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山大道上的职院小清华,拥有3个校区、7个食堂和1列有轨电车

在武汉有这样一所学校,它身处闹市中心,却能闹中取静;地理位置绝佳,门口就是有轨电车,光谷广场就是它的后街;虽然是一所高职院校,但是却有着逼近二本线的分数,它被人称为“职院小清华”。

没错,它就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职,每个在二本线上徘徊的湖北考生应该都对这所学校有所耳闻,它每年的招生录取线都逼近二本线,而且一直有着“如果上不了好的本科,不如就到武职”的说法,实力可见一斑。


今年湖北二本的理科投档线是375,而武职的普通类理科录取分数是376(超出二本线1分)。而且在文理类全部类别投档线在湖北省的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


非常硬气,且非常有实力的一所高职院校!




武职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光谷的中心地段,坐拥凌家山,可谓是闹中取静。学校门口就是公交站,乘公交到光谷广场地铁站只需15分钟,出门非常方便。



校门口的公交站是「关山大道职业技术学院站」,相信每个才来武职上学的同学都有过到站却不知是否该下车的忐忑。第一次才来学校时,面对这个总感觉哪里不太对的站名,满脑子都是exo me???的问号。



不过今年上半年光谷量子号通车了,而且还有了标志性的「武汉职院站」,在世界城广场门口坐有轨电车就可直达学校门口,今年才开学小萌新们坐有轨电车到达这一站就可以毫不犹豫的下车啦,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坐过站了。



武职的同学们在校门口就能体验乘有轨电车在拥堵的光谷疾驰的快感。


学校离光谷的各大商圈都很近,武职同学们平时逛的地方就是光谷广场、K11、沃尔玛……完全不怕大学生活会无聊。



武职一共有三个校区,关山大道上有东校区西校区,隔着一条马路。还有一个偏远的葛店校区(俗称葛店大草原),葛店校区在鄂州,不少同学都是大一在葛店校区,体验“向往的生活”,大二就回到了关山,坐拥两个校区。


所以,在武职,不少同学都拥有三年呆过三个校区的体验!


东区是武职主校区中的主校区,学校所有的标志性建筑几乎都集中在这一个校区,钟楼、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凌家山、凌波湖……都在这里。这儿也是大多数武职人对学校记忆最深的地方。



学校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当然是钟楼啦~矗立在一座小山上。这里是来学校第一年会拍照打卡的地方,也是所有武职人毕业季拍毕业照必定会拍进去的地方。它就像一个见证者,默默的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们最好的青春。



以前的钟楼会报时,钟声清脆悠扬,是专属于武职的钟声,很特别。现在正值迎新季,钟楼下摆满了正在招新的社团,武职又迎来了一批崭新的青春洋溢的面孔。



从下面看钟楼很宏伟,总有种想要爬上去俯瞰这所学校的冲动。但首先就得征服一段长长的楼梯,然而兴奋的爬上去后,却发现钟楼是上不去的,里面用铁链锁着。从下向上看,会有种钟楼里常年住着一位像卡西莫多一样的钟楼怪人的错觉。



学校的体育馆也是极具设计感的建筑,就在东区大门进门的左手边,是每年新生报道的第一站。篮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常常能看到武职人挥洒汗水的身影。



图书馆就在东校区进门的柏油大路的尽头,非常气派,尽管三年走进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依然抵挡不住它在武职人心中的地位。毕竟曾经的我们都有过要去图书馆好好学习踌躇满志的时候。



还有凌曦广场两边环形对称的凌峰楼和凌曦楼,这是两栋教学楼,靠近后山,建筑风格独特,随手一拍就是满满的罗马假日风情。



在这样的地方上课,会有种每天生活在偶像剧里的感觉哟。



西区和东区就隔了一条马路,有一条地下通道连接,来去自如。地下通道的墙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涂鸦,近看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



而且地下通道也总是武职人偶遇“心动”的神奇地方,逛一圈贴吧,总能看到有同学寻人的帖子。同样的在地下通道,同样的擦肩而过,同样的怦然心动……



与东区不同,西区更小更静,这边主要是一些宿舍楼,还有少部分的同学会在西区上课。现在西区很多地方都在施工,原来的西A西B西C还有德惠楼都拆了



八人间,公共浴室,公共厕所,全都没了,原来的位置已经围起了围挡,从此再无西A,西B,西C。今年来武职的同学们就偷着乐吧,恭喜你们非常幸运的躲过一劫。



现在的西区仿若一个正在疗伤的孩子,不过期待能有一个更好的西区蜕变。



葛店?不少新生听到这个名字都是一头雾水,然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什么地方?是武汉的吗?


不用怀疑,它不在武汉,在鄂州,是武职的新校区。在武职的关山主校区的校门口有专门去往葛店校区的公交,301,一个多小时车程直达“葛店大草原”,良心票价两块,公交卡一块八,坐上车然后就可以开启“向往的生活了”


@夜的黑619


一开始,面对自己被发配到鄂州事实,总会感觉难以接受,因为地方太偏!不在武汉!仿佛被抛弃!然而生活了一年后,就会发现葛店校区才是真的好!


有豪华寝室,四人间、空调、宽敞、独立卫生间!不断电不断网不限电压!


还有环境很棒的小书吧,书吧里有空调、绿植、气氛轻松,平时复习看书的最佳去处。


@Uma


一句话,环境好,绿化棒~


@夜的黑619


环境、宿舍、伙食、学习氛围都不比关山的差,而且这里很静,虽然生活可能没有关山校区精彩,但是这里能让你静下心来投入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运动。


一年后,你会发现,你最喜欢最怀念的还是“葛店大草原”!


尽管武职位于繁华热闹的光谷,但是它是一所没有“堕落街”的学校,不过它有7个食堂和一个“流动补给站”!足够喂饱武职同学的心和胃了,还不满足的话还有光谷广场大商圈等着他们呢~


七个食堂,其中五个都在东区,两个在西区。分别是东一食堂、东二食堂、东三食堂、特色清真食堂、学苑餐厅、西区的一食堂和一品轩。其中人气最高的当属东三食堂,俗称“东三国际大酒店”。



一到饭点,整个学校瞬间活过来了。站在东三食堂的门口,学生们从四面八方鱼贯而入,纷纷前来占领这座“国际大酒店”。不一会儿,整个食堂的上下两层都被学生们填充的满满当当。



在武职的所有食堂中,东三食堂规模最大,营业时间最长,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而且东三食堂的美食种类很多,韩式料理、新加坡小吃、重庆风味、襄阳牛肉面、桂林木粉、河南特色面、老妈烫饭……应有尽有


▲据说襄阳牛肉面卖豆浆的小姐姐贼好看



原来的新加坡小吃有一个漂亮的小姐姐坐镇,经常有一大批直男团排队买饭。现在小姐姐不在了,新加坡小吃的档口依然人气不减。10块就能吃到两荤一素的豪华套餐,只有在学校才能享受这样的物价了吧。



在东三,有三大招牌:韩式料理、麻辣香锅、老妈烫饭。这三家是公认的味道好,不会踩雷。


其中最火爆的当属韩式料理的石锅饭,在东三二楼的楼梯旁边,每到饭点就大排长龙,而且还有专门的自动叫号器,一个食堂的档口做出了商圈餐厅的气派,可想人气多高。



只是在茫茫人海中瞥了它一眼,就注定了要加入石锅饭的排队大军中。颜值高、味道好、分量扎实,当之无愧的东三招牌。



冬天一定要吃东三的老妈烫饭,味道好,暖心暖胃。麻辣香锅也绝不能错过,成品后的麻辣香锅香味扑鼻,菜品全都入味,香辣开胃,非常下饭,一顿吃三碗米饭不在话下。


还有老妈烫饭旁边的桂林米粉,一楼的自助餐、二楼的煨汤、麻辣烫……都不错。在东三国际大酒店,不管你是什么口味,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档口。



东二食堂又叫百味轩,这里没有东三那么高的人气,但是相较于东三,这里的饭菜更便宜,性价比超高。手头比较紧的时候,东二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楼的自助餐算是东二食堂里味道较好的一家,各种菜任意搭配,10块钱就能夹满满一大碗,色香味俱全,深得民心。木桶饭也很受欢迎,放眼望去,几乎每桌都有一份。



东二食堂还有教工餐厅,干净整洁明亮,虽是食堂,但是看起来更像图书馆的一角。



东二食堂对面的小房子就是清真食堂,专门为学校的少数民族提供的食堂。虽然食堂不大,但是好在味道好。尤其面食很不错,偶尔去嚯碗牛肉炒拉面也会很满足。



食堂进门处还有一家麻辣烫味道也很棒,不论中午还是晚上生意都很好。牛骨头熬制的汤底,满室飘香,进门就被它的香味勾了魂,尽管是三十多度的高温天也抵挡不了它的诱惑。


挑出自己最爱的食材递给老板,拿了号就在门外静静的等着,不一会儿一份烫嘴的美味就出品了,找到风力最大的风扇旁坐下,就可以开始尽情的大快朵颐了。


再买一瓶冰镇的芬达,默默的享受麻辣烫带来的大汗淋漓的畅快~



东一食堂和学苑餐厅是东区存在感最低的两个食堂,尤其是学苑餐厅,有很多同学毕业了都还不知道学校竟然有个学苑餐厅。


不过东一的过早比较丰盛,而且非常便宜,八块就能吃到非常丰盛的饭菜。



在东一食堂,十块就能吃到两荤两素的自选菜。




学苑餐厅就在东一食堂的旁边,来这里吃饭的大部分都是老师,不少学生在武职生活了三年都没有来过这个餐厅。其实这里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吃腻了其它食堂的饭菜,来这里换换口味也不错。



曾经在学苑餐厅还出现过奇葩菜,橘子炒肉、糖醋里脊拌菠萝、苹果火腿小番茄。吃过的同学们现在应该也差不多毕业了吧~



除了这些食堂,在东区还有一家公认的美味,它不在任何一家食堂里,更像是隐藏在学校里的刁角美食。位置很偏,新来的同学如果没人指路,仅凭一己之力,在学校逛上一天可能也找不到它。



它环境一般,位置偏僻,但依然抵挡不住吃货们的热情。每天早上来排队买面的人很多,一碗面加份干子加个鸡蛋,呼啦呼啦全部下肚,身体的神兽立马被唤醒,瞬间元气满满。



一碗面不知唤醒了多少武职人迷糊的清晨。



老汉口面馆本来在西区,是前些年才搬到了东区,在图书馆前面的道路尽头,从操场旁边的小路直走就能找到。每年的新同学到武职问学校有什么好吃的,老汉口面馆永远是被推荐美食清单的榜首



离开了武职,最念念不忘的还是老汉口的豆腐面。


西区一品轩虽然没有东三酒店的规模大,但是好吃程度绝对可以和东三食堂抗衡。如果这两个食堂仅从美味度来一场battle的话,绝对是不相上下。



一品轩的种类不多,但每家档口的味道都在线,小笼包、农家饭、卤肉饭、麻辣香锅……全都很不错。




不过麻辣香锅永远是心头的最爱,便宜实惠好吃,是在西区绝不能错过的美食。



一个人去吃的话,荤素随便搭配一下,十块足够了。每份香锅做完后,老板都会在上面撒上芝麻,淋上香油,非常入味而且非常香。不少武职人都是被这家香锅喂胖的。




一品轩饮品店旁边的过桥米线味道也不错,但是这次去发现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位置只有桌子凳子,只有门外的招牌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西区的老食堂,曾经是两层楼,每到饭点也是人潮涌动。但是现在的老食堂似乎真的已经步入老年,只有一楼几家档口支撑着整个食堂。



以前住在西区的时候,会在老食堂的一楼过早,中午在二楼点一份煲仔饭。高中同学来武职玩,也会带他在这里的二楼吃午饭。



然而现在的二楼已经没了当年的活力,仿佛被废弃一般,只有窗口上价格表还记录着那些年的过往。


武职没有堕落街,前门后门都没有,学生们只有西区门口的一条流动小摊,而且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还不一定会出摊。路过的时候买点水果,应季小食解解馋换换口味也不错。



这条“流动补给站”有好几家卖水果的小摊,当季的水果会在这里第一时间出现。有的水果摊会很坑,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这种时候只需要拿出手机在秤上秤一下就可以啦~不过一定要记住自己手机的重量哦。



校门口的青团味道也不错,软软的黏黏的甜甜,十块一份,一个人吃的话买五块钱的也可以。



下午五点左右,这个“流动补给站”会陆陆续续的越来越热闹,各种小吃摊都会出现,这个时候去逛逛买点小吃然后一路慢慢悠悠的晃回寝室,吹着风,聊着天,边走边吃,恣意享受自由的大学时光~




空乘和机电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每年都有从武职走出的空姐空少,天河机场更是被武职的同学们承包了,随便碰上一个工作人员可能都是武职校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东二食堂的建筑很像一架钢琴。



这个长得像马桶塞一样的东西,是学校的水塔,在光谷广场都能看到它。



操场旁边有侧门,外面有个小的美食城还有华莱士等等。

@话多乏味



钟楼是东A改的

@致青春的回憶



我毕业的时候,东2食堂旁边那个灯塔还没有,学校对面还有堕落一条街 ……这些你们有人知道吗?

@我比光洁还帅



笛箫协会每晚都会在凌曦广场高歌一曲。



武职有一个都市丽人服装学院,都市丽人是是武职纺服专业的赞助商。所以不少人还祈祷着希望志玲姐姐来为学院代言。



学校的校训你知道吗?“厚德、笃学、求实、拓新”



冬天暖洋洋天气的时候躺在凌家山的山坡上晒太阳,超舒服。Ps:离开时带走垃圾。

@维尼不为你




凌家山上肆意吹的山风,钟楼旁边缓缓飘落的樱花,图书馆前的菊花展,东十那条路两边的桂花,清真食堂的拉面……太多太多了!

@zm210131124



我是06年机械系毕业的。住的是东区食堂对面的老宿舍208,那可是黄金地段(吃饭,打水,洗澡,上课的必经之地)没事看看美女(特别是空姐,那年是第一届)。西区的面食好吃,晚餐喜欢和同学到西区吃,西区电子女生多(机会也多)。

@看家小厨



当时的武职清真食堂的旁边还有水果摊;快递还是在东二超市边的过道领取;纺服学院那里还没有都市丽人;学校的后面还是一个驾校;东二食堂那里也还没有豪嘉基;东三超市里的商品还是琳琅满目;凌波湖的水还是波光粼粼;校园网还只是在寝室用电脑才可以登录使用。

@都怪我过分执着



以前同学聚餐都会去长江社区里面二楼的小四川,吃饭喝酒聊未来,转眼一起喝酒的人早已各奔东西,原来的小四川也找不到了。

@匿名



你在葛店的草原上,一望无际;我在凌家的山水里,风和日丽;如果门口还有301,如果你还在大草原,我要带上我的真心不顾一切搭上车去找你。

@文歆而动



最最怀念初冬的那一带银杏黄,那时天气刚转冷,那时的欢声笑语很清脆,还记得李瑞雪老师的英语课,很怀念拿着书本的样子。

@蜕


@请记住要开心


东三宿舍,凌家山,机电系,我的大学,怀念!

@水果大叔


毕业那天,一起走到校门口的车站,可是等的,却不再是301。

对于武职,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