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摆放在码头,停靠在码头泊位上的货轮在等待大型桥吊装载货物。稍远处,几艘载满货物的货轮拉响汽笛,缓缓离港。
这里是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而钦州港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建设助推“一带”和“一路”的有机衔接中,钦州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钦州保税港区陆海多式联运体系初具规模,物流天下的红利不断释放。
一艘海轮停泊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装运货物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通道通 一气呵成集疏运
在钦州港码头管着岸边桥吊操作的机械副队长曾绍猛,来钦州保税港工作已有10年。眼看着小码头延伸到一望无际的海那边,岸边桥吊从2台变成8台,每班出勤工人从10多人变成上百人,跟随钦州保税港区一同成长的曾绍猛,如今也越来越忙。
从2017年起,钦州保税港区积极服务并推进铁海联运班列开通,大力推进国际集装箱“天天班”航线加密。如今,“渝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行;“陇桂”“蓉桂”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行;冷冻集装箱上行(钦州—重庆)列车试运行;国际集装箱增加航线8条;钦州保税港区—香港“天天班”开行;钦州保税港区—印度/中东远洋航线开通;钦州保税港区—新加坡“天天班”公共航线启动。
在岸边作业的曾绍猛身后,是广西最年轻的铁路货运车站——钦州港东站。这里没有站台,只有3条铁轨,一边是站务用的平房,另一边是集装箱搭起的“集装箱铁海联运办理中心”。
此处的集装箱办理站一期扩容工程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是陆海新通道的破瓶颈项目之一。以“完善集疏运体系”为目标,钦州保税港区正着力打通大通道全线,加强港口后方铁路站场和相关铁路支线、专用线建设,其中包括钦州港东航道工程。这将提高“海铁”“海公”“海空”等多式联运的便利性、高效性,真正打通铁海联运“最后1公里”。
“东航道工程主要建设两条由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直抵钦州保税港区码头的铁路专用线,预计2019年6月完工。届时我们现有的集装箱办理站负责铁路集团的拆拼箱业务,拆拼完后货物通过东航道进入港口,只有800米距离。而不需要拆拼箱的整货,经铁路直达港口就完成了一次通航,不必再用汽车转运。”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雄昌向本刊记者解释道。
但在目前海铁联运还需要靠汽车转运接驳的情况下,货运汽车的通关效率依旧关系到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的畅达。
“经过2018年的建设,如今钦州保税港区内两处出口的卡口与港区码头实现了无人通行货物报关。”
王雄昌介绍道,卡口安装了快速统计系统,货运汽车司机在出卡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完成人脸、二维码、车辆、箱号、重量等五项信息的识别,经系统比对成功即可放行。
“这个二维码是货物在完成前期报关后生成发送到司机本人手机上的,而报关只需在中国电子口岸官网上完成。”王雄昌说,下一步待东航道建成,港口后方铁路场站与保税港区同样能实现通关信息共享,从软件上保障通道畅达。
物流兴 港口功能转拓改
钦州港东站内,一块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陆海新通道上所有列车的在途、发货信息,相关动态一目了然。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站站长黄光辉见证了陆海新通道开通一年来班列逐步加密的进程。
据统计,自2017年9月28日陆海新通道开通以来,截至2018年10月22日,共开出上行班列248列、下行班列433列,覆盖云贵川渝各省市,其中,重庆和成都的班列居多。这与2015年设站之初,黄光辉眼中“一块荒地,两边都是海水,一年也开不出几列车,只留两个人值班”的境况有了天壤之别。
通江达海载货去,南北畅行迎客来。
“当前我们也在推进跟沿线城市的合作,以促成沿线货物的联动,并通过保税模式进出口。”
王雄昌说,通道本身就有“带货”的义务,通道口岸是货物出入境的第一口岸。钦州保税港区作为中国西部通道的门户港,实际上早已成为了一个综合港,并逐步实现转口功能。
随着汽车、红酒、肉类、水果进口,以及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特色业务的加快发展,在钦州港,一系列面向东盟、服务中国西南开放合作的“钦州平台”已经形成:来自东盟国家的各类矿砂、煤炭、木浆、棕榈油、天然橡胶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钦州港,钦州的纺织服装、机电设备、成品油、液化气、皮革制品等货物,则通过边境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等形式出口东南亚市场。
“如今,中国西部物流品种增加,需要我们对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而随着功能拓展和货量增大,钦州保税港也需要有更强的服务能力。”王雄昌表示,在通道铁海联运降费提速方面,2018年钦州保税港区港口码头收费同比综合下降近40%,随之而来的是货运“五定”班列加密,全年共开行了1100列。其中重庆班列从一周一班变成“天天班”,成都班列也逐步增至一天两班。“目前,我们主要是在港口行政收费和港口装卸方面进行降费,其他环节的降费也还有比较大的调整空间。”王雄昌说。
产业聚 远洋航线正蓄势
截至2018年末,钦州保税港区已累计投入190多亿元,建成11个码头泊位,形成了航运物流、大宗商品贸易、整车进口、酒类进口、国际商品直销等特色产业。当铁海联运兴旺了钦州港的物流,这些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集聚效应。
回想钦州保税港区从陆海新通道开通前的“招商难”,到如今港区已落户410多家中外企业,令王雄昌印象深刻的是“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更加高效”。在2018年,港区曾经只用3个月就签约了一单百亿级项目投资。据他透露,2019年钦州还将启动打造5个百亿级项目,包含化工、电子等行业,另有9个百亿级项目在跟进洽谈。
与此同时,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的日益完善,提升了钦州港迈向国际大港口行列的底气,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我们已经在为远洋航线做准备,预计在2020年完成钦州保税港区20万吨级码头的建设,以服务远洋航线,并计划增加8~10条航线,基本实现主要港口全覆盖。”
王雄昌认为,从现状进展看,2018年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200万标箱,2020年有望突破400万标箱。相信能容纳更多货物的钦州保税港区,也将承载更宏大的发展梦想。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文:林芊芊
值班校对:雷艺翎
审定: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