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国家分裂, 为何当年马来西亚, 却要逼新加坡独立出去呢?

二战以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分崩离析,各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潮势不可当,纷纷要求独立。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自然也不甘落后。在经过长期的独立抗争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组建的马来西亚联邦得以成立。

不过,仅仅两年之后,马来西亚却将新加坡逐出了马来西亚政府,逼迫新加坡独立。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国家分裂。更何况如果是有优质资源的领土,更不愿意其分裂出去。可是为何,马来西亚却甘愿放弃有优质港口资源的新加坡呢?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国土狭小,仅有719平方公里,只占北京面积的1/23。但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却生活着五百多万的人口,可谓人口稠密。

由于新加坡突出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都为之进行过长久的争夺。最终,英国人笑到最后,将新加坡变成了英属殖民地。

正是利用新加坡深水港的先天优势,英国殖民者不断扩张自己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时,整个马来西亚都成了他的殖民势力范围。

1961年,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提出独立整合方案,把马来西亚、文莱、北婆罗洲和砂拉越组建成一个统一国家。在当时,由于新加坡的华人比例高达75%,东姑并没有将新加坡拉进马来西亚。

不过英国人告诉东姑阿都拉曼,正因为新加坡华人太多,就更要把他拉进马来西亚。否则,它极可能会投靠红色政权。

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的新加坡,为了自身的安全,也积极要求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建立共同防御体系。

在这种形势下,东姑同意了英国人的提议,新加坡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

作为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翻身做主的马来人,希望把马来西亚建成马来人的国家,国家权力由马来人牢牢掌控。

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马来西亚的华人比例,一下从37%,暴涨到44%,超过马来人成为了主体民族。这让渴望独揽政权的马来人,如芒在背。

由于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再加上马来西亚的经济命脉多由华人掌控,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矛盾,从合并那天起,就日益尖锐。

马来西亚推行马来人至上的政策,让华裔及其它少数民族十分愤怒。正如当时的新加坡州长李光耀所说,马来西亚应该是整个马来西亚人的国家,除了马来人,还有华裔、印度裔等少数民族,而不能只是马来人的国家。

对于权力的争夺,使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种族冲突不断升级。1964年9月,还引发了流血事件。这让东姑阿都拉曼意识到,局势正在向不利于马来人的方向发展,为了解决两族人之间的矛盾,维护马来人的主导地位,中央政府通过修宪方式,将仅仅加入两年的新加坡,赶出了马来西亚联邦。

新加坡被迫独立后,马来西亚的华人比例降到了22%,马来人重新占据联邦绝对优势,掌握马来西亚大权,一劳永逸解决了民族矛盾。

在合并之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谈判时,曾提出建立单一市场政策的要求。马来西亚政府认可了这个要求,条件是新加坡提供贷款一亿五千万,在十五年内还清。

由于当年印尼的对抗运动,新加坡经济严重滑坡。马来西亚的单一市场推进,迟迟没有进展。新加坡决定延迟贷款。为此,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故意拖延时间,不守承诺。同时,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贸易,也遭遇了联邦政府的不平等待遇。

双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升级。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将新加坡上缴国库的税收,从40%提高到60%。虽然马国财政部长陈修信解释,提高税收是因为提高了军事预算。但新加坡却认为不公平,因为其它州的缴税并没有增加。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中央,还以资助了马来西亚反对党为由,关闭了新加坡的中国银行分行。由于该行担负着新中两个地区贸易的重要角色,新加坡极力反对。但1965年7月,中央政府还是关闭了该银行。

作为曾经隶属于荷兰殖民地的印尼,独立之后一直对于英属马来群岛虎视眈眈。对于马来西亚的独立,印尼不惜发起对抗运动。

为了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避免渔翁得利。东姑决定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

纵然一百个不愿意,新加坡人也不得不接受被抛弃的现实。1965年8月,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不过,当年连饮用水都得依靠马来西亚提供的新加坡,在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和恐慌之后,利用马六甲海峡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以及华人智慧,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很快成为国际金融、商贸和旅游中心,还是整个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