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
香港著名品牌“湾仔码头”水饺创办人、人称“臧姑娘”和“水饺皇后”的臧健和,2月11日被证实在香港过世,享年73岁。
报道称,通用磨坊湾仔码头向媒体确认了臧健和女士去世的消息,并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公布一切相关信息。
之前一直有传闻称,臧健和患有疾病,近年来甚少接受媒体采访。
辣酱界出了老干妈陶华碧这位女神级人物,而在速冻界也有一位水饺皇后,有着相同的经历,从路边摊做起,后来办工厂,拥有15家大型速冻水饺生产基地,从一个区域品牌卖到了世界各地,资产高达几十亿以上。她就是臧健和,中国商界称她为水饺皇后。
15岁撑起一家三口
1945年,臧健和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父亲在她很小时就离家,她5岁就和妈妈一起去地里挖土豆,掰玉米,10岁时掌勺为家人做饭。臧健和14岁那年,日照遭遇大旱,为了活命,母亲带着臧健和、妹妹离开老家,一路流浪乞讨到了青岛。
母亲靠没日没夜给人缝补衣服的微薄收入,供养两个女儿的吃穿。15岁,臧健和辍学,应聘到青岛一家医院当护工。靠日日夜夜在医院为病患喂药喂饭和擦洗身子,臧健和撑起了她和妈妈、妹妹的3口之家。
1967年, 22岁的臧健和恋爱了,对方是来自泰国的援华医生。24岁,臧健和生下大女儿蓓蓓,4年后,小女儿蓬蓬落地。
后来丈夫回国,臧健和带着女儿到泰国找到丈夫,发现对方居然另有老婆孩子,她毅然选择离开。
回去要在香港中转,臧健和突然发现:进退两难,泰国没有她的家,青岛的家,她也没脸回去了。她决定留在香港。
她在铜锣湾租下一间没有窗户的4平米小平房,母女3人安下身来。
由于语言不通,臧健和只能做体力活。早上8点去茶楼刷碗、洗厕所,晚上6点到8点去电车厂擦车,11点去医院做护工。每天睡两三个小时,但是她总是笑容满面。两个女儿听话懂事,8岁的蓓蓓会做饭,4岁的蓬蓬会为她按摩。
她们穿着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衣服,却也高昂着头,腰板挺得笔直而且笑声爽朗。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探望,臧健和做了一碗家乡的水饺给她。没想到对方吃完后说:“你这水饺,都可以拿到街上去卖了!”别人的玩笑话,臧健和当了真,第二天,她自己动手做了个小推车。第三天下午,臧健和带着两个女儿,去了热闹的湾仔码头。
第一天出摊,臧健和的心情很复杂,自卑、怯懦、恨自己居然沦落到如此田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一直低着头包饺子。
“快来吃水饺!香港最好吃的水饺!”没有人教大女儿叫开了,小女儿则在一旁手舞足蹈。
快收摊的时候,5个学生来到臧健和的摊位前,一人吃完一碗饺子,又各自要了一碗。“好好味!”这是臧健和来香港后,第一次听懂的粤语,当然对她而言,这是对她饺子的肯定!
她做的水饺一年卖60亿元
干净、好吃、新鲜、量大,臧健和的水饺生意越来越好,摊位前每天都排着大长队。除了女儿的学费,她开始攒了点钱。第二年,臧健和在码头边上的堆货场打了个木棚,既卖热水饺,也卖生水饺。
靠臧健和一个人的力量,慢慢做成了湾仔码头的明星摊位。有记者免费给她写长篇报道,有肉贩和蔬菜小贩主动送货上门。
随着生意日渐兴隆,有人提醒臧姑娘要给水饺取个名字,她就在木头车“北京水饺”的上面加上“湾仔码头”,该品牌正式诞生。臧健和因此得到“水饺皇后”的称号,1995年,她的故事被香港无线拍成20集电视剧《水饺皇后》。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周围不少生意伙伴和朋友都选择了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欧洲,但是臧健和却从未想过要离开。被问到为何如此坚定,直爽的臧健和朗声笑道:“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
臧健和的两个女儿,在出国留学毕业后,也纷纷选择了回到香港工作生活。大女儿帮她打理“湾仔码头”的生意,小女儿则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
时至今日,臧健和拥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除了内地市场之外,湾仔码头产品更是拥有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国市场,在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开有旗舰店,年销售量曾一度超过60亿。占据了华南市场冷冻食品的半壁江山,在北京也达到了20%以上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