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一时之间,西方媒体纷纷抹黑中国,然而在此时有一个“老外”却主动站了出来。
不但主动为中国捐款,还发声:“我呼吁海外华人、华侨积极行动起来,向中国同胞奉献爱心,各尽所能,支援、配合祖籍国抗击疫情。”
1月30日,他为广东省捐赠了10万只口罩、10万副手套以及体温计、洗手液,之后又多次追加物资支持。
然而这位看似与中国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对外却一直声称自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中国人”。
1、来自中国的父母,远在天边的家乡
1947年,熊德龙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他出生之后不久,便遭到了生父母的遗弃,流落于当地的一家孤儿院中。
其身上带有着荷兰和印尼两国血统,至于生父母究竟为何人,距今已不可考。
不过幸运的是,在熊德龙两岁的时候,来自中国梅州的一对夫妇熊如淡、黄凤娇收养了他。
熊如淡夫妇并不富裕,他们之所以来到印度尼西亚,只不过是为了在当地谋一份生计而已。
夫妻两人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面点店,每天一大清早便会做好成筐的面包和烧麦,挨家挨户地进行销售。虽然忙碌,但也算是衣食无忧。
熊氏夫妇二人为人善良,两人结婚多年一直无儿无女,除了熊德龙以外,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收养了三个女孩。
对于捡来的四个儿女,他们一直以自己最大的能力进行抚养,在他们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关爱。
熊德龙从小就接受了一整套的中式教育,甚至在多年以后都可以熟背《增广贤文》。
那正是母亲黄凤娇在一个个宁静的夜晚中,一字一句教给他的。
14岁时,熊德龙就读于印尼华人社区的一家学校。就学期间,他曾因长相不同而受到同学的嘲笑。
熊德龙对此十分沮丧,回家便将事情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黄凤娇。
没想到平日里温柔善良的母亲却一反常态,十分生气,当即就告诉他,是自己怀胎九月将他生下来的。
后来还拉着他去找同学的家长,直到同学道歉为止。
多年以后,每当熊德龙回想起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都会眼含热泪。
1963年,熊氏夫妇所经营的面点店生意上受挫,此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熊德龙至今都记得,在一个下午,母亲黄凤娇带着他前往了当铺,将自己唯一的首饰 “一只手镯”当掉,并把钱寄回了梅州老家,以供老人过年。
熊德龙不解,向母亲询问:“为何自家生活已经如此拮据,还要将钱寄回梅州呢?”
黄凤娇轻轻一笑:“远在千里之外的梅州不只是一个地名,无论未来自身如何,走到何地,都不要忘了,那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母亲的一席话,在熊德龙心中生了根,从此以后,他就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家乡产生了深深的执念,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亲自回到家乡看一看。
由于家境贫困,无法继续供熊德龙上学,年仅16岁的他便步入社会,早早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凭借着聪明能干,熊德龙很快便找到了一份在海绵厂帮工的工作。
这次工作带给了熊德龙很深的触动,他每天眼看着原材料推入车间,经过加工以后以翻倍的价钱出售,一张张美元以惊人的速度填满了老板的荷包……
此时的熊德龙明白,如果自己想要出人头地,那么就不能局限于眼前,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从那天开始,熊德龙每天更加努力地工作,工作之余还不忘观察工厂的生产流程。
从记账到分配工作,从购进原料到寻找买主,熊德龙很快就熟悉了整个流程,将整个工厂全部吃透。
两年后,熊德龙攒下了一些积蓄,便辞职开设了自己的海绵厂。
熊德龙的厂房很小,只有一百平,不过在他的悉心经营之下,生意很快就开了张,做得有声有色。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日,熊德龙正在家中熟睡突然接到了电话,自己的海绵厂着火了!
熊德龙连鞋子都顾不上穿,立马乘坐着一辆摩托车前往了工厂,可他还是来晚了一步,此时的整个厂房已经焚烧殆尽。
熊德龙和闻讯赶来的父母抱在了一起,在被烟雾熏得黝黑的厂房里失声痛哭。
这起事件对熊德龙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熊如淡夫妇为了帮助儿子重振信心,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卖掉自己家的房子和店铺筹款,供熊德龙继续做生意。
夫妻俩跑遍了当地所有的亲戚为熊德龙借钱,最终在几周后,筹得了十八万元。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熊德龙又开设了新的厂房,一家人居住在厂房一角,开始了新的生活。
新厂房发展得很顺利,熊德龙仅是接了几单大生意,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成长为商场老手,而此时的熊德龙才二十多岁。
这份事业可以说是奠定了熊德龙商业帝国的第一块砖石,之后的熊德龙先后又投资了餐饮行业,金融、房地产等领域。
最后还将熊氏集团开到了美国,其麾下企业遍布加拿大、中国、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成长为了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而熊德龙也收获了海量的财富,其名下拥有美国大新银行、好莱坞大都会酒店、熊氏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叶烟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玺洋行等几十家著名企业。
2、“游子归乡”,为国奉献
1978年,事业有成的熊德龙,第一次回到了自己那个从未去过的“家乡”梅州。
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这段旅程,熊德龙的心里总是十分激动。
“当踏上梅州的第一刻,熟悉的乡音传入耳中,瞬间就感觉自己找到了此生的归宿。”
回到梅州后,他第一时间赶到了自家祖宅,看望仍然在世的姥姥。
此时的熊德龙姥姥已经九十多岁,双目失明,对待自己这个大孙子更是素未谋面。
然而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当她一摸到熊德龙的脸庞,立马就笑了出来:我的大孙子回来了!
从那一刻开始,熊德龙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念头:
“我的姥姥认我这个大孙子了,那么这就是我的家,我一定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三十多年来,他无数次回国回乡,为中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梅州,熊德龙先后投建了当地的六座大桥,对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熊德龙的举措,为改革开放以后梅州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财政并不富裕的年代,熊德龙还主动募集资金,为中国先后输送了三千多名干部出国参观培训。
从国外金融经济培训,再到参观美国高速公路控制中心,其为祖国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如果问熊德龙究竟为祖国捐献多少钱,恐怕谁也说不清。
在嘉应大学创办期间,他不仅自己认捐巨资,而且动用自己的人脉,动员海外华侨团体一起筹集出了一笔巨额的建校资金。
此后二十多年来,单单是在国内教育领域,他便先后拨出了数亿元巨资。
除此之外,关于在祖国商业上的投资,他也没有落下。
熊德龙经常奔波于中国的西南省份,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经验,为其发展进行规划,并且主动投资。
在他的帮助之下,整个贵州拥有了第一家外资企业。
多年以后,曾经有人问他,这些年在中国投资了那么多,究竟赚到了多少钱?
熊德龙却严肃地说:“我之所以到中国投资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为的只是实践自己对于父母的诺言,同时让那些贫困地区富起来,让中国走向世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先后被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八个省级政府单位聘请为经济顾问,并且还获得过20多个城市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
2020年,熊德龙先生再捐赠500万元设立奖教金,用于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为了使这一成果能够持续,还表示每年将拿出100万元奖励梅州当地的优秀教师。
在他的帮助下,梅州市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创办报刊,为国发声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熊德龙还主动进军了海外的媒体行业。1993年,熊德龙收购了李亚频夫妇在美国加州创办的《国际日报》。
当时的《国际日报》由于拒绝发表反华言论,受到了中国侨民的广泛欢迎。
1985年9月17日,《国际日报》创办人李亚频在访问台湾期间,被国民党治下的台湾政府监禁,罪名是为中国共产党做宣传,该报主张“三通”,经常发表亲共言论。
国民党如此“明目张胆”的所作所为,甚至一度震惊了美国国会。
18日美国国务院要求台湾当局立即释放李亚频,2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要求台湾释放李亚频。
最终,在国际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只得在当月26日,将李亚频释放。
后来在1993年,李亚频夫妇决定不再经营该报,便与一位他们信赖的老友熊德龙进行了联系,约定由熊德龙对该报进行收购,代之经营。
熊德龙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1995年10月1日国庆节,熊德龙亲自组织美国南加州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冯树森夫妇、阿市市长、市议员等许多美国朋友,在美国洛杉矶阿罕布拉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庆祝中国国庆节的仪式,当那面五星红旗的徐徐升起,在场所有人肃然起敬,他们高唱国歌,为祖国庆生。
熊德龙此举在美国影响巨大,无数的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高涨,纷纷响应。
2001年,他斥巨资创办了《国际日报》印尼版,将该报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大洋彼端。
除此之外,他还主动与印尼主流媒体《爪哇邮报》集团合作,同时开办《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美洲版、东南亚版,与该报组合在世界各地发行。
现《国际日报》已发展为旗下拥有12报2刊的报业集团。
目前,该报业集团已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建设成就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不但增加了读者所能获得的信息量,更使得读者及时了解到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新闻,扩大了中国报纸在国际上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发起“臭名昭著”的南海仲裁案公布裁决结果以后,熊德龙也利用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发表署名文章《颠倒黑白的“裁决”破坏世界和平的祸心》,坚决支持中国维护自身主权。
或许,熊德龙的故事,大概也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读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