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
隆冬时节,北风呼啸,浪涛翻涌。一艘艘渔船井然有序驶进了东山岛几个设施齐全的渔港。
渔港是船只避险的“家”。改革开放之前,东山岛渔港既少又小、防灾能力很差,每遇大风、台风即将来临,大大小小的船只四处“逃窜”,有的在本县军港寻求避风,有的到邻县的诏安宫口甚或广东“寄人篱下”。尽管能有暂时寄宿之处,也难免有所闪失。据《东山县交通志》中记载,改革开放前,仅冬古渔村在4次台风袭击中,就损失机帆船、竹桁船等船只40艘。
东山岛冬古村渔港一隅 林长华 摄
笔者收藏一本40年前《星洲南洋东山会馆40周年纪念特刊》(1938~1978),这本由新加坡“星洲南洋东山会馆”编辑出版的刊物,以较大篇幅和图片介绍改革开放前的东山岛,其中说到当年渔港与船只又少又小:“渔港”内船只樯桅林立,几乎都是木制的。防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常有海难事故发生,故有“行船跑马三分命”之说。船只续航能力就别提了,人们对远洋渔业捕捞只能“望洋兴叹”。船少加上都是近海作业,捕捞量可想而知。作为渔业重点县的东山岛,老百姓餐桌上的鱼还十分鲜见。逢年过节都得从外地调进冻鱼,按人口定量供应。笔者1982年1月21日的日记写到:“春节每人凭票供应冻鱼1斤。”笔者清晰记得那时的过年,都要起大早冒着严寒手攥鱼票去加入长龙队列,而分配的几乎是冰冻吧浪鱼或带鱼。海岛人奢望吃鱼,简直是笑话!但在计划经济年代见奇不怪,这与当时“吃大锅饭”体制以及落后的渔业生产工具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重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建设渔港码头。继1977年铜陵大澳渔港建成投入使用后,1981年国家投资建成冬古湾硅砂码头,供500吨轮船停靠装运硅砂,堤内海面成为“天然良港”,现在该村有国家二级渔港1个,5000吨硅砂码头1个。澳角村继上世纪90年代初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国家二级渔港和陆岛交通码头后,2008年又开建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国家一级渔港,现已投入使用。渔村宫前村1988年开建渔港,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公布为全国首批沿海渔港,2011年宫前渔港获批提升为一级渔港,批拨6000多万元投建。目前东山岛渔业基础设施令人瞩目,拥有国家中心渔港1个,一级渔港1个,二级渔港3个,三级渔港4个,渔港占全市总数一半以上。岛上还建设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集散基地,大量海产品辐射东南亚国家及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市场。
近些年,东山岛渔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渔业经济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明村东山岛澳角村党支部书记林华忠告诉笔者:“加大远洋捕捞的扶持力度,是国家‘海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东山县审时度势,大力推进渔船“小改大、木改钢”,利用新技术更新建造新型钢质渔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借助渔业科技保障海上作业安全、拓展外海渔业,提高渔获产量,取得跨越式发展。据了解,新造的钢质渔船都装配有AIS避碰系统、CDMA船载终端、超短波电台、GPS手机定位等现代化设备,使海上作业安全系数、捕鱼能力、经济效益等明显提高。宫前村渔民沈阿龟告诉笔者,他兄弟3人都“鸟枪换炮”,各新造近200吨位、造价300多万元的钢质渔船。他说:“钢质渔船安全系数高,出海驻洋时间长,产值比过去增近一倍。”
东山岛渔港和渔船实现华丽转身得益于改革开放。目前,东山岛有钢质渔船1003艘,有“海之星”“远德胜”两家远洋捕捞企业,拥有国家农业部批准的远洋渔船建造指标22艘,已建完远洋渔船下水20艘,其中17艘已出境生产。2017年水产总量43.38万吨,渔业产值60.83亿元,加工规模产值303.13亿元,出口创汇92.94亿元。“2017年全县出口台湾水产品8万吨以上,价值44.23亿元,占东山水产品出口的46.2%,每年海上运输贸易上千船次。”林华忠说。
每天晨曦刚露,渔港码头早已车来人往,一派忙碌景象,热闹的早市拉开帷幕。旭日照耀下,港湾反射着碎银般的波光。小艇来回穿梭,渔港开始喧嚣。满载而归的渔船上,雇工们加紧搬卸鱼货,鱼贩穿梭其间,吆喝声不绝于耳。卸鱼、分拣、过磅、交易,转运、补给渔需物资……组成东山岛渔港的交响曲。渔业发达,鱼市活跃,物质极大丰富。如今,东山岛的海鲜品种繁多,既鲜又廉,极大地丰富海岛人的餐桌。同时催生微商网购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让东山岛名目纷繁的海产品“游”向国内外。
东山岛上家家户户没有什么想尝而尝不到的鱼,岛上许多老人喜逐颜开告诉笔者:“我们赶上好时光,不但盼到‘年年有余(鱼)’,而且是天天有余(鱼)啊!”⊙林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