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生物燃料需求增长,炼油厂也开始转型了

来源:中国石油报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业务已经是当前多数国际石油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油气行业下游的炼化业也随之进行转型,一方面关停小规模、设备老旧的传统炼油厂,另一方面转向生物燃料这个新兴领域,全球炼油行业都在经历一次大调整。

全球多地炼厂出现“关停潮”

过去几个月里,全球十几家炼油商和国际石油公司先后宣布 关闭旗下个别炼油厂。

美国最大炼油商马拉松石油公司提出,计划永久关闭位于美国加州的马丁内斯炼油厂和新墨西哥州的盖洛普炼油厂的原油加工业务;

日本最大炼油商新日本石油公司(Eneos)表示,9月末,他们已经按计划永久关闭了位于大阪炼油厂的11.5万桶/天的原油蒸馏装置。而就在这一动向的前两天,他们还暂时性关闭了另外两处相关装置,计划年底左右重新运行。

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将逐步关闭公司在西澳的一家炼油工厂——Kwinana精炼厂。这家精炼厂是澳大利亚当前仅剩的4家炼油厂之一,运营时间已有将近65年之久。

壳牌菲律宾公司表示,由于“菲律宾市场需求不振,继续运营炼油厂在经济上已不再可行”,将永久关闭其位于菲律宾巴丹加斯省的Tabangao炼油厂,该炼厂日产能为11万桶,是菲律宾仅有的两家炼油厂之一。

......

此外,一些石油巨头也开始 剥离炼化资产、暂停手中的炼油项目或减少炼油产能。◎壳牌公司表示,其位于新加坡的Pulau Bukom炼厂加工量将减半。 ◎道达尔出售位于英格兰的一座炼厂。 ◎巴西国有石油公司表示,已开始出售一家名为Polo Potiguar的小型炼油厂。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月度报告中表示:“尽管在新冠疫情爆发前,有在2020-2021年度关闭产能的计划,但大部分新声明反映出,在一个遭遇暂时需求崩溃和炼油结构性产能过剩的世界,人们对炼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转型生物炼油厂成为炼油业的新趋势

受燃料需求停滞不前、环保法规收紧以及海外竞争等因素影响,一些炼油厂选择了一种更简单的替代方案—— 转向生物燃料生产。道达尔集团宣布,将投资超过5亿欧元(约合5.841亿美元)把其法国格兰普伊特炼油厂改造为一个生物燃料炼厂。生物炼油厂预计在2024年投产,每年将生产17万吨的航空燃料和12万吨的可再生柴油。

菲利普斯66计划将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炼油厂改造成全球最大可再生燃料厂。该公司称,预计未来每年生产6.8亿加仑可再生柴油、汽油和航空燃料,加上现有项目生产的,其可再生燃料产能或超过8亿加仑/年。

西班牙综合能源公司雷普索尔宣布,将耗资6000万欧元(约合6750万美元)与沙特阿美在位于毕尔巴鄂港的炼油厂合作建造一座10兆瓦的绿色氢气厂,用于生产合成燃料。这个绿色氢气厂是脱碳项目的一部分,脱碳项目还包括一个碳捕获项目和一个废物燃料厂,预计将在2024年竣工投产。瑞典炼油商Preem宣布,将在哥德堡炼厂新建一套1.6万桶/日的可再生能源装置,计划取消Lyskeil炼厂升级项目,改造为可再生燃料厂,并表示将更加专注于可再生柴油以及航空燃料的生产。

纵观全球炼油行业,关闭和整合转型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在众多因素的冲击下,行业产能淘汰的速度将会不断加快。

转型生产生物燃料的前景如何?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并经加工得到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固态生物燃料,如木屑、薪材、树皮、稻草捆等;液态生物燃料,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合成生物燃油等;气态生物燃料,沼气、二甲醚、生物氢气等。

转型生物燃料的生产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生物燃料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欧盟已宣布, 确保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2030年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比例提升至55%。此外欧盟各国加快推进航空领域低碳转型的立法进程,比如德国政府计划在2026年前,保证德国交通领域中使用的燃料有14%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同时,在2030年前航空领域所用燃料中也需要混合2%的零碳排可再生燃料。 普华永道(PWC)能源部门表示,将炼油厂转化为生物燃料厂“意义重大”。它使计划能够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作用,创造长期价值,并降低工厂全面关闭和现场清理的成本。 然而,生物燃料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摩根士丹利表示,生物燃料的风险包括产能过剩,获取可持续原料的能力,来自进口和其他低碳替代品的竞争,以及当局政策的变化。

此外,生物燃料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同时,生物燃料的原料增产占用土地资源以及过度使用化肥,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也引发激烈争议。

总的来说,生物燃料前景较为广阔,但需要寻找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方向应倾向于高级生物燃料。在减少煤、石油等依赖时,生物燃料不能因此破坏现有粮食生产、水质安全等。

文:单嘉钰 素材来源:中国石油报 中国能源报国际新能源网 中国化工报 能源舆情

平台编辑:王聪 李博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