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丹程》山窝里的爱与希望:我们爱是因上帝先爱我们



想要你知祂的爱有多美

--我们爱,因祂以永恒的爱先爱了我们

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实际在讨论什么?是普通男女荷尔蒙的反应?是父母和子女间血缘的牵绊?是陌生人因为善意连接起来的伟大?又或是人与自然所达到的统一与和谐?

是,又不是。这些都是爱所滋养下的世间种种。但,许多时候我们却不知道这滋养的源头来自哪里,同时,似乎每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也都习惯用永恒和死亡当做爱的筹码,是的,这三者在某种程度互相关联也彼此支撑。在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每个人都有对爱和永恒的渴求,正是这样的渴求,能够让我们在短暂一生好像拥有了战胜死亡恐惧的底气。但如果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爱的源头,我们所相信和拥有的“爱”,也许终究不过是捕风捉影。

许多时候,我们人的爱是基于对世界和善恶的认识而产生的,因此,这样的爱有边界,有判断,有时限,也有选择。我曾身陷囹圄被怨愤和仇恨包围;我也曾在被伤害后不断求问爱的本质和意义;在无数个黑夜思考到底何为这个世界的真实,直到觉察认识自身本性的软弱与丑恶,伤痕累累的生命又重新被那道光照亮,干枯的心也再次被深远的爱充满。


以塞亚书40: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

我们爱,因祂以永恒的爱先爱了我们

前些日子,在推荐下看了一部关于由主持人朱丹在2017年导演的一部纪录片《丹程》,

整个纪录片中,没有太多曲折离奇,也不蹭任何热点,唯一保有的就是真实。忠实记录他们生活的悲欢离合,失落和打击,人生与梦想,直面“完美”世界背后的千疮百孔;记录平凡人之间的值得铭记的点滴恩典,在短短十集朴素的画面里面,带给人非常多深刻的思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一个基督徒家庭Lily和她丈夫救助战争遗孤的故事。


一对父母和83个孩子。一边是出身中产的新加坡高管,一边是饱受战火摧残的战争孤儿,看似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爱而汇集在一起。

由于缅甸频繁的内战,许多家庭分崩离析,并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没有国籍的战争孤儿。15年前,缅甸局部战争爆发后,在新加坡任高管的Lily,和丈夫一起来到边境,救助战争孤儿。为了在湄索建造一个家,并支付日常开销和孩子们的学费,夫妻俩不仅辞去了在新加坡的工作,还卖掉了在缅甸的两套房子。房子不大,却非常有序,建好后,留给Lily和丈夫地床只剩下房间之间的夹缝。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看似破旧地庭院,却盛满了无论多么优渥的条件也换不来的幸福。

采访中的他们虽然略显疲惫,但是却总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在这个浑浊世界看不到的亮光和星辰,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和我们普通家庭会遇到的问题一样,孩子们也会调皮,因为这样的匮乏条件,生活十分拮据,但,Lily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感谢上帝。是的,不一样的是,越是缺乏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境遇,却让他们能够品尝到生活中不一样的恩典。正如保罗所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哥林多后书 12:9 和合本)

在整个影片中,镜头没有从俯视的角度过度渲染环境多么破旧,孩子们多么可怜,Lily和丈夫如何地伟大等等。相反,有的只是生活中点滴的恩典:父亲在庭院下向孩子们心里栽下梦想的种子;小朋友们对世界美好的向往,整个家庭对每天生活的感恩。事实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丝毫没有限制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所以,你问什么样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其实,不在乎是否有风浪,而是总能向着阳光。透过这个平凡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破旧的家庭,映射出的却是现在最稀缺的东西:在平凡生活中的喜乐和爱。

是的,爱是一切的源头,也是一切的答案。一个本身没有被更高纬度的爱充满的人,实在是无法去真实地爱周围的人和事,行为和热心所带来的爱总有一天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很多时候,我们错把爱当作是情感里的悸动;血脉里的感动;欲望里的冲动,但是,当时间的浪潮褪去,终究会发现,原来抓在手里的自以为是的“爱”,早已被冲刷的一干二净,留下的不过是互利的交易和生活的碎片...

其实,真正的爱,远比我们想象的长阔高深。来自人的爱总是有太多条件和限制,但是祂的爱却从来不曾改变,从亘古直到永远。不论你在哪里,身处什么样的环境,祂的丰富的爱早已预备在这里,只等你回头。

哥林多前书13: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专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