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科,安徽蒙城县人。1949年出生,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协会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6年学习传承外祖父的烙画艺术,40年来苦心钻研不断探索,既掌握了木版烙画技巧,还使宣纸烙画,棉布烙画的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独特风格。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省民间艺术展金、银、铜奖。
登高远眺云水间(宣纸烙画)
烙画艺术之花在蒙城开放
——葛文科烙画艺术探索
文/袁野
从葛文科先生画室走出来,我很激动、感慨、敬佩。葛先生和人民共和国同龄,30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呕心沥血、埋头创作、忍受清贫,他烙的山水气势恢宏,空灵玄妙;花鸟栩栩如生,充满着生动鲜活的生活气息;人物神秘悠远,古朴庄重。葛先生又是一个多变的烙画大师,题材多变、形势多变、风格多变、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他没受过高等教育,也没去国外深造,但是他的烙画艺术已远远走出中原大地,即日臻完善,又渐趋结壳,他在中国的烙画史上已奏响了一个嘹亮的音符。
烙画早期起源于周,见于军事上的令牌、令箭、腰牌等,盛于东汉,发展到竹木器上,发展至今,成为今日的一种民间艺术,烙画简单地说就是用烙铁在木板上的烫烙,它有别于国画的油墨渲染,可以说是一种在技术上和书画上都要求很高的艺术。葛文科先生早期画水粉画,在部队从军时,出画报,其技艺得到锻炼,基本功很扎实,他的烙画生涯来源于一次偶然,一次,他看到家具上有烙画的装饰图,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在木板上烙烫出书画艺术供人们欣赏那该多好。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30多年就这样一闪而过去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全交给了烙画创作。
山水画《飞流》和《雨后》入情入味,浑然天成,山石、树木、溪流都在他的烙画中凝聚成永恒。他对山水不仅用独到的眼睛去观察,更有智者的心灵去感悟,在对自然造化的思考中去寻找无穷的启示,山体的奇异,重叠,山石的裂痕缝隙,山谷的迂回曲折,都是历史沧桑的符音,都是生命不息的赞歌,他说千姿百态的山水,是大自然的造化,它的粗犷奔放,崇高伟岸,浑厚苍茫,以及它的深奥精致,犹如一个人的气质,耐看耐品。他说要想烙在木板上表达这种气度,就要用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新版五牛图(木板烙画)
《新版五牛》葛先生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可谓是刀利千钧。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从葛文科先生那里我们又不难发现他的山水画是那么雄浑厚重,那么富有张力。烙画不同于国画,无法用笔墨的干湿浓淡去表达大自然的波澜壮阔,要全靠烙铁在木板上的时间长短,用力深浅来表达大自然无穷的变化,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梅兰竹菊(宣纸烙画)
葛文科先生对线条的控制和挥洒,看似随意,却在有意,蕴籍耐读。我看了他的作品后才知道他不仅是一个烙画大师,也是一个优秀的书画家,他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使得他的烙画线条具有一种意味无穷的灵性和力度。他的烙画创作运用了他的抽象的书法理念,摆脱了程式化的束缚,追求线与行的自由与空灵,读他的烙画同时也欣赏他的书法艺术,只是他的书法和绘画融为一体,且他的书法艺术的精髓被转化成烙画的视觉表现,成了他的统一。
一个画家的成功不仅有天赋和机遇的一面,而且有才学和勤奋的一面,他时常一烙就是十几个小时,在一个简陋的画室里,没有空调,甚至电风扇也没有,因为有风直接影响烙铁的温度乃至烙画的效果,但是对这些他全然不顾,他心中只有画,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爱、自己的思想全部烙在木板上,30多年,手留下多少烙炮、皮肤被多少次烙伤,他自己也不知道了,只要他的作品被收藏,被老百姓挂在居室里,他就露出了笑容。葛文科先生为人憨厚,以诚待人,他常说先立德后立画,他在书画界的圈子里从不张扬,从不虚名。中宣部文艺局原副局长著名文艺理论家成志伟评价他的画:“木板烙画,天下一绝”。安徽省文联一位退休的领导看到他的作品后说:“你的这一手,连我这个搞了一辈子文艺的人都看蒙了,很好,有特色,是个发展的方向,要着力研究”。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授意葛文科:民间工艺的美术大师的称号。2003年春节,葛文科先生的作品去新加坡参展,该国教育部部长观看后,连声称赞:“很好,很好”。新加坡电视台曾多次报道,2006年他的作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展,在众多参展中脱颖而出,令专家赞不绝口,获得了金奖。
鹿临龙潭福寿来(宣纸烙画)
这一切,也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他的夫人分不开,生活上的照顾,艺术上的帮助,失意时的鼓舞,坎坷时的搀扶,从刚开始的旁观不解到今天的爱如己出,数十年如一日。无尽的关爱,在葛先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上都留下重重的烙痕!
瞩目葛先生创作的神态,就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副圣者的形象,是的,只有饱经沧桑,阅尽人间春色又极富学养的人,才具有这种云中漫步,超然洒脱的圣者气度。齐白石、张大千、林散之、陈大羽……,这些艺术大师们置身物外,飘逸忘我的从艺境界。曾使千万人钦佩不已,而葛先生以他良好的人品和艺术正步入辉煌的殿堂。
“吆吆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吟诵《诗经 ·小鹿》,迎宾交友的诗句,品鉴葛先生的烙迹,我分明看到了画里画外儒雅和婉之气。在艺术上,他创新领先,精益求精;在做人上,他为人谦和,善良贤达,堪称庄子故里奇人。
红旗杂志社新文部主任袁野
2012年7月刊
【作品欣赏】
富贵长寿(宣纸烙画)
花开富贵(卡纸烙画)
马上封候(宣纸烙画)
神龙探宝(宣纸烙画)
四喜图(宣纸烙画)
源泉流长(宣纸烙画)
紫气东来逢大吉(宣纸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