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花开盛世”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颁奖盛典举行

5月11日下午,“花开盛世”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颁奖盛典举行,隆重表彰在牡丹产业创新发展、牡丹文化传承挖掘方面的优秀人才、优秀团队、优秀企业。市委书记张新文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尹玉明,市政协主席任仲义出席,市领导陈强、丁志刚、侯婕、张乾山,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获奖者、开奖嘉宾等参加活动。

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和“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全市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创新举措。经严格审核、认真评审,《花开盛世》巨幅工笔牡丹画创作团队、赵孝知牡丹研发团队获卓越贡献奖,分别奖励30万元;产生金牡丹奖6个,分别奖励10万元;产生牡丹系列奖项评选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奖项345个。在热烈的掌声中,张新文、张伦、尹玉明、任仲义为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张新文指出,为持续擦亮牡丹名片,今年我们将以往的同类型比赛升格为全国性赛事,本着市场化、专业化、大众化的方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推进了本次节会活动圆满成功。今后,要把牡丹节会作为提升菏泽形象、塑造广泛美誉度的“引爆点”,进一步树牢整合的理念,让资源充分汇聚,让优势更加凸显;激发创新的动力,用创新的举措办好节会,以创新的手段培育牡丹,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菏泽工作的方方面面;涵养开放的胸怀,树立开放思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以合作共赢的姿态谋划未来;锤炼精细的作风,牢固树立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工作理念,用足绣花功夫做好工作;进一步弘扬牡丹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家乡情怀,让在外的菏泽人不离不弃热恋故土,让本地的菏泽人精益求精干事创业,让热爱菏泽、建设菏泽成为不用提醒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汇聚推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的强大动力。

张新文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兴城,按照世界水平、国内一流标准,不断拓展开放新领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全力办好牡丹节会系列活动,全面提升菏泽形象,真正叫响“中国牡丹之都”品牌。

张伦在致辞中指出,牡丹是菏泽的名片,牡丹产业是菏泽最具特色的产业。近年来菏泽不断培育壮大牡丹产业,深入挖掘牡丹文化,以牡丹为纽带,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新桥梁,“中国牡丹之都”的城市品牌越来越亮。菏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诚挚的热忱,诚邀八方有志之士共襄盛事、共谋发展,努力让菏泽牡丹香飘九州、誉满全球,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

据介绍,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单项奖金30万元,旨在重奖为菏泽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牡丹系列奖项分为牡丹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艺术两大类,包括牡丹“赛花会”、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美术、书法、摄影、文化创意七项大赛,均产生大奖金牡丹奖,单项奖金10万元。本次大赛单项奖金之高、参品形式之广、奖项设计之全在全国范围内均属顶级。

获得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的赵孝知牡丹研发团队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也已经65岁。在牡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一千多个品种中,该团队所培育的新品种就占了412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赵孝知团队就潜心于牡丹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解决了许多高精尖的难题。80岁的赵孝知在颁奖盛典上表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团队将继续发扬传帮带作用,将多年来积累的牡丹经验传给年青一代,为振兴菏泽牡丹产业增光添彩、发挥余热。

巨幅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盛放218朵牡丹花,由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联合巨野县15位艺术精英历时77天创作完成,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惊艳世界。这幅画作凝聚了菏泽人对牡丹的无限热爱,同时带动产业发展,菏泽工笔牡丹画远销全球,年创造6亿元惊人产值,更加激发了人们崇花敬花的情怀,成为连接菏泽与世界的纽带,让世界看到菏泽人的自信豪迈,看到中国人的博大襟怀。潘鲁生表示,团队获得这项荣誉源于菏泽对文艺创作、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祝福菏泽的牡丹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

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牡丹“赛花会”收到249个种类共749盆参赛作品,参赛牡丹科技创新奖的企业达到12家,参赛牡丹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奖的企业达到10家,牡丹文化艺术类四项大赛共收到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以及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参赛作品3万多件。

据悉,从5月12日开始,我市将选择本届赛事的优秀获奖作品在机场醒目位置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