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人的早餐,常常是从一碗粉面开始……
汤 面
说起面,
让遵义市绥阳人引以为豪的
莫过于久负盛名的“银丝空心面”。
初春,万物生发。对于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村民张勇飞和叶先丽夫妇来说,一年四季,似乎只有天晴下雨的分别。这天,夫妻俩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后便开始配料、揉面、搓面……这些延续了多年,程序不变、手法不变、做法不变的“工作”,在他们看来,早已像空气般填满了一朝一夕。
“我们做空心面已经十来年了,一个月能挣1万多块钱左右吧。因为做这个面,工序复杂,必须手工,而且相对枯燥,前几年,我曾经外出务工,但是出去几个月我就回来了。一个是做空心面收入比打工强得多,而且在家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舍不得这份手艺活。”张勇飞一边说着,一边娴熟的将手中的面快速的拉开、盘起。
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时代,越来越少有人愿意长期去从事纯手工的事业,但在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像张勇飞夫妇一样,坚持空心面的传统手工制作。他们默守着孤独,用精细、繁复的做工守护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这样的“匠人精神”让无数食客心生敬畏,也使得绥阳空心面声名远扬。
2015年,遵义市绥阳县空心面还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持手工制作既是“传统”,也是为了保持面条柔滑细软的口感。在雅泉村,当地人制作“空心面”已有数百年历史。作为制作“空心面”的专业村,这里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深知这72道工序的重要性,从和面、揉面、搓面,到盘面、抻面、晾面等等,时间一定要控制在12个小时之内。在这过程中,盐的用量尤其关键,只有拥有多年经验的师傅才能熟知其中秘诀。
有了这份“传承”,在雅泉村,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外出,而是留在家乡跟着老人继续“坚守”。今年37岁的张永飞是“张氏空心面”年轻一代的负责人,经营空心面企业已经10余年,对于发展这份事业,他表示,一开始源自父亲张发喜,“小的时候就看到我爸每天起早贪黑跟着爷爷一起做面,因为做出来的面细如发丝,那时候还不叫‘空心面’,叫‘秧面’。那时候啊,就跟着他们后面,看着他们挑着担子大街小巷沿街卖面,印象真是太深刻了!”“听我父亲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乡间村民只是把空心面当作走亲访友的礼品,算得上是一种奢侈品,很少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城里人偶尔买点空心面,也只是停留在尝鲜,并不能当作常用的食品。”
赞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零售价20到30元不等的空心面,即使是远高于一般机器面的价格,但它也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最朴实而又平常不过的食品。“绥阳空心面”专卖店,也早已遍布整个绥阳县,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走亲访友,大家总是喜欢买上几盒空心面,既满足了味蕾,又赠予了这份来自家乡的“荣耀”。
2015年,张永飞成立绥阳县张氏贡面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当地80余人发展空心面生产。“每户以两个人为单位,平均每月可以做3000斤面,按照30个工作日计算,每月每户可得工钱12000元左右。这比在外打工划算多了!”张永飞称,目前公司年产量400吨左右,产值800万元左右,产品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出口泰国、新加坡等地区,供不应求。
目前,绥阳县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空心面生产企业有“张氏贡面”、“麦香园农耕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等十一家,参与加工的农户有100余户,200余人。年产量800到1000吨,产值2400到3000万元左右。
绥阳人固守的这份勤劳与坚持,在实现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为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