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甜藠头是云南省著名的特产,2017年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老字号”的咸菜甜藠头带动了省级非遗保护区、开远市唯一贫困乡碑格乡藠头种植发展,成为了全乡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乡种植藠头12800亩,预计产值4700万元,带动538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致富。
历史传承铸就“金字招牌”
开远甜藠头历史悠久,创始于公元1914年,曾畅销国内外。创始人王宝福、孙如兰夫妇,民国初年在开远老菜市街口开了一间土杂小店名为“源永利”商号,开始酒、醋、腌菜的制作销售,其腌制出的甜藠头采用小陶罐包装,用泥巴封口,开罐后的甜藠头晶莹剔透、酸甜可口,一经上市销售,便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农户正在清洗藠头
农户正在清洗藠头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80年代发展为开远“泸江”牌甜藠头。“泸江”牌甜藠头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口味,远销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广西、贵州六省,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美国西海岸,被日本客商誉为“珍珠玉藠头”。1980—1985年间,“泸江”牌甜藠头曾三次荣获云南省“优良产品”称号;1990年荣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17年,开远甜藠头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主动作为 规划“产业蓝图”
碑格乡位于大黑山深处,距离市区80余公里,辖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76户5801人,彝族(仆拉)人占总人口的94%,是云南省476个、红河州58个贫困乡之一,也是开远市唯一一个贫困乡,2009年被认定为省级“碑格乡彝族(仆拉)传统文化保护区”。
碑格乡大黑山上的藠头地
藠头在开远有200多年种植历史,碑格乡常年多雾,气温凉冷,空气潮湿,山清水秀,是块没有污染的“净土”,是鲜藠头原产地,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种植的鲜藠头个大色白,晶莹如玉,皮软肉糯,脆嫩无渣。2010年,大黑山藠头种植基地通过“国家绿色基地”认证;2011年,碑格大黑山有机藠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碑格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山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
甜藠头已发展为全乡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碑格乡党委政府按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紧紧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下功夫,将发展藠头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来抓。制定了《碑格乡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积极加快无公害藠头生产基地建设,稳定藠头种植面积,通过提纯扶壮、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单产。目前,全乡藠头种植主要集中在架吉、鲁姑母、落坡洞三个村委会,有建档立卡户538户参与其中。根据近三年的年报统计,碑格乡藠头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15000亩之间,亩产达1.2—2吨,价格在3—6元之间。2020年全乡共计种植12800亩,预计产量10000吨,价格平均每公斤4.7元,预计全乡藠头产值收入4700万元。
脱贫增收 “玉珍珠”功不可没
在碑格乡架吉村的水塘边,村民们正在忙着清洗捡好的甜藠头,商家的车停满坝梗,等待收购美味甜藠头,村民们脸上挂满了喜获丰收的笑容。不远处,建档立卡户杨真顺在家里杀鸡招待帮他家收捡甜藠头的亲戚,2015年他就通过种植藠头脱贫,2019年他家种了甜藠头2亩,卖得2万多元;今年又种了2亩,已经卖得1万多元。
建档立卡户王保凉夫妻二人也是通过种植甜藠头在2018年实现了光荣脱贫,今年他们共种植甜藠头7亩,刚刚卖了1吨多,卖得5千多元;去年他家7亩地共卖得3万多元,光种植甜藠头的人均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女儿卫校毕业后,在开远的药店工作。王保凉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种甜藠头,味道好,卖得出去,女儿能够读出书去,完全是靠种甜藠头供出来。以后都要坚持种。”
非建档立卡户杨卫先是村中的种植能手,他今年只种植了2亩,但经过他的精耕细作和管理,他的甜藠头每亩可达1.8吨左右,去年2亩卖得2万多元。在碑格乡鲁姑母村,阿痴村民小组村民王绍华早早地来到地里忙活起来,不一会,就采收了满满一箩筐藠头,近几年来,王绍华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科学种植藠头,如今已经脱贫,王绍华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植藠头的,藠头不挑地,只要有点回潮露水都会活,我家一年到头的零花钱都要靠种藠头,我今年种植了4亩左右,预计收入可达20000多元”。
村民喜迎丰收
村民们脸上挂满了喜获丰收的笑容
土里刨出“玉珍珠”,“非遗”带动促增收 ,碑格乡发展藠头产业对稳定脱贫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开远市将结合“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要求,积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一粒粒小小的“玉珍珠”甜藠头不仅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马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