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乡土赤忱,尽施半生所学,遴选十事,深作论述。投于市长信箱,示于芸芸网友,汇篇成卷,号曰十论。惟愿抛砖引玉,以唤关心家乡发展筹谋汉中未来者,同襄共举谏言议策,为家乡发展共尽绵力。
多年来,汉中一直默默无闻踏实本分地扮演着省内老少边穷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省上曾提出过建立汉江工业走廊的规划,汉中是为重点。后来悄无声息不了了之。现今回首,发展工业?作为原料产地、主要市场、技术中心三不沾的汉中还是洗洗睡吧!至于陕飞燎原等因特殊历史时期三线建设落地汉中的军工企业,都是在国家相关部委掌控之中。发展快慢?如何发展?汉中都无从置喙,不过是客落此地,算不得汉中所有。一句话,汉中发展工业,先天不足,不是良选。
如今西成高铁的开通和汉中新机场的建成,人们彷佛又看到了汉中实现大发展的远大前景,对汉中的发展方向多了许多新的期许和规划。
但是认真审视,无论是后天失调积硅而行的旅游业、自我臆想的区域物流中心还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镇巴油气资源,都不足以挑起汉中发展的大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谓发展,首先要从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入手,发挥出来才算是正途。而汉中的资源禀赋就集中体现在农业发展资源和文化资源两大方面。
经济学里关于地区发展有一个概念叫做“比较优势”。就是指在自身所具备的各种发展资源资本里最具优势的方面。这种优势并不是要比所有对比对象都优胜,是专指对比自身所有的资源资本里最具优势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通常的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自身最具优势的资源入手做好文章,逐步发展繁荣,然后带动起相关联的产业跟随发展,最终实现地区的整体繁荣。汉中的发展也不例外。道理很简单,如果自身最富资源的产业都开发不好,却好高骛远赶潮流雄心壮志去发展毫无优势的时兴产业,实属虚妄。归根结底来说,汉中发展的一大关键产业还是要看传统深厚禀赋丰厚的农业!
一直以来农业被定义为第一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过时落后产业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作为万业之本的农业越来越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依然势头强劲,不逊色于工业和第三产业。
纵观天下,目前世界上比较突出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大农场规模化农业、以色列的高效农业,日本的精品农业、还有以高技术为内核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荷兰商品化农业。
这四种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各有所长,不便轻论高低。但结合汉中本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综合考量,除了以大农场规模化为特征的美国农业形式不适合条块分割村庄遍布的汉中农地外,以色列、日本、荷兰的农业模式都有可借鉴实现的有利条件。
这里以以色列的农业的模式,粗略预判下汉中农业的前景。
以技术立国处处体现出紧凑高效的中东强国以色列,以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弹丸之地,发展出了举世瞩目的高效农业。在温室技术、节灌技术、奶业技术等方面冠绝全球,独领风骚,可为汉中农业发展点亮广阔的发展前景。
盘点汉中的农业资源有三个特点:1.耕地集中,主要在平坝区,便于集约化经营开发;2.水系发达且水量充沛;3.气候适宜光照充分。
从理论上来讲,只需要广泛使用新技术与新工艺就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将水和光照这种丰厚的自然资源配合其他生产元素转化成具有商品价值的农业产品。
劳动力密集型的汉中农业
汉中市辖区2.7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坝区约占10%,而以色列实控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占了一半,再除去其他各种用地,网上查不到具体数据,粗估农业用地大概和汉中差不了多少,或者更少。但是以色列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农业生活生产条件就比汉中差了不止一两个层次。可以畅想,假使在汉中全面充分落实施展以色列的高效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汉中的农业产出规模和效益抵起两三个以色列不在话下。
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可以考虑一如我国和新加坡合作建立的苏州工业园区,与以色列或者日本、美国、荷兰等农业先进国家合作建立起“汉中农业园区”,以优质农业环境资源加优惠招商政策吸引国内外先进农业企业入驻。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经营技术和资本与本土企业合作发展,在适当的竞争格局下培育促进本土企业逐步发展提升,对标世界先进农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以实用落地为导向,逐步使汉中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中心,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建立起示范效应指明方向,都大有可期!
以色列农业喷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耕地有限,人地矛盾明显,粮食问题就表现得相当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粮食自给一直有着相当的缺口,且粮食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
从腾讯新闻得知,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1-12月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4262.1万吨,同比增加3117.5万吨,增幅27.97%。2020年1-12月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亿吨关口,达到创纪录的10032.7万吨,比2019年的8851.3万吨增长13.3%。(https://xw.qq.com/amphtml/20210116A0DO6P00/20210116A0DO6P00)这个趋势已经多年,目前还看不到扭转的可能,中国粮食形势严峻绝非虚言。
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发展手段的引进,使汉中农业脱胎换骨,彻底变过去分散低效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为技术密集型农业,充分发挥汉中本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并稳固发展。把汉中农业升格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把汉中建设成为中国腹心地带的一个超级大粮仓,让汉中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顶梁柱石,成为国家民生稳定的定海神针。意义非凡,价值无限。
除了以以色列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外,日本的精品农业也是农业发展另一种模式或者说方向。在国际上,日本的形象以干净文明整洁而著称于世,日本的农业产品更是精美优质有口皆碑。天然、绿色、品质至上、精益求精,几乎是日本农产品的标签,当然还要加上昂贵。曾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日本企业在山东莱阳投资农业,圈地长草五年不耕”确是事实。这篇文章标题引人内容新奇,却是遵循科学合乎正理,受到广大网友的肯定与热捧。如文中所述,优良的品种、精心的培育、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开发无不为日本精品农业方兴未艾的发展做着深刻的注解。
结合汉中作为中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和国家一级濒危动物朱鹮保护区的双重高级别环保加持的优厚环境条件,汉中精品农业的发展也理应大有作为前景可期。
日本精品农果
朋友圈里那家在山东莱阳开发精品农业的日企是日本朝日集团牵头联合其他两家日企组建的朝日绿源公司。其经营运转顺利稳定,产品行销上海,供不应求。但是因在莱阳找不到更多环境条件合适的地块,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现已经将其在当地的经营资产都转让给了一家中国企业,离开了中国。
一场经营,地利不济,虎头蛇尾,谓为遗憾。如果汉中决定发展精品农业,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定向招商,可以考虑重点向这家日企抛枝接洽,将汉中的优异的农业环境资源推介出去。如果能达成协议获得投产,对汉中的农业产业升格、利税、就业等经济社会效益都不言而喻。同时,这也会在事实上形成日本精品农企为汉中自然环境背书的宣示效应,并且伴随着精品农产品的行销扩散,汉中的形象和美誉度也将昭而广之传扬海内,这种农业发展所带来的附加效应可是多少主动宣传推广都达不到的效果。
此外,以高技术智能化为内核以出口导向为突出特征的荷兰农业的借鉴意义在于推动汉中农业的外向型发展。众所周知,荷兰农业以花卉产业称为翘楚,而发达的市场经济和高度的信息化技术使得荷兰农业订单供应按需生产实现了生产要素和农业资本的极高效利用,而这也是荷兰以花卉为代表的农产品行销全世界的基础保证。
荷兰花卉产业
如果汉中利用本地湿润利生南北集萃的地理气候和物种条件为基础,引进荷兰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和产销模式,抓住汉中开建第二机场发展空港物流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起高附加值的园艺花卉产业,汉中农业的局面和效益必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了,伟人曾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荷兰也确实太远,实在不行,咱汉中只要能学得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山东寿光,也行!
我们引进先进的农业企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进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洞悉世界农业发展的脉搏和方向。从辨证学上看,新技术是为术,而新理念是为道。掌握了术,我们可以让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除了应用在传统的粮食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之外,在花、林、药、渔、茶、丝等大农业体系内的其他领域都可以尽可能的发挥其效应,让农业高科技所孕育和激发的效能在汉中最大限度地施展出来。而只有理解掌握了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并融会掌握,才有可能让农业高科技在汉中落地生根并实现可持续的自主发展前进,而这才是我们汉中农业做大做强的源动力。
此外,在引进荷兰的农业技术和理念的同时,适时引入其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家庭农场及合作社模式,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当下中央力推的乡村振兴,解决汉中由来已久的三农问题也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抓手!
这里多提一句,做大做强包括高效农业和精品农业在内的新农业,除了促进汉中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外,还有一个附加的社会及环境效应。那就是以汉中本地新型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巨大为现实理由,强烈要求引汉济渭工程降低对汉江流域的取水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汉中盆地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更是百年大计!
在汉中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培育起一批强干出众的本土农业企业群体,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及经营实力,凭借汉中与新疆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中可能建立起来的良好官方关系,紧抓国家推动“藏水入疆”世纪项目的历史机遇,未来在新疆开拓经营大展拳脚,以实现汉中产业在汉中域外开花结果,完全突破汉中地域限制,再造一个更大的产业汉中。
藏水入疆“红旗河”示意图
如果汉中农企在新疆能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可以稳扎稳打继续开拓中亚五国乃至俄罗斯、非洲等后进地区的农业产业,畅望前景潜力巨大时不我待!
前景绘就,路径清晰,碌碌无为汲汲无名,或者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汉中农业,这真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