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收紧快递业防疫要求,新冠防疫的重点还是应为“人传人”
文/凌馨 信娜
编/王小
图/ 北京一家医院的核酸检测窗口排长队 摄/王小
自2021年10月起暴发的这一轮本土新冠疫情已出现回落之势,近两日新增感染者总数维持在50例以下。
不过,对新冠病毒“物传人”的担忧再起。北京市海淀区一居民购自内蒙古的物品,外包装被检测出阳性结果。
尽管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通报,对密接者和其它环境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然而,由于这一轮大连当地冷链相关行业已经是第三次出现聚集性病例,最初通报的感染者多为在一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工作的人员。因而对新冠病毒“物传人”的担忧,致使部分“双十一”网上购物收取件受到影响。
就在11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专门针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发布了健康防护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11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在收快递时做好适度防护,表面包装要求不带入室内或进行消毒,处理完快递后做好手卫生。
“无需过度紧张。”多位专家在接受《财经·大健康》采访时都表示,虽有不少快递及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核酸阳性的案例,但新冠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就会逐渐死亡,此前也鲜有在物品上检出活病毒的个案,而死病毒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一个普通人因为收了一个快递而受到病毒感染的概率,比在大街上被车撞死的几率要低很多。”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说。
北京、内蒙古、河北等地追查快递,兰州要求快递不进小区
北京发现快递物品包装核酸阳性,是在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通知后检出的。这份快递外包装已被丢弃,但北京海淀区疾控中心检测发现,其内包装无纺布袋检测结果为阳性。
内蒙古自治区10月16日通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患者1例,成为本轮本土疫情暴发的起点。
锡林郭勒盟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财经·大健康》证实,进出该盟区的所有快递都会消毒并检测病毒。如果发现快递包装上有病毒,会通知到该批次包裹收件人。
11月15日,发现阳性快递的北京居民所在楼栋临时封闭,所涉四人被集中隔离,首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图/pixabay
据《新京报》报道,核酸检测阳性所涉物品为购自锡林郭勒的羊毛衫。此前,锡林郭勒曾通报,有锡林浩特市居民购买的服装、靴子分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中国新闻网称,两件服装购自同一商店,该店自10月6日起从蒙古国购置了四批次货物,于11月7日主动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并接受检测。
锡林郭勒盟下属另一城市二连浩特也曾于11月4日通报,在对当地五位市民收到的蒙古国代购商品进行检测后,发现部分结果呈阳性。要求自9月15日以来收到的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邮购商品,“不要拆封、触碰”,立即上报。
除了锡林郭勒,在这一轮本土疫情中,由河北石家庄发出的一批邮件也被要求严密排查,起因为晋州一商贸公司三名工人核酸检测阳性。仅陕西榆林一地,需排查包裹就有130件。
截至发稿,除了北京,辽宁阜新也报告了快递运抵本地后被检出核酸阳性的情况。黑龙江黑河市则有源自俄罗斯的库存食品外包装检测结果呈阳性。
正逢“双十一”后网络购物配送高峰,重庆、扬州等地发出紧急通知,收紧快递业防疫要求。兰州则要求来自境外和境内中高风险地区的邮件分区存放,严格消毒,且快递“一律不得进入小区”,而是消杀后实行无接触领取。
“物传人”可能性小于万分之一
快递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就这一问题,《财经·大健康》采访了多位病毒学和新冠防疫、救治专家。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快递传播新冠病毒的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在收运快递的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在收快递的时候,快递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还存活;第三,在接收快递时,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即使物品表面仍有新冠病毒存活,也要病毒浓度足够高,且接触后没能及时做手部清洁,才有可能被感染。“摸了货品后又揉鼻子,或是不洗手,新冠病毒接触到黏膜,把所有环节突破以后,才可能引起感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说。
2021年4月,美国疾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称,与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相比,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较低,“一般小于万分之一”。
图/pixabay
一位中国疾控系统内部人士曾检测过许多快递包装,判断其上是否有病毒。他说,大多为假阳性的情况,也就是根本没有病毒,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测序证实。
现在的核酸快速检测法,是检测样本中有无新冠病毒核酸中的某个片段。一旦检出,就会显示为阳性结果,不能排除其他病毒相似片段导致假阳性的可能。此外,这种方法也无法判断病毒是死是活。
病毒要感染人,不能仅是基因片段,是要有完整的病毒颗粒,且具有活性。“如果只看到病毒的基因片段,就相当于看到了病毒的尸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在接受《财经·大健康》采访时解释。
2020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时,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分离到活病毒。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表高福等人的研究文章称,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有五个外包裝上检出的病毒毒株,与被感染工人体内的毒株,拥有一个共同的独特核苷酸突变。
上述研究还回溯了码头工人与国际货轮工作人员的接触史,认为二者没有直接接触,也没有找到后者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证据。但被污染的货物在上一轮运输环节中是否接触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该研究团队暂未掌握,因而未能明确建立完整的传播链。
对此,金冬雁表示,“没有人否定‘物传人’的可能性,但它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里是非常非常次要的。青岛检出活病毒,也是我看到的唯一关于(物品上检出)活病毒的报道。”
“不要纠结这个问题。”张洪涛认为,疾控人员会在防疫工作中不断尝试对物品表面样本进行活病毒的分离、培养和检测,既然没有报告更多案例,说明这种情况确实少见。
快递传播病毒风险低于冷链
普通快递在运输中会经历很多环节,伴随这个过程,新冠病毒活性在递减。
“快递的风险比冷链更低。”金冬雁分析,新冠病毒通过人的飞沫传播,在掉落到物品表面后,活性会持续衰减,冷链中能检出活病毒,或因其减慢了病毒的死亡。
至于大连、青岛等地数次出现冷链工作人员聚集病例,比较可能的情况是,一名工作人员在接触物品时被感染,这位感染者将病毒传播给了身边的同事、亲友。
“这是典型的‘人传人’。” 金冬雁对《财经·大健康》分析,怀疑新冠“物传人”只能是推测性的结论。他进一步分析,物件检出新冠阳性,也有可能是人污染了物件。
图/pixabay
香港一研究团队检测了室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其在医用外科口罩外层的存活时间最长,为七天以上,硬纸板和铜表面存活时间为四小时。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的《柳叶刀—微生物》期刊。
而新加坡和爱尔兰一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冷链环境下新冠病毒可存活至少21天。这两项研究对比看,常温环境病毒生存时间更短。
美国疾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称,在常温下,被污染后的多孔表面,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就无法测出活病毒。即使是不锈钢、塑料、玻璃这样的无孔表面,附着病毒的传染性也会在72 小時內降低 99%。
防快递传播,戴口罩、勤洗手
尽管接收常规快递的被感染风险很低,国家疾控中心还是出台了针对快递业的防疫指南,可进一步降低“物传人”风险。
按该指南要求,外卖和快递从业人员每四到六小时换一次口罩和手套,提倡外卖配送箱消毒,尤其是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在配送中,提倡非接触式收发。
一位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大健康》表示,目前每天会对快件、设备及所涉车辆和场地进行两次消杀,员工和访客则要测温登记并戴口罩。韵达工作人员称,会按照所在地疫情风险等级,调整场所的通风、消毒等措施。
图/pixabay
“一般物品表面的病毒量不会很高,即使人受到感染也会是非常轻微的,可能就是轻症无症状的情况。”金冬雁说。2021年年初曾查出一批进口樱桃核酸阳性,但没有看到有人吃了这个东西被感染,货物流传到的省份也没有发现本土疫情。
防范的重点措施仍然是戴口罩和手消,防护、消毒。张流波建议,收快递时做好适度防护,戴口罩、手套,人员保持一米距离等。“快递的表面包装要求不带入室内,确要带入时可以采用消毒湿巾六面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消毒”。
专家们提醒,新冠防疫的重点仍为“人传人”。如果出现一名新冠病毒载量较高的“超级传播者”,和他在密闭空间接触,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感染。因此,还要继续普及疫苗接种,坚持佩戴口罩,并做好手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