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山水贵州黔南行,玩味乡韵好花红

很多年前第一次自驾出行,走的就是贵州,淳朴人文,山水如画的景色一直印在脑海,这些年走过一些地方,最近家门的贵州反而一直没去,这次终于再次前往。。

早上从广州出发,高铁下午到达贵州都匀,驱车二小时,来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千年古邑旅游区打卡,驶入猴场镇,大路两旁带有浓厚的布依族建筑立刻进入视野。


因为到达时间已晚,直接入住古风特色的瓮安猴场镇古邑区水东路的宋钦客栈。

宋钦客栈的晚餐,品尝当地出名佳肴,酸汤猪手,鹅天堂,小米扣,荞片,酸汤面。


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当地流传的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可见当地人对酸辣的偏爱,酸汤猪手与酸汤面充分体现了黔菜与少数民族菜的数种风味的组合。



各种美味佳肴,来到黔南的第一餐就让人惊艳呀。

个人特别介绍:小米扣,松脆香口,香气扑鼻。荞片,入口松化可口,营养丰富。

晚餐后散步,夜凉如水,走进古邑大门,漫步在古邑青石板路上,就走进了千年岁月里。这里还有一座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建古戏楼,一座具有鲜明徽派建筑风格的雕梁画栋。

在46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上,用几百棵大树木材,托起二十几个飞檐翘角,有一根刻有上千个古代戏曲人物和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将戏楼一分为二成为为 “双面戏楼”, 又称“晴雨戏楼”。这是世界上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木质结构戏楼。

今晚住的瓮安宋钦客栈,由3栋互相联通又相互独立的江西“样式雷”建筑构成。巧妙包含黔南苗族、土家族民族文化元素,奢华中彰显质朴,地域文化风尚特色,自然人文景观也不错,离贵阳国际机场176公里。


草塘镇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曾被称为“黔北四大集镇”之一。因每月申(猴)寅(虎)日赶场,故俗称“猴场”。1934年底至1935年1月,中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史称“猴场会议”。


为什么称“猴场会议”而非“草塘会议”,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当时军作战电文中地名均使用猴场而不是草塘。如1934年12月30日22时《朱关于各团纵队卅一日的行动及其任务的部署》中记载:“今卅日我军缺二师及九军团到达龙溪、余庆、白塘之线,二师前进至猴场、陈家寨地域。”

二是老同志在回忆录中地名大多记载为猴场而不是草塘。例一,征中担任警卫员的陈昌奉于1964年12月《长征经过贵州时的一些情况》一文中谈到:“在广西走了一段路又向湖南和贵州黎平,再转黄平过乌江。过了黄平到江界河,到了瓮安猴场。”例二,杨成武在《强渡乌江》一文中写到:“经过半天的急行军,我们到达了乌江南边一百多里的猴场。”等等。

2010年草塘镇正式更名为猴场镇。

一千多年历史的瓮安县猴场镇,是贵州历史商业重镇,为黔中明珠、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猴场自古商贸发达、物产丰富。


猴场草塘部落历史可上溯殷周,自汉以后为收编统治,几千年来各族文化融合共生。近代是红军长征重要一站,此外还有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

近年瓮安结合猴场的历史文化印记,挖掘优秀商贾文化、土司文化、龙狮文化、人文文化及红色文化,恢复实木双面大戏楼、内阁中书第、黔山第一进士楼、土司衙门、湖广会馆等古建筑。修建修缮了猴场会议陈列馆、牂牁门、建安门、猴场会议会址、主席行居等历史文物。打造以猴场集镇为重点、猴场红色文化新村为中心的复古“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黔南州太极宫外观宏伟庄严,琉璃瓦、红门交相呼应,格调古色古香,庄重之感油然而生。殿脊装饰有仙人神兽,造型生动逼真。


殿角瓦兽蹲立为驱邪祈福的镇宅之宝,其“守福地”的寓意平安吉祥。殿基为花岗岩砌筑的石台,四周为石雕栏杆,庄严凝重。

一条中线贯穿山门、朝拜殿、大殿,整个太极宫建有龙虎殿、朝拜殿、太极殿3大殿以及道院4座,御碑亭4座,配房10座,钟楼、鼓楼、大殿、父母殿、三清阁等一应俱全。

中午品尝贵州黔南州瓮安县特色菜,大家感受下腊猪脚,糖扣,盐扣,炒牛肉干,肉片笋子,面辣子,农家三宝,黄粑,肉沫豆花,苦笋,脆哨,蕨菜,冲菜。




都匀市西山大桥建于1966年,是剑江河沿河两岸西山公园与城市中心区最为便捷的桥梁,外观古朴典雅,为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风雨桥,也是“西山风雨桥”,为都匀城一道亮丽风景。


西山大桥外部刷仿木漆,廊柱、栏杆等装饰均采用黄红色搭配,瓦面灰色小青瓦,屋脊白色防水涂料,色彩古朴美观。


都匀石板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长约200米,路面以10001块青石铺砌而成,街两头各配一对石狮,南面街口建有古式门。


街两旁是一派明清古典风格的房屋,青瓦、红墙、雕花门窗,满街一片红色古建筑集群,古朴典雅,我在国内走过很多地方,除了云南建水有几处古门楼特别辉煌气势,其他地方似乎还没有见过类似的。


这条街是明清时期贵州通往广西必经古驿道。公元1638年,中国伟大探险家、旅行家徐霞客到都匀游览,即由此路段进城。


1992年,石板街经维修改造,房屋随着街道蜿蜒上升,整条街道古朴典雅,金碧辉煌,是贵州省南大门都匀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石板街上常举行布依族婚礼,芦笙铜鼓表演及对歌等民族民俗活动。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多批海外旅游团和韩国电视台,前来观光采风,石板街已闻名中外。都匀石板街古色古香,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包含了江南汉族建筑的风韵。

今天是贵州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首届枇杷节,热闹呀哈哈哈!


这里的枇杷大小均匀,皮厚易剥,果肉橙红色,甜多酸少,有香气,味甜无渣,非常好吃,而且可以一直收获到每年八月份。


贵州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

黔东南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有本族语言和传统文字。

水族自称“睢(suǐ)”,水族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等说法。


水书是夏商文化孑遗。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重要习俗。这里是今天的普安镇鱼鳅寨,首届枇杷节举行,场面隆重欢乐。


这里是风景优美、古迹众多的水族村寨水浦,也是邓恩铭故里。

这里90%人口是水族、瑶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各族人都十分注重保护天然林木,酷爱植树造林,乡规民约对破坏森林特别是名木古树的人进行严厉处罚。所以整个水浦村寨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目光所至,郁郁苍苍。

景区内有恩铭祖居地、邓家药堂、“石棺墓群”等景点,是水族古建筑、人文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民族村落。水浦在历史上曾为朝廷重要治所,唐朝在水浦设立羁縻州莪州,在清代是荔波当时十六里之一“莪蒲里”,相当今天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划。近年荔波大力打造红色文化景区和历史文化景区,修建了红色文化展览馆、民宿建筑、水体景观等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设施,成为体验红色文化、休闲养生、民族风情的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