 年,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刺桐种植区发现刺桐姬小

蜂严重危害。2005 年 7 月我国首次在深圳发现,随后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海南省

三亚市、万宁县也相继发现。现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入侵危害:刺桐姬小蜂严重危害刺桐属植物,刺桐受害后,叶片常发生卷曲,

— 25 —

在叶的正背面和叶柄等处出现畸形,在受害处产生肿大的虫瘿。虫瘿严重的叶片

和茎干造成生长迟缓和缺乏活力,严重被害引起大量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防控方法:加强对已调入的刺桐属植物的复检和跟踪监测,对从疫区国家进

口刺桐属植物实施严格检疫。严格控制带虫刺桐苗木引入自然保护区。对发现有

刺桐姬小蜂林木的叶片、嫩枝进行剪除,并清理干净落在地面的虫瘿及枝叶,将

叶片、嫩枝集中焚烧或挖坑填埋,防止蔓延。对新发生的孤立疫点和植株,采取

伐除并就地销毁,并对发生区周围的刺桐属植物进行喷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