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那是远超今网红店的疯狂

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这甚至超过了我们的年龄,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父母辈们,在这家店开业时,是怎么追赶时髦的。那劲头说起来,可比我们现在追网红店疯狂多了。不说别的,在那个年代,肯德基一开业就创下单一店铺单日最高的营业额,卖了30万元。也通过肯德基,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的崛起。

下面,就让我们用老照片的形式,回忆这端有意思的历史。

开业

1987年11月12日,北京前门大街热闹非凡,美国驻中国大使洛德、北京市政府众多领导为在这三层共1200平米的中国第一家肯德基进行了剪彩,这使得此次开业成了国内外报纸报道的大事件。

开业前肯德基在《北京晚报》刊登广告

在开业当天,肯德基选择了非常符合中国文化的锣鼓队、秧歌队进行了表演,在广大宣传和精彩表演之下,肯德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肯德基开业的秧歌表演

开业剪彩之后,就是正式向公众开放。虽然下着雪,“门口排队的人群快要挤爆了”,工作人员不得不打电话求助公安来维持秩序。最后公安出了主意,在外面排队,一次放几个人进去,当时队伍在外面绕了一圈,一排两个小时。

而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人民展示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能力,一开业就创下单一店铺单日最高的营业额,卖了30万元。

一九八七年十月六日,北京肯德基公司前门餐厅试营业第一天,第一位顾客用此币购买了第一份餐点

菜单

30年前的肯德基卖什么?和现在的菜单大不一样!

开业菜单上有7.3元/份的套餐:2块吮指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小餐包。

考虑到中国的酒文化,当时甚至还供应了听装的北京五星啤酒。炸鸡配啤酒!你这下知道了,为什么你们吃韩式风味的炸鸡啤酒时父母露出不屑的表情了吧?因为他们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这么吃了。

还有在圣代杯里放上一球冰激凌,淋上草莓酱,撒上花生碎,再放一块罐头的菠萝或山楂、樱桃。

80年代罐头和冰激凌都是不得了的稀罕货,这成为餐厅第一批员工赵莉现在最怀念的味道。

198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肯德基吃什么?》

前门店刚开业时,餐厅售卖的品种其实非常简单,只有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面包、可乐、七喜、美年达、啤酒等8种产品,两年以后,才有4.5元的汉堡面世。

人们在第一家肯德基用餐

当时一块原味鸡售价2.5元,相比较中国当时的消费水平,可以算得上高消费,不少家庭要攒上一个月的收入来尝一尝肯德基。1987年,中国普通干部的月工资收入不过100元左右。而在媒体上,关于洋快餐该不该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争议也不绝于耳。

但是,花几十块钱就可领略一下我们以为的“西方生活方式”,这样的有意无意的商业噱头或自我暗示,对于长期与消费主义绝缘的中国人显然是十分有效的吸引力。

盛况

开业那天,是异常忙碌的一天,146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店面,顾客几乎需要2小时才能等到一个座位。

眼看着门口排队的人群,当时的店员张庆红至今回忆起来仍感骄傲,她记得那会只要到周末,光餐厅外的排队就有400多米,必须分段分时放人进来。

每天一开门就排队,餐厅都要派专人在外面维持排队秩序,10点下班有时候门都关不上。即便在开业后很久以后,吃上一顿肯德基还是要排队40分钟到1小时。

第一家肯德基排队的盛况

很快,前门肯德基就成为北京旅游的一大景点。很多来到北京的人,必定要去肯德基吃上一次,然后与门口的肯德基上校留影纪念,并让这种全新的经历成为回到家乡之后的谈资。

时任肯德基远东区总裁的美籍华人王大东清楚地记得一个最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前门肯德基的三楼每个礼拜天都给人家举办婚礼。在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举办婚礼,这大概是全世界都没听过的。不过那个时候能够到肯德基举办婚礼,在北京是一件比较有面子的事情。

回忆

在第一家肯德基门前留影纪念

开业初,肯德基的主要顾客是外宾,餐厅支持外汇、侨汇支付,甚至设有专门的窗口服务用外汇劵支付的顾客。

随着当时的明星王景瑜、体操王子李宁的经常光顾,加上报纸打出的一拨拨广告,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对新事物的热情,很快前门肯德基变成了北京城里的“网红店”。

肯德基是当时很多人的西餐启蒙:点了吮指原味鸡,却问服务员要筷子;不习惯自助取餐,拿着餐盘在座位上傻等的客人都不在少数。

肯德基全套进口设备

孙志军参与了开店前的筹备工作,为了带给国人更正宗的西式好滋味,餐厅95%以上都是原装进口的设备。两个3米高40米长的集装箱,从当时的亚太总部新加坡运来了开店所需的全套装备。

全套装备是什么概念?陈列柜、电冰箱、炸锅自不用说,店里的勺子、桌椅甚至墙上的装饰画都是进口货,这在80年代对顾客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

集装箱就停在天安门跟前的店门口,卸货陆陆续续持续了一个星期。集装箱卸货开店,引来了不少群众围观。“搁在现在肯定天天有人拍照发朋友圈了”,孙志军调侃。

当时肯德基只有一家餐厅,每天有大量切配活儿需要大家一起做。炸鸡用的肉鸡、土豆泥用的土豆、沙拉用的圆白菜和胡萝卜,都要自个儿切。

赵莉回想起来,当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开店前的两个小时。上早班的同事们围在一起削土豆,这时候年轻的女孩子们会聊天,从昨天晚上播的电视剧到今天下班一起去哪儿买衣服,然后切圆白菜、胡萝卜、打扫卫生,9点半吃饭,10点正式开店。

第一批肯德基员工

肯德基的第一批招聘是严苛的,安旭阳和张庆红都是第一批入职的员工,他们都是看了当时报纸上的大幅招聘广告。他们在餐厅附近的北京29中参加了招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层层筛选入职,从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第一批大约80名员工之一。

8月的培训是真正的挑战,员工们乌压压坐在餐厅三楼的地砖上,从品牌历史到服务员工作流程,从日常用语到8小时微笑,那个异常炎热的夏天,大家看着9寸小电视放培训录像,听新加坡来的营运经理讲课。

苦虽苦,但80年代,在这样的餐厅工作,是相当有范儿的。92年升职做餐厅经理的赵莉记得,那时候他们就有漂亮的制服,女孩子都是1米68以上,男生都是1米72以上,全是模样端正的18、19岁的青葱少年,往店门口一站都是一道风景!

现状

自此,洋快餐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而在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也进入了国内,洋快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口味上的不同,还有饮食文化、管理模式,用餐观念等的改变。

而我们刚刚介绍的主角,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如今已经变成了下图的模样。

看了这些,是不是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欢迎关注小编---老膜哥,每天耽误你五分钟,给你带来一段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