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海海域岛礁命名折射出的海洋文化现象

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代,我国沿海就有了渔业、制盐业。战国时期的齐国已号称“海盐之乡”。《史记》中有“兴渔盐之利,齐以富强”的记载。在距今一千多年前晋代,已有我国渔民在南海诸岛捕鱼的记载。我国海上运输自古以来就比较发达,早在《竹书纪年》中就有夏代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的记载,商朝的航海事业继夏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周时,齐国、吴国、越国即有海上交往。秦始皇重视海上航行,海上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在西汉时期已是航海大国,不仅北起渤海,南到越南沿岸的海上交通畅通无阻,而且与日本、印度南部和锡兰(斯里兰卡)均有海上往来。《梁书》记载:南朝(公元458年)时,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扶桑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至其国,流通佛法、经象”,一些欧美学者称这五名僧人为五名哥伦布。唐朝时期,我国的海上交通有长足的进展,当时有两条航路,一是自登州(山东蓬莱县)入高丽的渤海道;二是自广州起的海夷道,即从广州出航经越南、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等地,到印度、锡兰,再至阿拉拍(大食国)。宋元时期,不仅航海业继续发展,造船技术也有飞速的提高,海上贸易范围,从太平洋西部、印度洋沿岸各国进一步扩大到红海地区和非洲东岸,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到北宋时期已经能用指南针定航向,用绳索测水深,钩取底质样品以识别航路。到了明代出现了古代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出动船只近两百余艘,率众二万余人,先后到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

随着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发现、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拓展,对海域岛屿的命名也断增加,海域海岛的命名既有宣示主权、标注方位,显示范围,又能用于识别、交流和管理的作用。南海是中国海中最大的海域,也是海上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这里的地名有的是官方命名,有的渔民俗称,通过这些地名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海域岛屿命名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并能折射出南海特有的海洋文化现象。

一、南海海域岛屿命名的特点和规律

(一)南海海域岛屿的命名由抽象到具体,由面到点不断丰富。

华夏文明发起于中原,对海洋的发现和管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早在秦朝时期,伴随着中央集权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开始对海疆的控制。秦始皇四次巡海,拓展了航线,开启了沿海地区的国家行为,奠定了中国海权的雏形。西汉武帝统一南越,设九郡直属中央管辖,使位珠江三角洲的番禺,琼州海峡的徐闻,北部湾沿岸的合浦、日南成为南方沿海的主要港口,并开辟了中国大陆经南海至印度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汉杨孚曾对南海周围地形有所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叶锢之”。“涨海”即指南海;“磁石”有的解释为珊瑚礁,有的认为是南海的岬角地形。三国时期万震所著《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对南海和附属岛屿都有描述,称南海为“涨海”,南海的岛礁为珊瑚洲,把珊瑚礁底质喻为“磁石”。可见,早在汉代,中国就不仅发现了南海,而且对南海的岛屿、沙洲、暗礁、潮汐等有一定的认识。涨海的指称与就潮汐有一定的联系。从此以后,南海就一直是中国贸易的主要地理媒介。从唐宋时期起,出现了专指南海海域的古地名,如石塘、万里石塘、万里石塘屿、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等。南宋赵汝适在公元13世纪的《诸蕃志》中就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1405年至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郑和航海图”,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石星石塘”。根据图上标注的位置可知,“石塘”即指现在的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即现在的南沙群岛,“石星石塘”即现在的中沙群岛。这些地名中的“星”、“塘”、“沙”应指的是独立的礁、泄湖、暗沙和浅滩,星是指岛屿分布在广阔的海域,象天空的星星一样,因多由礁石组成,称为石星;部分礁石围成泄湖,又像塘一样,故称石塘;因为没有具体的方位和距离概念,仅用“万里”来表示距离,且没有具体的命名,还是范指的代称,不够具体。直到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在航行的过程中不断对发现的岛礁进行命名,南海海域的海岛命名才丰富起来,在“郑和航海图”中明确标出了500个地名,其中在本国部分约200个,其中大部分是南海海域岛屿地名。此外,海南渔民长期在南海从事捕捞业,在渔民使用的“更路簿”中也留下许多渔民命名的南海地名,使得官方和民间对南海海域的地名命名更完丰富和完善,这些命名不同程度地反应了南海海域、岛屿的地理特征,对增进对南海的认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随着海洋活动的增加,人们海洋的认识也显著增强,对海域岛屿的定义、分类更加清晰,命名更加科学。

西方在15至18世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进行全球地理的大发现、大开发。而我国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了经常性的海上贸易,磁器、茶叶经海上丝绸之路往向印度和中亚。郑和下西洋的地理发现,要比西方要早近一个世纪。位于海南文昌、琼海的渔民也定期前往西沙、南沙海域捕挥作业,甚至是在岛上居住。正是因为海洋活动的增加,人们对海洋、海域、潮汐、水道、岛屿、礁盘和暗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海域岛屿的命名有了分类,有了通名的概念。对于海洋分为大洋和近海,对于近海又分为海峡和海湾,海域的岛屿有了群礁、群岛,对于岛礁的性质也有了进一步的划分,分为岛、礁、屿、明礁、暗礁,沙洲和暗沙等,随着海上交往的增加,对航道水道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许多传统的航线也固定了下来。为了确定航路,识别方位,便于海上作业,对岛屿的命名就显得越来越必要。通常按照谁发现谁命名的原则,人们对海域海岛进行命名。 在南海海域,通常有植被的面积较大岛屿被称为岛,无植被的石质岛屿通过称为礁,由流沙淤积而成的通常称为沙,因为潮水涨落而隐现的被称为明、暗礁或沙。由于海南渔民长期在南海作业,他们对南海岛礁的命名也有较强的规律性。如把岛和沙洲一律称为“峙”(有的沙洲称为“峙仔”),把礁一律称为“线”、“沙”,把环礁一律称为“匡”(筐、圈、塘),把暗沙一律称为“线”、“排”、“线排”。唯有在相关海域长时间的航海和生产经历,才能掌握了南沙岛礁的地理、地质特征,进行有比较规律的命名。

(三)以人物、事件对南海岛礁进行命名,赋以丰富的人文色彩。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南海现有的地名当中,有大量的人文色彩的地名。比如,以人名命名的有郑和群礁、马欢岛、晋卿岛、李准滩、赵述岛等。这些岛礁的命名多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群礁以郑和命名,其它岛屿用郑和随行的重要组成人员的名子命名,或以明清时的将领、使节的名字命名。有的以军舰的名子进行命名,如中建岛、太平岛、永兴岛、金银岛,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派出中建、太平、永兴、金银岛号舰船收复了日本侵占的岛屿,并以军舰的名子重新命名这些岛屿,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是主权的象征,以军舰的名子命名这些岛,除了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还有积极的宣示主权意义。有些地名岛屿的命名有明显的宣扬皇权和美好愿景的寓义。如宣德群岛、华夏暗沙、皇路礁、礼乐滩、福禄寺礁、万安滩、南康暗沙、北康暗沙等。宣德群岛以明王朝的皇帝的年号命名,记录的命名的时间,也有宣德海外的意义,华夏、皇路的命名,则有中华的色彩,礼乐、万安、南康等名子则有祉福祝愿之意。

(四)岛屿的俗称是南海地名命名的有效补充和参考依据。

我国渔民长期在南海海域捕捞作业,为了识别方便,广大渔民对部分南海岛礁进行了自主命名,就是对岛礁的习惯性叫法。在这些俗语地名中,以形状、声音、方位等进行命名较多,如双帆石、牛犄洲、半月礁、鹅卵鼻,山狗吼、木烂头,南峙、北峙等。我们也能发现很有规律和特点,如有的礁石形似船帆、牛的犄角、月牙儿、鹅的鼻子,就取相应的名字,有的礁石浪打在上面会发出某种声响,就会取山狗吼这样的名字。有些港湾岬角潮流复杂,浪高水深,过往船只经常倾覆,导致船毁人亡。这里常漂浮着烂木头,就形象地取名为木烂头。为了区别岛礁的位置,用东、南、西、北、上、下的方位进行的命名的地名十分多见。

在罗盘用于海上指示方位以后,海南渔民们总结了海上航路,并记录在《更路薄》里。他们用罗盘指示航向,用点香来记更时,记录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各岛礁间的更路100余条,在更路薄里也记述了南沙群岛的习用地名70余处。如:“自黄山马去丑未,用壬丙巳亥,三更收。对西北。自黄山马去牛厄,用乾巽,三更。对东南。”……这里的“黄山马”即太平岛,“丑未”即渚碧礁,“牛厄”即南威岛。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人对南沙各岛礁进行测量和定名时,部分采用了海南渔民原有的命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组织了海域海岛地名调查,对南海岛屿地名进行规范,部分地名也是把渔民对岛屿的俗称做为参照,渔民的习用命名为南海海洋地名的命名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参考依据。

二、南海地名命名折射的海洋文化现象

(一)我国是较早具有海洋意识的国家,南海的探索发现和开发凝聚着自古至今闯海人无穷的智慧、勇气和开拓精神。

南海是面向东南亚的门户和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通道,远在秦朝时,国家已经有了海洋意识,南海诸岛就被列入南海、桂林和象郡管辖。汉代时,已经建立水师巡视南海及各郡。唐代时振州(今海南省三亚市)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由岭南节度使实施管辖。元代时,开始测量南海纬度。明代时,《正德琼台志》“疆域”条记: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了海洋和海权意识。

在造船、航海和保障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远离大陆进行航海和发现是十分艰难的。所以,南海的探索和发现凝聚历代以来无数闯海人的智慧和勇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除官方组织的外交、贸易、宣示主权和海域管辖活动,海南本地渔民通过海上捕捞作业,并在劳动的过程中,形象地对许多海域岛礁进行命名,有力地证明了是我国较早发现和开发这片海域,体现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二)和平利用海洋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这种传统符合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中国人最早发现了南海,开发了南海。从汉代开始开辟了南海经印度洋至中亚的海上航道,目的是开始海上贸易。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没有占领一块领地,带去的都是东方的和平理念和文化精髓,没有一丝一毫的掠夺,并受到沿途国家和地区一致的欢迎。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经由南海的贸易,向海外输送的也都是陶瓷、茶叶、丝绸等这些广收欢迎的物资。南海的地名是人们在长期以来不断探索、认识南海的过程中产生、发展、演变的。诸如礼乐滩、忠孝滩、泛爱暗沙、信义暗沙、仁爱暗沙等,这是以封建传统伦理观念命名;民主礁、宪法暗沙、一统暗沙、和平暗沙、主权礁等,这是以反映政治理念词汇进行命名;伏波礁、金吾暗沙、校尉暗沙、司令礁、都护暗沙、舰长暗沙等,这是以古今军政职务进行命名。还有以含有保卫南海诸岛意义词汇进行命名,诸如西卫滩、保卫暗沙、勇士滩、武勇暗沙等。这些地名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历史和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海南与南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南海是海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祖宗之海,也造就了海南开放、包容、进取的地域品格。

海南是陆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是陆域小省,海洋大省,海南的发展需要依托南海。 美丽而又神秘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上。海南渔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每逢春、夏、冬三季,海上风浪不大,海水温度适宜,海产异常丰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渔民到来进行渔捞生产,这片海域被海南渔民称之为祖宗海。

南海又是通往东南亚的海上航道,近代以来,以海南琼海、文昌等为主的广大华侨远度重洋,赴东南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南海周边国家发展,进行热带作物种植、从事海上贸易,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家乡海南带来了南洋文化,积累了财富,促进了海南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造就了海南开放、包容的地域品格。至今已有数百万人原籍海南的侨民分布东南亚和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