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殖民帝国瓦解,美苏反对,欧洲为何能够重现繁荣?

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帝国,却还没有找到新的角色。

——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1962年

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统治着大洋之外几十倍于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傲视全球。但这样的盛景在二战后戛然而止。通常认为,二战后欧洲殖民帝国的瓦解是一个无奈和衰落的过程。诚然,这种观点有其道理:战后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帝国也曾为维持帝国余辉而苦苦挣扎。但是,如果单纯的以衰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的话,同样无法解释欧洲重现繁荣的原因,也会忽略欧洲国家以其特有的方式重塑大国格局的现实。本文即是以此入手,为读者梳理和分析欧洲殖民帝国在瓦解的过程中,实现涅槃并最终影响美苏对抗的内在逻辑。

首先,我们从宏观上概述欧洲殖民帝国瓦解的过程。与通常认为的不同,欧洲殖民帝国的瓦解早在一战结束后就已经开始了。一战后期,世界上出现了两种反对欧洲殖民帝国的声音——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和美国的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布尔什维克不用多说,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表面上看,威尔逊“十四点”中提到的“民族自决”原则只是针对战败国。按照威尔逊总统的构想,如果欧洲国家按照各自的民族实现自治的话,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战争。这种想法是否切实可行暂且不提,单单这个原则本身就是漏洞百出。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来执行的话,完全有理由打造一个更加庞大的日耳曼德国。更关键的是,战败国和殖民地中要求独立的呼声同样可以拿“民族自决”原则来要求英法等国。这就为二战和后来殖民帝国的瓦解埋下了祸根。

殖民帝国的维持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帝国威望和认同同样必不可少。在二战中,日本占领了英法荷在亚洲的殖民地,特别是新加坡的沦陷令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威望一落千丈。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皇俄国的事例已经动摇了欧洲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更是令欧洲殖民帝国赖以维持的心理支撑彻底破碎。从这种意义上说,二战不是殖民帝国瓦解的开始,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日俄战争动摇了欧洲不可战胜的神话

细品欧洲殖民帝国的瓦解可以发现,这个过程是漫长和多变的。但其中有一个事件对后续冷战的发展影响深远——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说来讽刺的是,埃及在名义上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埃及的重视来源于其位于连通中东和印度与英国本土这一重要地理位置,特别是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其战略重要性更是急剧上升。1882年英军首次进入开罗;一战后,埃及成为英帝国的受保护国;1923年埃及独立;1952年开罗军政府推翻法老统治。此后不久纳赛尔上台执政并要求英军撤出埃及。1954年英国与埃及达成谅解,英军同意撤出但是一旦英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受损,英国可以重新在埃及“活动”。

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一位政治高手。他一方面利用苏伊士运河这一战略资产迫使英国屈服,同时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1955年的万隆会议)还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捷克斯洛伐克开展武器贸易。同时拉住三条线。这就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随后美国取消了对修建阿斯旺大坝的资助,纳赛尔也不甘示弱的将阿斯旺大坝收归国有,并从苏联那里寻求帮助。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埃及问题推翻纳赛尔政权。英法两国与以色列密谋进攻埃及。“苏伊士危机”就此爆发。

阿拉伯雄狮纳赛尔

“苏伊士危机”的爆发令美国非常震惊,艾森豪威尔总统对此大为光火。很多人不理解美国为什么没有在危机中支持自己的盟国。这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欧洲铁幕的落下,美苏双方在欧洲形成了僵持局面和明确的势力范围。双方开始将目光投向欧洲之外。长远来看,从朝鲜战争开始、几次中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都是这一思路的体现。为了拉拢后来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国家,美苏双方都打出了反殖民主义的旗帜。因此,在战略层面上,美国不得不与英法的行为拉开距离。从战术层面上说,首先英法军事干涉埃及的行动事先属于严格保密(不过苏联间谍在事前已经探听到了消息),这件事自然令美国十分愤怒。更重要的是,英法对军事干涉的时机选择得非常不好。1956年既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又赶上了苏联军队镇压匈牙利革命的时点。导致美国无法及时有效做出应对。这次不合时宜的军事干涉掩盖了国际社会本该有的对苏联镇压匈牙利起义的关注。(实际上赫鲁晓夫也是有意选择这样的时机出兵匈牙利)

“苏伊士危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英法两国军事干涉埃及的失败宣告了英法殖民帝国的瓦解;以色列认识到美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从此开始投向美国的怀抱;纳赛尔由于成功的抵抗了英法的入侵,其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急剧上升,俨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苏联同样获益良多,不仅利用有利时机成功的镇压了匈牙利起义,通过对埃及的声援成功的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了中东,并获得了阿拉伯国家的信任。

苏联坦克镇压匈牙利起义

但是,在所有这些影响中,对冷战格局的走向意义最深远的当属英法两国外交战略的转变。“苏伊士危机”结束后,英国相对和平的放弃了其海外殖民帝国,从此开始追求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法国则截然不同。“苏伊士危机”严重破坏了美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戴高乐上台之后,法国决心摆脱掉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树立自己在欧洲的领导地位。1957年3月25日《罗马条约》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法国也决心发展自身的核力量,并希望以法国的核保护伞替代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意义。从政治角度来说,法国大力支持欧洲联合的根本目的就是树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以对抗美国的影响力。由于担心英国与美国的关系过于密切,戴高乐总统始终反对英国加入进来。为此,法国选择与西德和解,将西德拉入自己的政治轨道。这里就必须阐述一下德国问题。德国的统一与分裂始终是冷战中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美国和苏联都不能容忍一个统一的德国脱离自己的阵营。这样一来就提高了东西两个德国在自身阵营中的地位。他们可以以美国和苏联的担忧为价码,不断提出自己的要求,典型代表就是东德领袖乌布里希在修建柏林墙这一问题上对苏联的态度。西德总理阿登纳同样深谙此道。加入由反对美英的戴高乐法国牵头成立的欧洲联盟更可以提高自身在西方阵营中的地位。但是,阿登纳及其继任者同样明白,德国的安全和复兴离不开西方同盟,这个同盟必须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单靠法国或者由此导致西方同盟的分裂只会得不偿失。因此,虽然阿登纳欣然接受法国的邀请,但是西德从来没有真的要疏远美国。随后不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柏林墙的修建和肯尼迪总统对西柏林的访问,反而极大的提升了德国与美国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国不论从经济实力、人口体量还是与中东欧国家的联系上来说,都要强于法国。因此,一个没有英美参加的欧洲大陆联盟从长远来看只会提高德国的地位。

戴高乐毫不掩饰他对英美两国的怨恨

综上所述,失去了殖民帝国的欧洲开始寻求新的方向,除英国外,法国、荷兰等国将目光投向了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欧洲。而英国最终成为了连通美国和欧洲的通道,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美国的对欧政策。不论欧洲的联合是否实现了戴高乐的预想,欧洲迎来了60年代长达十年的繁荣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