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现实主义者眼中的贸易保护|政见CNPolitics

图片来源:Kyle Ryan/Unsplash

带上进攻性现实主义眼镜,一起看看特朗普的国际贸易保护政策。

宿亮/政见观察员

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现实主义者,并把他的政策与“进攻性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特朗普政府加征钢铝关税、要求贸易伙伴缩小顺差等贸易保护政策,确实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所主张的么?

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2001年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到,“中国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符合美国利益”。13年后,米尔斯海默又说,“中国在经济上不可能被孤立,美国无法有效延缓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有这样前后不同的表态?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学者Dong Jung Kim近日在《国际事务》期刊撰文,分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主张。他认为,即便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自由贸易仍然是一国的必然之选。

名词解释:进攻性现实主义

根据《大国政治的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延续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构建的“宇宙”,各国是理性行为体,处于无政府状态中,无法确知其他行为体意图,但拥有互相伤害的能力,首要追求目标是安全。

如此设定之下,要确保安全,提升绝对实力不够,必须提升相对实力。相对实力的构成主要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也就是约瑟夫·奈所谓的“硬实力”。

既然是相对实力,就不是一个固定值。在这个设定中,各国都在窥伺技术革新或战争这样的颠覆式机会,因为这种机会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国际势力分布。所以各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尝试把自己的“硬实力”最大化,以便在无政府状态的“宇宙”中保证安全。

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分工

主流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增加所有国家的财富。这种分工孕育国际市场的同时,让各国能够集中力量从事有优势的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效率、扩大规模。

随着贸易全球化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重要。很多经济学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国不仅仅互相交易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序贸易”,也就是中间品贸易。这种贸易对于国内优势产业效率提升作用很大。事实上,在专业化分工中表现不好的国家,国内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就处在下风。

当国际贸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被提升,不仅贸易内容和形式被细分,国家间的商业连接也越来越处于多边模式。即便是小国,凭借优势产业,也可以参与和大国的专业化分工。就算国际军事实力一家独大,国际贸易也很可能是多边发展的。二战后美国一度独领风骚,但很快其他行为体恢复过来,尽管军事上依靠美国,但贸易中却不落下风。

当进攻现实主义遇上国际贸易

米尔斯海默认为,什么样的政策对于一国来说是最优选择,这取决于外部结构。

如果外部结构是“跷跷板”模式,只有两个竞争对手,不采用贸易保护、继续合作,采用贸易保护、终止合作,两者之间的选择只需要权衡政策结果是赔是赚。如果外部结构是多极模式,就要进行复杂的相对实力变化验算。

事实上,在多国互动中,每个国家精确计算后,都愿意维持合作关系。因为在进攻性现实主义者看来,不合作就有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抵制、削弱自己。牛津大学学者斯奈德给这种合作起了个名字,叫做“防御性合作”。

也就是说,贸易保护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某一个理论所要达到的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是战略失误最常见的症状。

在专业化分工的国际贸易结构中,进攻性现实主义国家要衡量的不是贸易有没有导致逆差,而是政策变动会不会对相对损益的影响。只有相对收益扩大时,才会采取某种政策。

多边贸易体系下,一国针对另一国采取贸易保护,算起来相对损失要比收益大得多。其一,多边机构中,其他国家可以替代贸易保护国的地位,维持整体经济效率;其二,目标国和其他国家可以通过扩大专业分工规模和程度,来扩大相对收益,惩罚贸易保护国;其三,也是更为关键的是,贸易的收益源自国内资源配置的优化,贸易保护政策实施后,需要发展不具优势的产业,而原本领先的产业丧失了应有收入,损失了未来投资,整体收入一定会减少。

所以,即便是进攻性现实主义,也不会在多边贸易结构中支持贸易保护。除非两种情况,要么全部国家能够放弃开放贸易,采取贸易保护不会再有严重的相对损失;要么全球经济衰退,贸易做得越多,损失就越多。

贸易保护“休止符”能否奏响?

进攻性现实主义只是众多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简洁。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出于保护国家声誉、自由主义理想、商业利益或是国家福利,坚定支持开放贸易同时,进攻性现实主义也以国家战略利益为名,反对贸易保护。

历史上也确有这样的例子。

20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大英帝国实力走下坡路,英国保守党首相贝尔福和党内大佬张伯伦提出的药方就是贸易保护。一方面对德国等工业强国加征关税,惩罚“占英国人便宜的不公平行为”;另一方面建立英国本土和殖民地的贸易共同体,内部采取特惠关税。

自由党反对不用说,保守党内部也不支持。反对的理由包括,英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是专业化分工的,很多英国工厂从德国进口的是中间产品,加工后还要出口。德国很可能在亚欧大陆和美国找到英国市场的替代者。而对殖民地来说,卖给德国更加有利可图,未必会支持英国建立小团体的贸易保护政策。

尽管张伯伦不惜辞去政府职务,在全国推广关税改革,但最终这一波贸易保护措施并未实施。

历史似曾相识。现在的美国正对中国及其他贸易伙伴挥舞贸易保护政策。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诚如媒体所言是个“进攻性现实主义者”,那他一定计算过贸易保护对美国相对损益的影响,也一定会在相对收益开始减少时收手。秘籍恐怕就是特朗普抽屉里的数学演算本。毕竟,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也并不支撑贸易保护政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请输入标题 bcdef

参考文献

Dong Jung Kim (2018), Realist as free trader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the case against protectionism, International Affairs 94:6 (2018) 1269-1286; DOI: 10.1093/ia/iiy192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文字编辑:朱小雯

微信编辑:侯丽

图片编辑:王婧雯

电子书下载

《劳工的全球化》

链接一:http://t.cn/RWNTJpr 提取码:rnyp

链接二:https://goo.gl/rmDxgs

《粉丝公众》

链接一:http://t.cn/RqsTD7J

链接二:https://goo.gl/iNWKBx

建议将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近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