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八景
折叠文笔三峰
文笔三峰是由罗什塔、清应寺塔、大云寺塔组成的。
旧时的文笔山峰三座高层建筑像三支立于笔架上的笔,由此号称"文笔三峰"。
清应寺
清应寺紧邻大云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宫,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创建于前凉王张轨曾孙张重华时。张重华于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六月继王位,他舍其姑臧故城在当阳门内九宫后院空地,创立了北斗宫与姑洗塔。自晋至元,历经千年有余,中几经兴废,于元末至正年间被战火所焚。到明朝永乐年间,又在北斗宫的废墟上,"敕建为清应寺。殿宇巍峨,廊楹绘绚,世称古刹。"之后,历经多次修葺、补建、彩绘,使殿宇宽敞、绚丽,焕然一新。直至1927年的凉州大地震中,被毁为废墟,今已了无痕迹。
折叠大云晓钟
大 云 晓 钟
梵天幽静暮烟深,声教常闻震远音。
花雨一天云外落,松风满院月中吟。
南园归雁惊寻侣,北渚眠鸥稳趁心。
吼罢蒲牢僧入定,更无响度绿萝荫。
武威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时的前凉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
1、历史遭遇
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大云寺遭到严重损坏,唯有寺内的古钟楼岿然独存。解放后,文物部门
大云寺从别处搬迁来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与古钟楼组成今日大云寺规模。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位于城东北隅。原为前凉国王张氏的宫殿。前凉王张天锡升平年间,舍宫置寺建塔,此名为宏藏寺。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诸州各置大云经,遂改为大云寺,后又改名为天赐庵。西夏时,改名为护国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就是天民安五年(1094)为重修寺院感通塔而立,即《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大云寺是历史上的名刹古寺,在古代不仅是国内游人游览的重要胜地,也引起了国外僧人的高度重视。明洪武年间,日本僧人沙门志满曾远渡重洋,主持募化重修该寺院,被传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话。直到明清,仍然是香火不断,兴盛不衰。1927年大地震,寺院基本被毁,唯有钟楼岿然独存。古钟楼为大云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楼建在9米高的砖包土台上,基底约125平方米。周围绕廊,重檐山顶,五踩作斗拱。整个建筑挺拔俊秀,高耸入云,历经维修,保存完好。
2、特色
古钟楼上悬有大云铜钟。钟呈黄色,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吨。钟体上饰有图案3层18
大云寺格。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6格。最上层饰飞天,头戴花冠,耳饰明月,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彩带缠身,手托果盘,作翩翩飞翔状,线条丰满流畅;中层饰天王力士,威武有力,手持武器各异,头戴塔耳帽,身穿盔甲,骑坐夜叉,旁立两个小鬼,赤身短裤,神态各异,生动传神;最下层饰龙,五彩云纹,现已磨损不全。此钟体积较大,声音洪亮,形状古朴精美,是罕见的古代铸造艺术珍品。从钟体造型和所饰图案分析,为唐代遗物。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千里,发人深省,为郡脉之一大助也。"每逢日出时分,霞光万道,自西向东仰观大云钟楼,见巨钟通体被朝霞煨成红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金色。此刻,登上钟楼击钟,钟声轰然,响彻云霄。 大云钟是凉州人心目中的神钟,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众多的游人登上古钟楼,放眼凉州全景,敲击神钟,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0年在钟楼后面空地搬迁了建于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庙大殿和原山西会馆的清代建筑春秋阁及两廊,使之相得益彰,更为壮观。1992年,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鱼跃龙门
"鱼跃龙门"又是怎样一处美景呢?相传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从西小南门放水,流水穿越西大街,浇镇台衙门花园。十五日夜月明星稀,流水撞击牌坊,激起层层浪花,月光照水,水溅牌坊,好像鱼跃龙门。
折叠滚龙石
"滚龙石"是指东城门楼柱顶石,石上刻有滚龙攀凤,雕刻工艺超群,游人为之惊叹。
折叠夜雨打瓦
在晴天之夜,如果你在武威南城门楼上听,有雨打瓦片之声,出来看,却天气晴朗,没有下雨的迹象,你说,它是不是很奇妙。
武威南城门
武威南城门楼,又名昭武楼;始建于隋代,完善于明代。该城门楼有"夜雨打瓦"之传说,每在寂静晴朗之夜,楼内可闻雨打顶瓦之声;是为凉州著名内八景之一。后经兵燹离乱,岁月风雨,人为毁损,及至20世纪末叶,城楼原状尽失,仅余高长不足10米之残垣。时武威市政府(今凉州区)筹资1000多万元重建,自1999年5月9日开工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约三年而成。
新建城楼占地2907平米,建筑面积4825.85平米,总高39.60米,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分为四层(含阁楼)重檐歇山顶仿明建筑。雕梁画栋,彩绘回廊,古朴庄重,大气堂皇;下部分为由仿古青砖砌成的底座(内含负一层),雄关巍峙,傲视广漠。原城楼残垣被包裹在底座之内。
武威南城门楼位置优越,高峻巍峨。登临此楼,可居高眺远,极目辽阔,襟风袖云,追古抚今,苍茫古凉州,繁盛新武威,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折叠千里眼
千里眼是在北城门楼柱上有一节眼孔,从孔中可望见百里之外的民勤县城。
北城门楼东城门楼
南城门
折叠七星剑
"七星剑"可不是与剑有关。而是说原来的凉州城没有西门,也无西城门楼,只有几处土堆似的女墙,每处站一人,土堆数不清,或七或八,号为七星剑。
折叠罗什倒影
"罗什倒影"在罗什寺塔西面有一藏经楼。每到正午,日光直射,藏经楼与塔斜对,经楼门隙,塔成倒影,俗称罗什倒影。
武威鸠摩罗什寺,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弘法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1、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在后凉建国初年,吕光挟持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武威后,为了安顿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后,便命名为鸠摩罗什寺,让鸠摩罗什住在其中,弘扬佛法。罗什法师圆寂后,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他的"舌"舍利供奉于寺内,并在供奉"舌"舍利处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罗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约在公元450年前后。
大唐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统兵远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内一座古塔顶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云生处,花雨飞舞。他相信这一奇观是一种神示:如此祥瑞之处必定是佛教的圣地。于是前往礼拜。敬德见到罗什寺塔后大生敬仰,遥想罗什法师功德,于是他下拨饷银,召能工巧匠,亲任监工,经一年多时间,寺塔完工。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为记,上刻"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为一段历史明证。
盛唐时期,地处凉州闹市区的罗什寺成为往返丝绸之路的西域使节、各国僧侣荟萃交流的地方,对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到了唐末、宋、元年间,汉族和西域少数民族频繁的战乱,凉州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域吐蕃领地,与汉文化长期隔绝,异教徒频频侵袭。唐代开元末年的安史之乱后,凉州被吐蕃长期占据。宋朝时忽必烈将凉州划拨到高昌地界做为牧场。至此,凉州地界上从汉晋六朝以来的所有遗迹,如罗什寺、灵钧台等,这些昔日被诗人王维、岑参咏歌颂赞的地方,都已失去了早期的历史面目。
明朝开国初年,社会逐渐稳定,积极有所发展,凉州城内的庙宇楼阁开始进行恢复性修缮,但罗什寺因为毁为一片瓦砾之地,一直没有进入修缮范围。
到了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有一个在张掖从军的鄱阳军夫石洪,客居凉州。发现"寺堂基址,瓦砾堆阜,榛莽荒秽丘不存"的罗什寺废墟时,心存悲凉,萌生了要在废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并择定吉日,破土动工,工匠们就在地下挖出一块银牌,上面清楚地镌着"罗什寺"三个大字,石洪到这时才知道这是姚秦朝代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建造的罗什寺旧址,大感意外,于是他决心重新修缮鸠摩罗什寺,以护先祖罗什法师之金身。明永乐二年秋八月,罗什寺重建正式动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复工程,雕塑彩绘,一应俱全。明永乐十三年末,又修复了观音殿和罗汉殿。
在明朝后期,罗什寺被朝廷钦定为陕西凉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为罗什寺颁发《大藏经》,并下了圣谕,圣谕中说:"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允供养。"此谕现完整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罗什寺又有过一次大型的修缮,这是明永乐元年以后又一次比较大的修复工程,据《重修罗什寺碑记》记载,经过这次重修的罗什寺"前后三院,焕然一新,乃五凉之福地;壮丽改观,诚河西之胜地也。"
甘肃武威千年古刹鸠摩罗什
1927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发生七点七级大地震,凉州的许多名胜古迹被毁坏殆尽,城内的罗什寺、大云寺、清应寺无一幸免,全被毁为瓦砾之地,号称"文笔三峰"的罗什寺塔、大云寺塔、清应寺塔均被摇倒,唯罗什寺塔残存半截。到了一九三四年,武威国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罗什寺塔,使历史古迹得以保存。
1938年,罗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学占用,拆除了残存的佛像。1956年,武威专区撤并于张掖专区,武威县人民政府改称武威县人民委员会,坐落于北大街罗什寺的武威干校迁往张掖后,县人委为了解决公、检、法三机关办公分散、住房拥挤、关押犯人不便等问题,决定将公、检、法三机关迁至干校,也就是罗什寺旧址。武威市公安局入住后,将看守所设在罗什塔下面,寺院旧址则成为武威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办公场所,残存殿堂改建成办公室。
改革开放以来,鸠摩罗什寺引起海内外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从1995年开始,先后有不少海内外团体慕名前来考察武威鸠摩罗什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香港宝林禅寺方丈及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广东、江苏、浙江、陕西等地的僧俗考察团以及台湾圆光佛学院、新加坡、日本、韩国、澳门、美国、泰国、缅甸等国内外佛教团体和个人参访朝拜。特别是1998年4月,中国佛学院"丝绸之路考察朝拜团",由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4名法师来武朝拜鸠摩罗什寺,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武威鸠摩罗什寺的修复重建已势在必行。
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据武威市佛教协会的要求,批准修复鸠摩罗什寺。同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鸠摩罗什寺筹建处,罗什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2000年修复工程经省建工设计院设计,经原武威地区行署计划处以武地计投(2000)105号和原武威市计划委员会武计发(2000)45号文件批复,开始动工修建。修建中的鸠摩罗什寺已是凉州区佛教界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今年接待的海内外香客与游客人数累计已超过二万人次。
2、建筑格局
前身
据唐朝《敬德碑》记载,罗什寺原址"罗什地基,四址临街",规模相当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楼、山门、过殿(天王殿),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华严三圣殿、拜殿与两廊,还有观音、罗汉、金刚和36代祖师殿,并藏有御赐《大藏经》。后历遭兵灾人祸,文革期间殿堂被改用;唯罗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
现状
修复鸠摩罗什寺
甘肃武威千年古刹鸠摩罗什
工程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至此,武威迎来了振兴起衰的光辉一页,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修复的主要工程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多功能般若讲堂、鸠摩罗什祖师纪念堂、鸠摩罗什佛学院、鸠摩罗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鸠摩罗什三藏院、关房、念佛堂、佛教教育视听图书馆、佛教书画院、佛教博物馆、佛教慈济中心等。
大殿正面供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背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5米,功德金是98万元。殿内设万佛阁,供奉壹万零八百尊铜佛像,流芳千古,与世长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为两种,镏金铜佛每尊5000元,贴金铜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统一订制,在佛像下制铜牌,刻供养人芳名,与寺长存,祝愿斋主过去者永离苦海,求得解脱;消灾增福,全家吉祥;将来者往生西方,九品莲生。
3、寺庙活动
鸠摩罗什寺举行舌舍利塔修复开光仪式
2013年6月9日,甘肃武威千年古刹鸠摩罗什寺举行了舌舍利塔的修复开光仪式。距今1600多年的鸠摩罗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规模修缮,古刹修缮资金200多万元全部来自于中国内地、泰国、印度等海内外信徒的捐助。鸠摩罗什在中国国佛教传播时期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四大佛经翻译家,被誉为"译经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