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活动回顾」2022年第一届海图国际教育创新论坛

1月9日上午,由海国图智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海图国际教育创新论坛在线上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定定教授主持,来自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的招生主任、发展顾问等嘉宾出席了此次创新论坛。本次会议共分为三节,各位嘉宾分别围绕“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大学招生和大学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支持的多样性”及“国际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三个主题进行了演讲介绍,随后与各位教授、学生及家长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会议第一节的主题为“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大学招生和大学服务”,在海国图智研究院李颖老师的主持下,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三位来宾分别进行了演讲。

来自芝加哥大学招生部副主任兼国际招生主任Michelle Trimpe以“美国高校关于学生的选拔”为主题进行了演讲。Michelle提到人们总是会将美国顶尖大学与高强度的竞争联系在一起,然而,学校只是选取最适合本校的学生。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学校会思考到底哪个候选人才是最适合学校的。此外,Michelle也提到了疫情对美国高校的影响,主要包括如下三点:(1)拥有更多的线上资源和信息(2)取消了标准化测试的门槛(3)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技术来支持教学。最后,Michelle对于学生如何准备美国高校的申请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1)参加各式各样的课程,并且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2)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3)参加暑期项目 (4)认真对待申请文书。

随后,同样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国际职业高级副主任Chiara Montanari以“职业帮助”为主题进行了演讲。Chiara提到,学生在芝大中可以得到的职业帮助包括:(1)就业服务中心会让学生明白他们想从事什么职业;(2)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工作技能去进行他们梦想的职业。同时,Chiara也提到了芝加哥大学职业发展的三个理念:(1)学生尽早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2)学生应该培养行业专长;(3)工作经验对毕业生非常重要。最后,Chiara介绍了芝加哥大学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的对策:(1)芝大给新生的工作资源是最多的,然后逐年递减。比如,全部大一新生会被配对一个职业发展导师;(2)芝大为学生开设了11个不同职业的职前项目。目前由于疫情,项目都转化为线上的模式。

第三位发言的是来自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所的职业发展与校友服务助理主任John Hyde,他以“哥大就职支持”为主题进行了演讲。John首先为大家阐述了networking(人脉)的重要性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能为学生提供networking的方式,并为大家解释了哥伦比亚大学是如何帮助学生应对此类困境:(1)自本科开始,哥大就开始为学生提供日常及暑期实习机会;(2)哥大帮助学生准备简历,以确保学生能以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3)哥大为学生提供丰富人脉,帮助他们与校友建立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近年来,哥大逐渐与各类雇主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以此来帮助哥大的学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John建议各位学生,要尽早与学校内的职业办公室进行接触,与那些从事你感兴趣工作的人接触。此外,在哥大,学校会让学生在入学时填写职业兴趣表并为他们建立链接小组让他们有交流的机会。John认为,建立networking是必要的。同时,他鼓励学生们不要因为一两次失败就放弃。求职是一种双向选择,因此学生们应该秉持信念,做好充足准备。

会议第二节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支持的多样性”,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香港大学的老师发表了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职业发展执行主任张秋媛主要围绕“大学介绍”、“就业数据”以及“招生情况”三个板块展开:

首先,张老师对学校进行简单介绍。港中文深圳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着大量海外交流项目。学校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命健康学院、数据科学院,并于2021年成立了医学院和音乐学院,目前有约20个本科专业以及30个研究生专业。根据2020年第三届本科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进行分析,当前学校就业率约为95.08%,年均起薪为151,000,大部分学生被知名500强上市公司录取。张老师同时提到,因疫情影响,部分学生会选择受聘于政府机构。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接近9成的学生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

接下来,张老师介绍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职辅导,其中包括简历修改以及面试辅导等。学校定期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但由于疫情,部分招聘活动改为线上。除此之外,学校也为学生们开展院校宣讲会,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不同院校。其中,港中文深圳拥有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度,每位导师会对三位大四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辅导。导师团队来自包括金融、IT、咨询、公关、政府、医药等各行业。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学校目前的招生情况。本科招生主要为三个模式:一是提前批次,二是对广东、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福建等省份生源进行筛选,三是外语类保送生。学校的硕博申请采用方式为申请制网申递交材料,与香港大学是基本一致的。相对来说,由于疫情,近年来数模项目的申请会较为激烈。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职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嵋对UIC以及该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帮助进行介绍。

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该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于2005年创建,至今已经输送了13批毕业生。学校共有4个学院,包括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理工科技。

李老师介绍道,目前学校7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对2021年毕业生概况进行分析:有860名同学被QS排名前100的名校录取;就业方面深受外资企业、国企政府事业单位的青睐;不少毕业生选择考取香港的会计师或者律师执业资格。学生的就业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行业分布前五为商业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教育行业、金融业研究和实验发展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学校在职业发展上给学生提供的服务较为多样化:(1)学校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主要在留学咨询、职业发展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2)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职业发展处网站,供学生们直接与企业进行联系;(3)学校设立了职业发展协会(社团),主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举办模拟面试、开展职业分享会等。

最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体验学习助理主任丘梓勤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概况”以及“近年来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帮助”等主题发表演讲。

丘老师介绍道,学院于1967年成立,在目前的亚洲排名处于前列。香港大学本科课程设计独具特色,第一年学校不要求学生选择专业,而是给予学生一年的探索机会,第二年学生才会定下自己的主修学科。同时,香港大学也给予学生辅修的空间。除此之外,学院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历,提供了大量的交换机会以及实习机会,让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多元文化并应用自己所学知识。提到由于疫情,近年来海外交换较为困难,因此学校更加广泛地与本地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香港大学所提供的实习相较于其他学校的特殊之处在于,港大会派老师作为学生的督导一同参与到实习当中。该名老师除了让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外,更多的是带领学生们进行反思。丘老师还就港大的就业支持进行了简单介绍。香港大学设立了Career Service(职业服务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会向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实习建议以及海外升学建议等。

本次会议第三节的主题为“国际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以及伦敦国王学院的老师发表了演讲。

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Ivan Willis Rasmussen教授就“背景介绍”、“5个联合学校”以及“主要活动”等主题进行讲解。

首先,Ivan提到,社会普遍认为上海纽约大学发展前景良好,主要原因在于(1)上海纽约大学51%的学生来自中国,49%的学生来自世界其他各地;(2)上海纽约大学注重本科培养和小班教育。对于想要留在国内就能体验到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而言,上海纽约大学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原因包括两点:(1)学生在本科前两年都在上海就读,第三年可以选择与纽约大学的任意机构进行交换;(2)中国学生在本科第一年会和外国学生配对宿舍。

最后Ivan也提到了目前联合学院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1)疫情改变了过往的教学模式;(2)最大的挑战是地缘政治背景下的自然科学学科,学科的研究合作变得困难;(3)学院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该部分第二位演讲者是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中国发展顾问Charles Zhang,其就“大湾区高校现状”发表演讲。张老师介绍到大湾区大约有20所正在建造的新高校,对于偏应用型的学科,其建议模仿新加坡或者中东的大学。例如新建大学如何发展,可以参考南洋理工大学的模式。

论坛接近尾声,线上学生家长以及不同学校招生办老师就升学、大湾区国际教育现状等问题踊跃提问,大家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在各位招生办老师的讲解中,每位参与本次会议的学生、家长都对于目前海内外高校的招生、就业支持等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