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琪
2016年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鸟类学硕士研究期间,运营了一个个人的微信公众号——推鸟,目的是分享鸟类学研究进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个领域,这也成为后来我接到《鸟类的天赋》一书翻译邀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国内鸟类研究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刘阳是将这本书引入到国内的推手。也是在2016年,The Genius of Birds这本书刚刚在美国出版上市,作者珍妮弗·阿克曼当年8月在北美鸟类学大会上作了关于书籍内容的分享报告,恰好刘阳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了解到书籍的内容后,刘阳意识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鸟类科普书籍。他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这本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获评《华尔街日报》2016年度十大非虚构类好书、《科学星期五》2016年最佳科学图书、《观察家》2016年度好书、《星期日泰晤士报》2016年度自然图书。
回国后,刘阳联系得知译林出版社将版权引入到国内,他开始帮助出版社寻找译者。
因为在学术上有交流往来,我和刘阳老师多年前在学术会议上认识了。我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翻译一些论文或者短篇的研究学术报道。恰好他是推鸟的忠实读者。于是他推荐出版社的编辑让我试译了一个样章。很幸运,我通过了出版社的样章试译,这对于之前没有任何书籍翻译经验的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那时我的先生沈汉忠正在攻读英语笔译专业的研究生,在书籍翻译方面比我更有经验,而我在鸟类学方面又比他更具有专业性,如果我们合作翻译这本书,会使这本书的翻译兼具译文上和专业上的优势。于是我提出由两人合译,最终出版社同意了这一方案。
在此期间,2017年2月我去香港参加观鸟比赛,准备离开香港的当天,在机场书店无意间看到了台湾出版的《鸟类的天赋》译本(看来台湾引进出版的速度更快些),这个译本为我们后续的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职业作家珍妮弗·阿克曼从事科学、自然和人体生物学方面的写作达30年之久,其作品被盛赞是“以扎实的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她为《科学美国人》《美国国家地理》《纽约时报》撰稿,屡次获得自然写作类奖项。
其实看到这个书名,也许人们第一反应就是鸟类有天赋吗?作者珍妮弗·阿克曼也是带着同样的问题走进了鸟类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鸟类天赋的故事。阿克曼的天赋和扎实的科学探索,让《鸟类的天赋》成为一部从学术性到可读性都值得称道的佳作。
作为一位曾经的鸟类学研究生、现在的鸟类科普工作者,这本书的内容让我颇有收获。
首先,这本书里的绝大多数研究体现了近20年中相关领域的重要进展,展示了鸟类行为学研究的一些经典研究对象及对应的科学工作。
《鸟类的天赋》,[美]珍妮弗·阿克曼著,沈汉忠、李思琪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定价:78元
例如对鸟类大脑结构的重新修订、对鸟类鸣唱机制的研究、群体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鸟类天赋的机理等。这也使得作者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系统性地从鸟类的认知、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行为、审美、适应新环境、时间空间记忆等多维度介绍鸟类的天赋。
其次,作者的文笔兼具艺术性和故事性,让枯燥的研究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翻译这本书加上校对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翻译的过程也是深度阅读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书中每一个关于鸟类天赋的故事。
这些故事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我们从小就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书中就讲到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新喀鸦会往容器里投石饮水,会利用树叶和树枝做工具、搜索藏在树木和泥土里的大肉虫(昆虫幼虫)等。
全书共分8章,从工具制造、沟通、鸣唱、审美、时空感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展示了鸟类的智力奇迹。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查阅了文章中提到的诸多研究文献,但读这本书比读学术论文可有趣多了,最关键的是,作者把研究的故事描述得绘声绘色。这是因为作者自己在这本书的写作上下足了功夫。她不仅亲自去拜访这些研究学者,而且还参与到一些研究中,因此在书里,大家看到的不是难懂的研究数据,而是那些被作者深入理解后讲述出来的研究方法、过程和实验结果。
这样的创作风格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原本枯燥的知识,或许还会改变一些读者对鸟类的固有认知,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相信很多人会边看边感叹,原来鸟类这么小的脑瓜竟然能做出如此多的惊人举动,真是不可思议。它们能像灵长类动物一样使用工具甚至改造工具,能够解开复杂的实验道具获取到里面的食物,能够记住成千上万个藏着食物的位置,还能听懂音乐的节奏并随着乐曲摇摆,等等,鸟类的天赋真是让我们难以想象。
关于鸟类智力、方向感、记忆力、审美、乐感等具有天赋的能力,毋庸置疑,随着科学家不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会有更多鸟类的神奇之处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