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二战日本军队中名气最小的部队:知者甚少,被人所遗忘的日本潜艇

日本早在1905年就从美国购买了5艘潜艇,组成了第一潜艇战队。购买这些潜艇除了壮大军力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引进手段,以此达到学习和自行建造潜艇的目的。

1906年4月,在神户的川崎重工造船厂为日本海军建造了第6号和第7号潜艇,这两艘潜艇完全是美国潜艇的山寨版,是日本最早自主研发的潜艇,属于巡潜海大型系列定型舰。日本通过这次启蒙试验性自主建造,对今后的潜艇建造能力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续开发建造了巡潜海大Ⅱ型和巡潜海大Ⅲ型(也称为甲型潜艇)。

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日本建造了能进行远洋作战,水面高航速的大型潜艇,以抵消英美海军在大型水面舰艇上优势,这就是海大型潜艇。但在日本海军的构想中,美日开战,海大型潜艇无法拦截从夏威夷绕道南洋诸岛的美国舰队,所以日本海军又提出了巡洋潜艇方案。该方案潜艇的排水量从海大型的1300吨提高到了接近2000吨,后续甚至突破了2200吨。但是在大幅度提高续航力的同时,水面航速却有所下降。

日本潜艇以大中小型划分命名为“伊、吕、波”三种,类似于汉语中的甲乙丙,日本潜艇一般划分为1至3等级,1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上,2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下、500吨以上,3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500吨以下,伊型潜艇属于1级潜艇,吕型潜艇属于2级潜艇,波型潜艇属于3级潜艇。

1937年底,《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到期,日本海军提出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混合型潜艇设计方案,并于当年开工建造。战争期间又增加丁型和丁改型。1940年3月第一艘注重鱼雷攻击的丙1型潜艇伊16完成,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2184吨。1940年9月30日,第一艘乙型潜艇伊15完工,其标准排水量略超过丙Ⅰ型,达到了2198吨。1941年6艘乙型潜艇完工,1942年10艘乙型潜艇完工,1943年3艘乙型潜艇完工,前后合计20艘。之后,在乙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乙改Ⅰ型和乙改Ⅱ型,乙改Ⅰ型建造6艘,乙改Ⅱ型建造3艘。日本的潜艇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艇式繁多,除大、中、小型鱼雷攻击潜艇外,还有巡逻潜艇、布雷潜艇、运输潜艇等。日本海军在战前拥有远洋潜艇63艘,战争期间建造111艘,总计达174艘。日本海军在战前和战争期间共建造海大型37艘,乙型29艘,其余为巡潜型、丙型、丁型和其他中小型潜艇。

日本海军的潜艇部队在二战中名气不大,但这并非说日本海军的潜艇不值一提。由于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活动,日本组建了一支很有特点的潜艇部队。日本潜艇的种类之多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常用的中程潜艇、远洋潜艇、特殊的大型运输潜艇,及臭名昭著的人操鱼雷和微型潜艇。二战期间,排水量超过3000吨以上的潜艇全世界仅有56艘,日本人占了52艘(包括3艘排水量5000吨的世界之最)。日本有65艘航程超过2万英里的远洋潜艇(巡航速度10节),盟军一艘没有。

1.日军海军”神风特攻队“的人操”回天“自杀攻击鱼雷。

甲型潜艇

海大型潜艇由于设计定型和建造时间较早,相关指标不如乙型潜艇过硬,但对后期建造的海大改Ⅰ-Ⅶ型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某些方面基本接近甚至超越乙型或乙改Ⅰ型及乙改Ⅱ型潜艇。

艇全长113.6米,艇宽9.54米,吃水5.33米,水下排水量4149吨,乘员114人,最大航程16000海里/16节,水面航速23.5节

动力设备为2台舰本式甲10D型柴油机,单机输出功率6200马力,双轴推进,水下使用2台主电动机,单机输出功率1000马力,最大潜深100米

武器为140毫米口径甲板炮一门,2座九六式25毫米口径双联装机关炮,6具前发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备有18枚九五式长矛型潜射鱼雷。

与乙型潜艇相同,在指挥塔前部有一圆形的半埋前开式水上飞机库,可搭载1架九六式或零式水上侦察机,一台吴1号4型弹射器。

海大甲型潜艇在日本开战前共建造伊9号、伊10号和伊11号3艘,并参加了突袭珍珠港攻略(有30艘海大型和乙型潜艇参加,但没有一艘幸存到战后)。

结局:

伊9号(海大甲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1943年6月13日被美军驱逐舰弗雷泽号击沉于基斯卡岛外海水域。

伊10号(海大甲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1944年7月4日被美军驱逐舰大卫.泰勒号、里德尔号击沉于塞班岛水域。

伊11号(海大甲型)。1944年2月17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在马来西亚沿岸水域。

伊12号(海大甲Ⅰ型)。1945年5月在南太平洋中失踪。

伊13号(海大甲Ⅱ型)。1945年7月16日被美军驱逐舰劳伦斯.泰勒号和护航航空母舰安齐奥号舰载机击沉于日本本州以东海域。

伊14号(海大甲Ⅱ型)。1945年8月27日在海上向美军投降。1946年5月28日被美军在夏威夷火奴鲁鲁附近海域沉入800米深的海底。

伊61号(海大Ⅳ型)。1942年5月因撞船事故沉没。

伊70号(海大Ⅵ型A)。1941年12月10日被美军反潜飞机击沉在珍珠港外。成为第一艘沉没的日本大型潜艇。

伊73号(海大Ⅵ型A)。1942年1月27日被美军潜艇击沉。

伊160号(海大Ⅲ型B)。1942年1月17日被英军潜艇击沉在苏门答腊附近水域。

伊164号(海大Ⅳ型)。1942年5月17日被美军潜艇击沉。

伊166号(海大Ⅴ型)。原名伊66号。1944年7月17日被英军潜艇击沉。

伊168号(海大Ⅵ型A)。原名伊68号。1942年6月6日在中途岛海战结束后击沉美军驱逐舰哈曼号和遭到舰载机重创的航空母舰约克城号。1943年9月3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

伊169号(海大Ⅵ型A)。原名伊69号。1944年4月4日失踪。

伊171号(海大Ⅵ型A)。原名伊71号。1944年2月1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

伊172号(海大Ⅵ型A)。原名伊72号。1942年10月失踪。

伊174号(海大Ⅵ型B)。原名伊74号。1944年4月12日被美军陆航轰炸机炸沉。

伊175号(海大Ⅵ型B)原名伊75号。。1944年4月30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

伊176号(海大Ⅶ型)。1944年5月16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

2.摄于1942年7月31日在吴港试航的伊-176号潜艇(伊-176型、海大7型)。原名伊-76号,水下排水量2602吨,水下航速8节,首鱼雷管6具,1门120毫米炮。1944年5月16日被美军反潜部队击沉。

伊177号(海大Ⅶ型)。1944年11月在南太平洋失踪。

伊178号(海大Ⅶ型)。1943年6月在太平洋失踪。

伊179号(海大Ⅶ型)。1944年2月在南太平洋失踪。

伊180号(海大Ⅶ型)。1944年4月26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外海水域。

伊181号(海大Ⅶ型)。1944年1月16日被美军飞机击沉。

伊182号(海大Ⅶ型)。1943年9月9日被美军潜艇击沉在苏里高海峡。

伊183号(海大Ⅶ型)。1944年4月29日被美军潜艇击沉。

伊184号(海大Ⅶ型)。1944年6月21日被美军航母编队舰载机击沉在塞班岛水域。

伊185号(海大Ⅶ型)。1944年6月17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在关岛附近水域。

巡潜型潜艇

最早搭载水上飞机的潜艇是1935年竣工的巡潜2型。由于日本没有潜艇专用弹射器,因此,飞机组装后要从海面上起飞,从实战上来说是不利的。之后的很多日本潜艇都安装自主研发的弹射器,方便艇载机升空。巡潜型潜艇是日年海军伊字潜艇序列之首,共建造8艘。

设计排水量:2079吨,标准排水量:2470吨,满载排水量:2790吨

艇长:98.50米,艇宽:9.06米,吃水:5.31米,乘员:68人

水面航速23.6节,水上续航力:20000海里/16节,水下续航力:65海里/7节,最大潜深100米

装备武器:127毫米口径单装高射炮1座,13毫米口径单装高射机枪1座,6具前发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备有17枚九五式长矛型潜射鱼雷。

结局:

伊1号(巡潜Ⅰ型)。1943年1月29日被新西兰巡洋舰击沉。

伊2号(巡潜Ⅰ型)。1944年4月7日被美国驱逐舰索夫利号击沉于海军上将岛附近海域。

伊3号(巡潜Ⅰ型)。1942年12月9日被美国鱼雷艇PT-59号击沉于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海域。

伊4号(巡潜Ⅰ型)。1942年12月21日被美国潜水艇海龙号击沉。

伊5号(巡潜Ⅰ型)。1944年6月10日被美国护航驱逐舰怀曼号击沉于塞班岛以东海域。

伊6号(巡潜Ⅱ型)。1944年7月14日被美军护航驱逐舰威廉.C.米拉号击沉于塞班岛附近海域。

3.伊-6号远洋潜艇(巡潜2型)。1935年竣工。水上排水量1900吨,航速21节,6具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127毫米口径炮1门。

伊7号(巡潜Ⅲ型)。1943年7月5日被美军陆航巡逻机击沉于阿图岛海域。

4.伊-7超级远洋潜艇

伊8号(巡潜Ⅲ型)。14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1座。击沉英国商船特吉萨拉克号。参加过远航欧洲任务,是唯一一艘安全航行往返欧洲回到日本本土的潜艇。1945年3月31日被美军驱逐舰莫里森号击沉。

5.伊-8号远洋潜艇(巡潜3型)。水上排水量2231吨,航速23节,6具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140毫米口径双联炮1座。

6.伊-8号潜艇

7.伊8号潜艇

8.伊-8潜艇8月20日与U-161在亚速尔群岛以南海域会合的场景油画

乙型潜艇

乙型潜艇大部分是战争时期建造,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适应日本海军远洋作战要求。

9.乙型潜艇结构图

乙型艇全长108.7米,艇宽9.3米,吃水5.14米,水面排水量2589吨,水下排水量3654吨,乘员94人

最大航程15000海里,水面航速23.6节

动力设备为2台舰本式甲10D型柴油机,单机输出功率6200马力,双轴推进,水下使用2台主电动机,单机输出功率1000马力,最高航速8节

最大潜深100米,水上续航力14000海里/16节

在指挥塔前部有一圆形的半埋前开式水上飞机库,可搭载1架九六式或零式水上侦察机,一台吴1号4型弹射器。乙改Ⅰ型和乙改Ⅱ型未配水上侦察机。部分取消了机库,加装了甲板炮或用于搭载微型潜艇。

乙型潜艇的武器为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与甲、丙型潜艇相同,6具均集中位于前部。配备17-19枚九五式长矛型潜射鱼雷。

装备九三式水中侦听器和九三式探信仪。

1943年装备22号对海雷达和三式雷达报警器(E27),1944年装备13号对空雷达在后甲板装备一门140毫米40倍口径11年式中型火炮,用于水面作战和对岸炮击。指挥塔后部装备1座九六式25毫米口径双联装机关炮

结局:

伊15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1942年11月2日被美军驱逐舰麦卡拉号击沉于所罗门群岛圣克里斯托巴尔外海水域。

10.伊-15潜艇。第一艘乙型潜艇。1942年11月2日在圣克里斯托巴尔被美军驱逐舰麦卡拉击沉

伊17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重创美国油轮埃密迪奥号。1943年8月19日被新西兰拖网渔船图伊号和美军2架陆航机击沉于努美阿附近水域。

11.被伊17号潜艇击沉的”埃米迪奥“号油轮

伊19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重创搁浅美国货船阿布萨洛卡号。击沉美军航空母舰黄蜂号、驱逐舰奥布莱恩号和重创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1943年11月25日被美军陆航机和驱逐舰拉德福号击沉于马金岛附近水域。

12.被日军伊-19潜艇击沉的美军”黄蜂“号航母。该照片是在旧金山号重巡上拍摄。

13.伊-19潜艇用鱼雷击中美军驱逐舰奥布莱恩号的一瞬间。

伊21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击沉美国油轮蒙特贝罗号。1943年11月29日被美军护航航空母舰切南戈号的舰载鱼雷机击沉于吉尔伯特群岛塔拉瓦附近水域。

14.被伊-21号潜艇击沉的美国“蒙特贝罗“号油轮

伊23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1942年2月28日在夏威夷瓦胡岛以南水域失踪。

伊25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使用小水侦空袭美国本土。1943年9月3日被美军驱逐舰帕特森号击沉于新赫布里底岛附近水域。

伊26号(乙型)。参加过1941年底的美国西海岸猎杀封锁战。击沉美军轻型巡洋舰朱诺号,重创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岛东方水域失踪。

15.被日军伊-26号潜艇击沉的美军轻型巡洋舰”朱诺“号

16.被伊-26号潜艇击伤的美军“萨拉托加”航空母舰。

伊27号(乙型)。击沉15艘商船。1944年2月13日被英军驱逐舰侠士号、攻城雷号击沉于马尔代夫群岛西南阿杜环礁附近水域。

伊28号(乙型)。1942年5月17日被美军潜艇南欧鲭鱼号击沉于特鲁克以南水域。

伊29号(乙型)。参加远航欧洲任务。1944年7月26日被被美军潜艇锯鳐号击沉于巴林唐海峡西口附近水域。

17.伊29号潜艇到德国的照片

伊30号(乙型)。参加远航欧洲任务。1943年10月13日在新加坡以东水域触雷沉没。

伊31号(乙型)。1943年5月13日被美军驱逐舰埃德瓦号、法拉格特号击沉于阿图岛附近水域。

18.伊-31号潜艇(伊-15型),下水时命名伊-37号。1941年3月12日在横须贺船厂下水。左上角因保密”防谍“而切掉。

伊32号(乙型)。1944年3月24日被美军驱逐舰曼罗弗号和PC-1135号击沉于沃特杰岛附近水域。

伊33号(乙型)。1944年6月13日在日本本土伊予滩训练时因事故损失。

伊34号(乙型)。参加远航欧洲任务。1943年11月13日被英军潜艇金牛座号击沉于槟榔屿以南30英里处海域。

伊35号(乙型)。1943年11月22日被美军驱逐舰米德号、弗雷泽号击沉于塔拉瓦岛以南水域。

伊36号(乙型)。1946年4月1日被美军在五岛列岛附近海域沉海。

伊37号(乙型)。击沉4艘英国商船和1艘军舰。1944年11月19日被美军驱逐舰康克林号、麦科伊号击沉于帕劳群岛以北水域。

伊38号(乙型)。1944年11月12日被美军驱逐舰尼古拉斯号击沉于雅浦岛以南水域。

伊39号(乙型)。1943年11月26日被美军驱逐舰博伊德号击沉于马金岛以西水域。

伊40号(乙改Ⅰ型)。1943年11月25日被美军驱逐舰拉德福号击沉于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水域。

伊41号(乙改Ⅰ型)。重创美军轻型巡洋舰里诺号。1944年11月18日被美军驱逐舰劳伦斯.泰勒号和护航航空母舰安齐奥号的舰载机击沉于萨马岛附近水域。

19.被伊-41号潜艇击伤的美军“里诺”轻型巡洋舰,这是三天后的抢救状态。

伊42号(乙改Ⅰ型)。1944年3月23日被美军潜艇金枪鱼号击沉于帕劳群岛附近水域。

伊43号(乙改Ⅰ型)。1944年2月15日被美军潜艇金吉鲈号击沉于特鲁克以北水域。

伊44号(乙改Ⅰ型)。1945年4月17日被美军航空母舰图拉吉号的舰载机击沉于冲绳岛附近水域。

伊45号(乙改Ⅰ型)。1944年10月28日被美军驱逐舰怀特赫斯特号击沉于莱特岛以东水域。

伊54号(海大Ⅲ型A,乙改Ⅱ型)。1944年10月28日被美军驱逐舰理查德.罗威尔号击沉于莱特岛以东水域。

伊56号(海大Ⅲ型B,乙改Ⅱ型)改装后为伊156号。重创美军坦克登陆舰LST695号、商船阿斯特布拉号、护航航空母舰桑提号。1945年4月5日被美军5艘驱逐舰和航空母舰巴丹号的舰载机击沉于冲绳久米岛附近水域。

20.被伊-56号潜艇击伤的美军“桑提”号护航航空母舰。

伊58号(海大Ⅲ型A,乙改Ⅱ型)。击沉美军重型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1946年4月1日被美军在五岛列岛附近海域沉海。

21.伊-58号潜艇

22.被伊-58号潜艇击沉的美军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丙型潜艇

与乙型潜艇一样是日本海军战前早期研发建造,主要参数于乙型潜艇稍有不同。1940年3月第一艘注重鱼雷攻击的丙1型潜艇伊16完成,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2184吨。其后,由海大型升级改装3艘丙改Ⅰ型潜艇。

结局:

伊-16号(丙Ⅰ型)。1944年5月18日从特鲁克港驶往布干维尔岛布因港的途中,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

伊18号(丙型)。1942年12月25日在新几内亚被美军军舰击沉。

伊20号(丙型)。1943年10月1日被美军驱逐舰伊顿号击沉在所罗门群岛科隆斑加拉岛西北水域。

伊22号(丙型)。1942年11月19日被美军PT-122号鱼雷快艇击沉在新几内亚布纳以东水域。

伊24号(丙型)。1943年7月27日被美军潜艇击沉在新汉诺威。

伊46号(丙型)。1944年12月在西太平洋失踪。

伊48号(丙型)。1945年1月23日被美军护航驱逐舰击沉。

伊52号(海大Ⅱ型,丙改型)。参加远航欧洲任务。1944年6月24日被美军护航航母博格号舰载反潜机大队的MK24航空鱼雷击沉于西太平洋北纬21度/西经40度的海域。是唯一损失在万里之外的日本潜艇。排水量3644吨,航速21节,可以运载300吨的货物,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行驶33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运输潜艇之一。

丁型潜艇结局:

伊361号(丁型)。1945年5月30日在日本海沉没。

伊362号(丁型)。1944年11月27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

伊364号(丁型)。1944年10月在南太平洋失踪。

伊365号(丁型)。1944年11月29日被美军潜艇击沉在东京湾外。

伊368号(丁型)。1945年2月26日被美军护航驱逐舰击沉在琉磺岛水域。

伊370号(丁型)。1945年2月26日被美军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炸沉在琉磺岛水域。

23.伊-370号潜艇

伊371号(丁型)。1945年1月失踪。

伊372号(丁型)。1945年7月18日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于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港内。

伊373号(丁改Ⅰ型)。1945年8月14日被美军潜艇击沉在中国海域。

其他型潜艇结局:

伊122号(机潜型)。1945年6月10日被美军潜艇击沉在日本海。

伊123号(机潜型)。1942年8月29日被美军驱逐舰击沉在瓜那尔卡纳尔岛附近水域。

伊124号(机潜型)。1942年1月20日在达尔文港口外布置水雷时被盟军舰艇击沉。该艇沉没水深不到50米,美军打捞出完整的联合舰队密码本,从而破译日本海军进攻中途岛计划。

伊-201号(潜高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速度最快的潜艇,在水下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18.8节。此外,伊-201潜艇也是二战时期日军潜艇序列中潜水时间最长的潜艇,可以在水下生存一个月之久。1946年5月28日被美军在夏威夷火奴鲁鲁附近海域沉入800米深的海底。

伊-203号(潜高型)。1946年5月28日被美军在夏威夷火奴鲁鲁附近海域沉入800米深的海底。

伊351号(潜补型)。1945年7月15日被美军潜艇击沉。

吕-34号(L1型)。1943年4月被美军驱逐舰奥邦农号上的水兵用土豆掷击该艇,慌乱中下潜触礁,奥邦农号用深水炸弹将其击沉于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

吕-37号(吕中型)。1942年6月30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下水。1944年1月3日在特鲁特基地出航,此后下落不明,推定丧失。

24.吕-37号潜艇(吕-35型)。1942年6月30日佐世保下水仪式。水下排水量1447吨,水下航速8节,1门76毫米炮,发射管4具。1944年1月3日由特鲁克出航,此后下落不明,后推定丧失。

吕-104号(吕小型)。1944年5月22日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于马努斯岛东北海域。

吕-105号(吕小型)。1944年5月30日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于马努斯岛东北海域。

吕-106号(吕小型)。1944年5月21日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于马努斯岛东北海域。

吕-108号(吕小型)。1944年5月26日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于马努斯岛东北海域。

吕-116号(吕小型)。1944年5月24日被美军驱逐舰英格兰号击沉于马努斯岛东北海域。

结局不明:

伊47号(丙型)。伊53号(海大Ⅲ型A,丙改型)。伊55号(海大Ⅲ型A,丙改型)。伊153号(海大Ⅲ型A,丙改Ⅰ型)。伊-202号(潜高型)。

二等潜艇(吕、波)

F1型吕-1、吕-2。F2型吕-3、吕-4、吕-5。海中1型吕-11、吕-12。海中2型吕-13、吕-14、吕-15。海中3型吕-16、吕-17、吕-18、吕-19、吕-20、吕-21、吕-22、吕-23、吕-24、吕-25。海中4型吕-26、吕-27、吕-28。特中型吕-29、吕-30、吕-31、吕-32。L1型吕-33、。中型(吕-35型。水下排水量1447吨,水下航速8节,76毫米口径炮1门,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4具。)吕-35、吕-36、吕-37、吕-38、吕-39、吕-40、吕-41、吕-42、吕-43、吕-44、吕-45、吕-46、吕-47、吕-48、吕-49、吕-50、吕-55、吕-56。海中5型吕-51、吕-52。L2型吕-53、吕-54、吕-55、吕-56。L3型吕-57、吕-58、吕-59。L4型吕-60、吕-61、吕-62、吕-63、吕-64、吕-65、吕-66、吕-67、吕-68。小型吕-100、吕-101、吕-102、吕-103、。吕-107、吕-109、吕-110、吕-111、吕-112、吕-113、吕-114、吕-115、吕-117。潜输小型波-101、波-102、波-103、波-104、波-105、波-106、波-107、波-108、波-109、波-110、波-111。潜高小型波-201、波-202、波-203、波-204、波-205、波-207、波-208、波-209、波-210

25.吕型潜艇

26.吕-107号潜艇与长鲸号潜艇母舰

27.日本试验型水中高速潜艇。排水量195吨(水上)、240吨(水下),2台1800马力航空发动机,水上航速13节,水下航速25节。摄于1938年8月21日竣工当日的吴海军船厂。1941年试验完毕后解体。

28.日军微型潜艇

29.二战时期,澳大利亚海军在打捞日本同型号的潜艇

30.偷袭珍珠港被美军俘获的日军微型潜艇

31.在珍珠港事件中被击损的日军微型潜艇

三等潜艇(波)

霍兰型1号、2号、3号、4号、5号(1905年就从美国购买)。霍兰改1型6号、7号(1906年自主研发的美国霍兰型山寨版)。C1型波-1、波-2。C2型波-3、波-4、波-5。川崎型波-6

32.波-6号(三等)潜艇。排水量304吨,摄于1918年。。C3型波-7、波-8。S型波-9、波-10

伊400型超级潜艇

早在二战之前,日本便着手研制可携带战机的大型潜艇。1942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随后提出一项大胆的作战计划——“巴拿马运河爆碎作战”。计划出动“潜水航母”偷偷潜近距离巴拿马海岸数英里的海域。由潜艇艇载飞机携带特别设计的鱼雷和水雷,从海上起飞攻击巴拿马运河的闸门,致使这条美军调动兵力和物资的水上通道瘫痪,从而重新夺回在太平洋的控制权。

山本表示,一旦该计划成功实施,那么他一年前策划实施的偷袭珍珠港计划“就只能算是一场餐后茶点了”。

山本的提案很快获得了通过。1942年12月,日本战时内阁颁布命令,海军的“零五”造舰计划里加入了总数为18艘的伊-400型潜艇。要求建造18艘巨型潜艇来执行山本的计划。潜艇授名为伊-400(拓谷级)型。

伊-400型潜艇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作战半径可达到世界海域任何一个角落。潜艇的主甲板上有一座35米长,直径3.65米的机库,可容纳3架折叠的晴岚式飞机的机库,机库口延伸出一条26米长的弹射滑索。作战时,飞机由这里弹射升空。每艘伊-400型潜艇上配备3架水上战斗/轰炸机。艇首有两个鱼雷舱室,每舱有纵列的四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共备有鱼雷20枚。装有日本的早期预警雷达和雷达信号探测器。

1943年1月,伊-400型潜艇开始投入建造。限于当时日本的实力和钢材紧缺的状况,将建造的伊-400型潜艇数量从18艘减少为9艘。即使这个数量,日本仍负担不起。拟建的伊-400型潜艇又由9艘减为5艘,而实际上只完成了3艘。伊-400号和伊-401号于1944年年底建造完工,第三艘伊-402号则在1945年7月被改装成补给舰。

水上排水量:3,550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总长:122米,高:12米,吃水:7.1米

最大航速:水上20节,水下7节,大续航力:33,000海里/16节,设计潜深122米,试航中潜到了100米,下潜时间:56秒

动力:2台1900马力柴油发动机。1台1200马力的发电机,乘员:设计145人,实际220人

主炮:140毫米口径单装炮1座(配置在指挥塔后部)

鱼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8门(配置在艇首部)

高炮:25毫米口径三联装机关炮高炮3座(配置在机库上方),25毫米口径单联装机关炮高炮1座(配置在舰桥上)

艇载机:爱知飞机制造厂M6A1型晴岚式水上战斗/轰炸机3架

机载武器:800公斤炸弹1枚或450毫米口径航空鱼雷1枚。飞机弹射器1座

结局

伊-400号。1945年8月29日在日本九州东部海面向美军驱逐舰投降。1946年6月4日被美军在夏威夷火奴鲁鲁附近海域沉入800米深的海底。

33.伊400号潜艇

34.伊-400号潜艇在1945年8月向美军投降。

35.投降的日本海军”伊-400“号潜艇上的日本战俘

伊-401号。1945年8月29日在日本南部海域向美军潜艇赛贡多号投降。1946年5月31日被美军在夏威夷火奴鲁鲁附近海域沉入800米深的海底。

伊-402号。被改装成潜水油轮。1946年4月1日被美军在五岛列岛附近海域沉海。

伊-403号。原定在川崎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后因故取消。

伊-404号。1945年6月4日完成 95%时遭到美军的空袭,重创后停工。7月24日在仓桥岛海域用航空鱼雷自爆沉没。1946年12月9日打捞出水。1947年解体拆毁。

伊-405号。1944年9月27日在开工后不久因故取消,被解体拆毁。

日本潜艇作战执勤范围相当广阔,除负责日本周边近海防御及侦察和预警的值班潜艇外,大部分潜艇基本都在进行远洋作战。在北起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东至美国西海岸、南到澳大利亚沿海、西至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攻击袭扰盟军舰队与运输船队。由于日美双方的主要作战集中在中太平洋地区,日本潜艇的战绩在该地区得到了突显,但损失也是最大的。

1942年至1943年是日本海军潜艇的活跃高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量猎杀盟国战舰和运输船,取得了骄人战绩。1942年8月15日,伊19号潜艇在所罗门的圣克里斯托巴尔岛附近海域执行战斗巡逻,发现美军黄蜂号(CV-7)航母编队,立即展开攻击,以2秒的间隔发射6枚长矛鱼雷,除第1枚脱靶外,另5枚全部中的。第3、4、5枚击中黄蜂号航空母舰,6小时后沉没。第2枚奔波11公里,击中后方美军大黄蜂号(CV-8)航母编队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DD-415),第二天断裂沉没。第6枚奔波12公里,击中大黄蜂号(CV-8)航母编队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BB-55),造船中度损伤。仅伊27号潜艇就创下击沉15艘商船,击沉和击伤99359吨位的日本潜艇编队记录。

日本潜艇在技术上有其自身缺陷和战士运用失当,单纯追求输出功率,使自行研制的柴油机噪声巨大,美军声纳人员称:日本的潜艇航行如同敲着大鼓行进。日本海军对潜艇没有合适战术,发挥的作用有限,只按固定思维将潜艇用于进攻防守严密的美军舰队,忽视了破坏交通线和攻击商船,在美军强大完备的反潜力量面前损失惨重。对攻击商船的鱼雷使用设定限制(只能1枚攻击),特别是不切实际的上浮报告制度,造成潜艇部队损失巨大。战争期间,日本海军的174艘潜艇先后有128艘被击沉,战损比例与德国U型潜艇相当,但其总共才击沉184艘商船(90.7万吨),而U型潜艇的战绩是击沉2840艘商船(1430万吨)和美国潜艇击沉493艘商船(152万吨)相比,显然要逊色得多。或许这就是日本潜艇部队被人所遗忘的原因之一。

36.1945年8月,日军潜艇投降后,美军登艇接受并悬挂星条旗。

37.1945年8月,停泊在港口基地的日军潜艇挂出表示投降的黑旗。

38.指挥观通---日军潜艇指挥官使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39.指挥观通---日军潜艇指挥官使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40.潜艇的耳朵和眼睛---日军潜艇声纳兵在监听。

41.航海部分---日军潜艇艇员操纵方向舵和水平舵。

42.动力部分---日军潜艇艇员操纵轮机舱主机

43.动力部分---日军潜艇艇员操纵轮机舱主机。

44.动力部分---日军潜艇轮机舱配电板。

45.动力部分---日军潜艇轮机舱艇员操纵配电板。

46.鱼雷攻击---潜艇首部的鱼雷发射舱。

47.鱼雷攻击---日军潜艇准备发射鱼雷。

48.甲板武器---日本潜艇甲板上的140毫米口径炮。1922年设计定型,1924年装备。炮重3.84吨,全长5.9米,炮管长5.6米,射速5发、分钟,炮口初速700-705米、秒,射程16000米。

49.甲板武器---日军潜艇甲板炮的夜间射击。

50.日军潜艇进行压缩空气充气工作。

51.日军潜艇水密分割舱门。

52.日军潜艇艇员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