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展:《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



《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展预告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等联合承办的“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即将于十月三十一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南3展厅开幕。

正值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当代海派艺术代表人物、年届八旬的韩天衡艺术展,旨在他学艺经历进行一次总结性回顾,全面展现韩天衡先生半个多世纪不断探索、锐意创新的多彩历程和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韩先生不守旧、不自缚、不懈怠的艺术思想和哲思理念,体现其在书画篆刻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当代海派艺术的成果和风貌。促进北京、上海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海派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派艺术。本次赴京,将展出韩先生近350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书法、绘画、篆刻、杂件及韩先生的艺术专著一百四十余种。



1960天衡藏书之记




1960天衡藏书之记边款




1960天衡藏书之记印石


作品创作时间从1960年至2019年。其中篆刻最早作品为韩天衡先生20岁时的“天衡藏书之记”,最新的作品则为2019年创作的“八十叟”、“空灵”、“龙新”、“如意”、“闲里偷忙”、“起来”、“言之不预”和巨印“国泰民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

书法作品中最早为26岁时的临摹作品《临唐王居士砖塔铭》,也有其在76岁高龄时创作的巨幅榜书《涛声》,作品高4米,宽7.6米;今年创作的行书毛主席词《水调歌头·游泳》、篆书毛主席词《沁园春·雪》,作品尺寸均为高2.3米,宽8米等巨作。



2019篆书毛泽东《沁园春·雪》390-576cm


2015榜书涛声400-720cm


绘画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水墨也有重彩,颇具特色的“韩鸟”更是别具一格。其中有两件高1.5米、宽3.6米的大幅绘画作品,一件为设色《杨万里诗意图》,所绘为荷塘风景;另一幅为水墨《松云皓月图》等极具震撼力。韩天衡先生的著作140余种,包含了其在印学、绘画、书法、鉴赏等领域的理论成果。其中包括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等著作,显示了他的学术成就。



2015年松云皓月图 145.5-362cm


韩天衡先生是我国当代公认的兼擅书法、国画、篆刻、艺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的通才。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他的书法宽博、堂皇、雄浑;他的国画清奇、洁莹、恣肆;他的文章清新、思辨、深刻,他的收藏鉴赏精致、丰富、多彩;他的教育严谨、灵活、多样;他才人多艺,跨界越疆,五绝一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风貌,堪称独具风神、自成一家,是当代艺林中的智者。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在篆刻领域。曾获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



1979看尽江湖万千峰


1979看尽江湖万千峰边款


2015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最高票),评委会的《颁奖词》说:“韩天衡先生多闻博涉,精研睿思,勤于探索,著述等身,填补了许多印学领域内的空白。在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及研究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刻苦磨砺,铁笔纵横,引领风尚;坚持义务教育,课徒授艺,培养书坛后劲;热心公益,慷慨捐赠,泽被世人。对于推动当代书法复兴,促进艺术传承与创新,贡献巨大。”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作为当代海派艺术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将弘扬海派艺术文化视为己任,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987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


韩先生今年八十高龄,他从四岁起学写字,六岁学刻印,十几岁时欢喜舞文弄墨写点诗文,三十五岁再学画,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他一直怀着很纯粹的想法,就是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形成一个多领域的高端的艺术体系。为此,在这条充满崎岖的道路上,他始终在孜孜以“学”,一路走来。他在七十岁时刻印自称“老学生”,七十三岁时又刻“老大努力”印自勉,七十五岁再刻“老来多梦”……他就是以这种博大的胸襟和睿智,不觉间,已走过了八十个春秋,一刻也不曾停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2004老学生


“守正”是继承优秀传统的根本,韩天衡先生回顾自己的学艺之路,以哲学辨证的睿智,在“守正”这两字后,加上了“求新”,“守正求新”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词。他认为:“求新”并非是轻率狂妄的否定传统;“求新”,是艺术前行的动能,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艺术的追求,穷尽一生的努力和探索,也只可能接近于真实和目标,岂有从心所欲?但在这接近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人为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规矩,某些规矩又束缚着人们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脚步。循矩而又不囿于矩,在肯定中作智性的不屈不挠的否定,才能在艺术上从心所欲,敢于越陈规,创新貌,推新出新,常变常新,才能使艺术生命常青。如今,我们从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作品中,可以充分领略到韩天衡先生不同时期的不守旧、不自缚、不懈怠、不信邪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哲思理念。



2016八大变局27-24cm


韩天衡先生退休已经20年,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文化工作第一线。作为当代海派书画印坛的领军人物,韩天衡书、画、篆刻创作、学术研究、艺术教育、推广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2015年6月起,为弘扬海派传统艺术,“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七十年书画印展”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先后在浙江、湖北、上海、云南、山东、宁波、深圳及澳门艺术博物馆等地举办,在澳门的展出被延长70天,得到各地相关主要领导极高的评价和观众一致好评,对弘扬推荐海派艺术收获甚丰。



2017荷不畏暑68-68cm


韩天衡著作等身。自一九七五年执笔《中国篆刻艺术》一书,先后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其中不乏填补历史空白的论著。《韩天衡篆刻精选》、《五百年流派篆刻出新史》出版有英文版。《古瓦当文编》出版有韩文版。《中国篆刻艺术》出版有日文本。《天衡艺谭》、《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英文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专著逾一百四十种。其中《中国印学年表》获首届中国辞书评比三等奖、《篆刻三百品》获中宣部兰亭奖等。近年来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学习强国》、《读者文摘》、《中国书法》等刊物及平台刊发和转摘。



1993小寿三千68-48cm


韩天衡先生七十多年如一日地潜心艺事,不张扬,不追名,不逐利,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知音和影响力。秉行义务教育五十多年,弟子已达三百五十余人,遍布全国各省市及日本、港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东南亚地区。许多韩门弟子成绩斐然,已成为各地书坛的骨干分子及领军人物。中国书协、省级书协、西泠印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博士、硕士学位的韩门弟子达一百六十余人,第三代学生更是在海内外多达三千余人。韩天衡出资推动与弟子们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百乐雅集”师生展,现已成功举办十四届。“百乐雅集”正日益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为推动、弘扬书画印优秀传统艺术一支生力军。



2015年草篆李白巴女词 247-123cm


韩天衡先生心怀公益,将一生钟爱,曾视“为伴侣、为挚友、为师长、为性命”的历代艺术珍品和自己创作精品共1136件,图书一万多册捐给国家,2011年2月无偿捐赠给国家。2013年韩天衡美术馆在上海嘉定正式开馆,供社会大众观赏。他又将国家奖励给他的2000万元,捐献出来创立了“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用于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不断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并开办天衡艺术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推广传统艺术而出力。自2014年成立以来,由基金会资助的活动有32项,共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如“晒墨宝”全国少年书法大奖赛大赛,引起了全国数十万爱好书法艺术少年儿童们的浓厚兴趣;“童心绘美术公益大赛”,积极培养和开发智障儿童的绘画天赋,呼吁社会关注,彰显人文关怀,成为每年度的重点公益项目。引起社会的良好反响。



1979看尽江湖万千峰




1983意与古会

2002一日千里


韩天衡美术馆开馆后,韩天衡不顾年迈,积极策划举办有影响力的多个展览,其中“文心在兹--古今砚文化特展”获得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季活动目录》(30个项目)。“海上六大家”获得《上海市2018年最受欢迎的美术馆展览》(10个)。他策划的“学习强国”展览广获社会好评,自一八年秋首展后,已应苏州政协、宁波市委宣传部之邀,举办过两地巡展,明年已接受赴山东、广东的巡展。

本次展览将于十一月二十四日结束。




韩天衡先生


韩天衡简介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作品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2010年被专业媒体评为“2009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三十五周年海内外五百七十一家专业机构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

2012年首届《书法》杂志论坛被评选为当代三十家优秀范本书法家之一。2015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榜首。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第一至四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总顾问。2019年担任“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评委会主任。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先后在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印系列展览。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2015年6月起,“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七十年书画印展”大型系列活动先后在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云南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并策划举办“朽兮不朽——三百芙蓉斋文房特展”、“兰室长物——历代文房艺术”、“文心在兹——古今砚文化特展”、“海上六大家书画作品展”等艺术鉴藏精品展览。


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画集》、《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天衡艺谭》、《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英文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专著逾一百四十种。其中《中国印学年表》获首届中国辞书评比三等奖、《篆刻三百品》获中宣部兰亭奖等,《中国篆刻艺术》出版有日文本。2001年受命为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元首篆刻姓名印章。2013年10月,收藏有他个人捐赠国家的1136件艺术珍品、占地23亩的韩天衡美术馆在上海嘉定正式开馆。2017年2月受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之聘,成立“韩天衡文艺大师工作室”。2018年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了“韩天衡教授工作室”。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2019年10月10日



2015年松云皓月图 145.5-362cm

韩天衡历年书画印及学术著作简表


著作:

《中国篆刻艺术》(执笔),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印学三题》,武汉书法家协会,1983年。

《韩天衡印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

《历代印学论文选》(上下册),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年。

《篆法辩诀》,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

《韩天衡书画篆刻》,新加坡豪珍画廊出版,1986年5月。

《秦汉鸟虫篆印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

《中国印学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

《韩天衡书画篆刻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9月。

《古玉印精萃》(合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韩天衡新古典书画印选》,新加坡豪珍画廊出版1989年

《韩天衡印存》,天津杨柳青出版社,1989年。

《篆刻艺术概说》(合著),中国书画函授大学,1989年。

《印章艺术概论》(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韩天衡书画篆刻集》,新加坡同福画廊,1991年。

《韩天衡水墨花鸟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4月。

《淘沙集·韩天衡艺术特刊》,壶春阁,1992年1月。

《中国印学年表》(增补本),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天衡印谭》,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1月。

《韩天衡画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韩天衡印谱》,日本日贸出版社,1994年。

《古瓦当文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韩天衡画集》,马来西亚出版,1996年。

《天衡艺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当代著名中国画画家专列——上海韩天衡画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韩天衡篆刻精选》,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8月。

《韩天衡书画作品选》,宁波经济开发区,1998年。

《韩天衡篆刻近作字汇》,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丛书——韩天衡》,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年5月。

《韩天衡书鉴真和尚东渡遇险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8月。

《当代篆刻名家作品集——韩天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历代印学论文选》(重印版),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

《韩天衡书画篆刻作品集》,澳门市政厅,1999年1月。

《韩天衡书画集》,香港荣宝斋出版社,2000年。

《韩天衡谈艺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天衡印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篆刻门诊室》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韩天衡书画印作品选》,慈溪市人民政府,2000年6月。

《韩天衡·海上中国画画家作品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韩天衡刻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韩天衡书法篆刻作品精选》,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1年。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韩天衡书法篆刻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韩天衡篆行两体千字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

《韩天衡花鸟图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韩天衡篆刻新作集粹》,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韩天衡篆书千字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韩天衡草篆诗文题刻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韩天衡书画印》,《书与画》编辑部,2005年。

《篆刻三字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篆刻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文玩赏读》(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韩天衡鸟虫皕印》,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

《砚印赏读》(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改“瑕”归正——韩天衡评印改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7月。

《点击中国篆刻》(合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

《人民艺术家·韩天衡》,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年3月。

《豆庐赏石——五百年寿山芙蓉美石选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

《海派书画·韩天衡作品专辑》,《海派书画》杂志社,2008年。

《韩天衡印谱2004—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中国书画·韩天衡书画篆刻作品专辑》,《中国书画》杂志社,2008年。

《韩天衡行草书唐宋诗选》,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8月。

《当代最具影响力国画家作品集——韩天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韩天衡书法作品选》,春来阁,2009年。

《韩天衡书历代松竹梅诗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

《篆刻三百品》(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韩天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

《名作鉴藏·韩天衡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韩天衡近作选》,解放军艺术出版社,2010年。

《西泠印社中人——韩天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1月。

《韩天衡篆刻艺术赏析》(合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6月。

《海派书画·韩天衡作品专辑》,《海派书画》杂志社,2011年。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荣宝斋当代书画名家·韩天衡书画作品集》,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4月。

《豆庐赏石·第二辑雅石汶洋及其他印石精品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7月。

《韩天衡书法篆刻近作》,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8月。

《韩天衡书画篆刻展览作品集》,大地艺术空间,2012年。

《向石啸傲——韩天衡篆刻新作选》,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砚韵墨香》(合著),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中国印学年表》(增订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豆庐艺术文踪》,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韩天衡美术馆藏品选·韩天衡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经典·风范中国当代核心画家作品集——韩天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谱》(原钤本),2013年。

《典雅·韩天衡》,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

《豆庐十论》,私人出版,2014年。

《朵云名家翰墨——韩天衡豆庐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韩天衡篆刻近作》,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篆书<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篆书<黄庭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七十年书画印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追踵缶翁——韩天衡书画印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11月。

《丹青问道——韩天衡学艺七十年作品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2016年6月

《朽兮不朽·三百芙蓉斋文房特展》,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7月。

《中国绘画大师——韩天衡》,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2017美术日记》,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年10月。

《上海东元金石书画院作品集·韩天衡》,东元金石书画院,2016年11月。

《走遍中国·中国名家系列专辑韩天衡》,人民日报民生周刊,2016年。

《海上掇英——名家名作韩天衡》,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艺术》,福建美术出版社,2017年3月。

《人民画报——韩天衡特刊》,人民画报出版社,2017年。

《天衡五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

《海上六大家》,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2018年。

《砚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


1998味闲居


附主要论文: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美术丛刊》,1981年第11期。

《一部填补空白的印学宏著——读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书法研究》,1982年第3期。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印学三题》,武汉书法家协会,1983年。

《明代流派印章初考》,《印学三题》,武汉书法家协会,1983年。

《九百年印谱史考略》,《印学三题》,武汉书法家协会,1983年。

《简论方介堪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中国书法》,1987年第1期。

《秦汉鸟虫篆印章艺术刍议》,《金石书画》,1987年第2期。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去疾印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

《上海〈顾氏集古印谱〉刍议》,《书法研究》,1990年第4期。

《足以推翻黄士陵‘卒年’和‘卒日’的两方印》,上海书店出版社,《天衡印谭》1993年10月。

《明清刀说》,《中国书法》,1996年第1期。

《印苑巨匠钱瘦铁》,《书法》,1996年第3期。

《刀法论》,《篆刻研究》,2006年第6期。

《我心目中的鸟虫篆》,《中国书画》,2012年第2期。

《美石芙蓉》,《寿山石文化》,2013年4月。

《四体俱精话冷翁》,《纪念马公愚先生诞辰120周年·马公愚书法作品集》,2013年12月。

《韩天衡美术馆落成仪式上的致辞》,《上海中国画院通讯》,2013年12月。

《印书同源》,《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论坛》,2013年12月。

《韩天衡美术馆落成仪式上的致辞》,《西泠艺林》第六辑,2013年12月。

《书画鉴藏刍议》,《创意设计源》,2014年第3期。

《书画印艺术鉴赏》,《上海外事》2014年4月。

《我心目中的鸟虫篆印》,《书法报》,2014年8月6日。(《中国篆刻家》,2015年6月。)

《豆庐十论》,《美术报》2014年9月27日。(《圣道文化》,2015年3月;《中国书法报·4》,2015年5月26日;《荣宝斋·艺术品》,2015年6月;《走遍中国》,2015年9月;《当代人•书法家》,2015年第5期;《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年第8期;《走遍中国》,2016年10月。)

《篆刻六忌》,《第四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4年10月。

《话说文房》,《文房》,2015年1月。

《鸟虫篆印说》,《中华书画家》,2015年1月。

《20世纪上半叶印谱史回眸》,《中华书画家》,2015年4月。

《我的嘉定梦》,《中华书画家》,2015年6月。

《我的学书八字诀》,《中国书法·翰墨天下》,2015年第7期。

《我有那么好吗?——在学艺七十年书画印展学术研讨会的谢辞》,《艺述中国》,2015年8月。

《篆刻艺术的人文审美》,《美术报·书法周刊·38》,2015年10月17日。

《秦汉鸟虫篆印章艺术刍议》《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2015年10月18日《国家艺术》2016年总第43期)

《韩天衡学习书法的八字诀》,《书与画》,2015年10月。

《吴让之暮年的几方遗印》,《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学术研讨会》,2015年10月。

《近十年探索艺术的心路》,《东方早报》2015年11月14日。

《吴让之暮年所制的十二方印》,《文汇报》,2015年12月15日。

《学习篆刻的十二则心得》,《画院》,2015年第12期。

《我心目中的鸟虫篆》,《走遍中国·西泠名家篆刻专辑》,2015年12月。

《钱瘦铁的篆刻艺术》,《西泠艺丛》,2015年。

《收藏的心路历程》,《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演讲录》,2015年。

《刻印“深浅”说》,《文汇报》,2016年2月2日。

《学习篆刻的十二则心得》,《中国书法》,2016年,总第280期。

《说说黄胄先生》,《西泠艺丛》2016年第6期(《书与画》2016年第9期;《炎黄艺术》2017年10月。)

《图案印答客文》,《书与画》,2016年7月。

《九百年印谱史漫说》,《中国书法·书学》2016年第8期。(《中华书画家》,2016年第9期。)

《闲话印谱九百年》,《书与画》,2017年1月。

《慈爱莫过维钊师》,《文汇报》2017年1月20日。(《书与画》,2017年10月。)

《兰室长物》《新民晚报•夜光杯》17年2月2日(《文化生活报》17年2月16日《书法导报》17年2月22日)

《药翁三五事》,《文汇报》,2017年2月24日。

《记吴让之暮年的十二方(二十面)遗印——兼论运刀之“深入”与“轻行浅刻”之别》,《中国书法》,2017年第02期。

《教诲直到魂灵——杂忆恩师谢稚柳》,《文汇报·笔会》2017年5月31日;《书与画》,2017年11月。

《篆刻与青田石》,《青田侨报》,2017年6月27日。

《当代杰出的印学开拓者方去疾》,《欧洲时报》,2017年7月9日。

《胡问遂先生三二事》,《新民晚报·夜光杯》,2017年8月20日;《文化生活报》,2017年9月。

《幽默 仁心 才情——忆程十发先生》,《文汇报》,2017年9月1日。

《〈黄秋盦印谱〉的特殊意义》,《中华书画家》,2017年第9期。

《艺术的寂寞与灿烂》,《文化生活报》2017年11月16日。

《藏杂杂说》,《艺术品》,2018年1月。

《印风、画格、石鼓文——吴昌硕艺术的几点析疑》,《文汇报》,2018年3月17日。

《兰室长物话文房》,《中国书法》,2018年3月。

《海上六大家印象》,《文汇报·笔会》,2018年10月20日。

《篆·刻漫谈》,《中国书法报》,2019年3月5日。

《三登泰岳》,《文汇报》,2019年4月5。

《理念是出新的灵魂——从明清篆刻巨匠说开去》,《人民日报》,2019年8月4月。

《理念的辉煌——再论五百年篆刻巨匠的出新》,《中国书法》,2019年8月。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