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右玉县6万亩南山森林公园里,华灯璀璨,乐曲飘扬。2018右玉森林音乐会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旋律。《民族管弦乐专场》《山西民歌专场》《交响乐专场》,让山、水、树、人的美融汇成大自然的和谐之声。
本次音乐会由省委宣传部、朔州市委、朔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演艺集团、朔州市委宣传部、右玉县委、右玉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右玉县,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向来是大风口,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风沙肆虐,全县土地沙化面积高达76%。据《朔平府志》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禾苗被拔,房屋多摧,牲畜亦伤。”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1949年,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行走在右玉的荒山秃岭间,他看到的是“十山九秃头”的荒凉,听到的是老百姓“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的哀叹。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更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百姓生存,成为摆在这位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一要务。
在一个长满小老杨的偏僻山沟,张荣怀找到了答案:农民说,有了树的保护,粮食收成比别处高几成。
“人要想在右玉生存,树就要在右玉扎根!”
在结束近4个月全县徒步考察后,张荣怀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
会后,他立即带着全县干部,前往右玉苍头河边,挥锹挖坑种下了第一棵小老杨……
此后,一任连着一任干,种树成为头等大事。
一片片,一层层,漫山遍野……小老杨单棵看上去,不够高大粗壮,但树冠独立倔强。在高地上放眼望去,一棵一棵紧紧相连,层层叠叠铺展开来,蔚为壮观。
小老杨,学名小叶杨,因为它根系深长,耐寒耐旱,栽植于干旱沙丘地里也能顽强生长,故而,右玉人亲切地称之为“小老杨”。
正是有了这一棵棵小老杨,右玉才挡住了从年头刮到年尾的大风沙。
如今的右玉,已拥有150万亩绿化面积,相当于近一个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估算有1亿棵树,按照一米一棵的距离测算,排起来相当于10万公里,可绕赤道两圈半。绿进一尺,沙退一寸。自2005年以来,右玉再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
绿色带来了良好生态,区域小气候已经形成:平均风速降低29.2%,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三四十毫米。
经过近70年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54%,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就是凭着股“莜面愣子”劲儿,右玉人硬是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树种从过去的几种变成现在的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不断改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右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提供了“美丽”资本。2017年,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成为全省首家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开发区。右玉县将按照杀虎口——右卫文化创意园、环县城生态产业园、苍头河湿地体验带三大功能区布局,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旅游兴县两大战略,着力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体系,变生态资本为经济资本,欲打造“两山”理论的样板区和推动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据了解,2017年,右玉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9.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亿元,全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717元、7161元。
近70年来,治沙造林的“接力棒”在右玉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书写了沙漠变绿洲的传奇,更是孕育了不朽的右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今年6月,有着11.5万人口的右玉全县脱贫!
本报记者 何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