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球粮食危机是大概率事件?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内文·贾梅决定,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这也是继粮食主要出口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之后,又一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了。

专家指出,因疫情冲击,全球粮食市场预期悲观情绪弥漫,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若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引发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危机隐忧下,A股种业股延续上周强势。3月30日,农业板块领涨市场,种业概念表现强势,多只种业股涨超7%以上。

多个国家宣布粮仓告急

全球疫情恶化,比金融危机更怕的粮食危机可能正在酝酿。

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内文·贾梅当地时间28日决定,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埃及贸工部称,这项决定是政府批准的全面经济计划框架内采取的措施,旨在保证埃及商品特别是基本商品的需求。这是埃及现阶段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除了埃及之外,上周已有多个国家开始采取粮食限制出口的相关措施。

其中,越南政府上周三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越南在3月28日之前将不再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政府要检测国内大米供应是否能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期间的需求。同时,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目前,越南不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越南禁止出口的举措对全球市场构成直接影响。越南工业及贸易部此前在另外一位声明中称,今年前两个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增加31.7%,达到92.88万吨。如果大米出口保持这样的步伐,那么越南国内消费者可能面临大米供应短缺的局面。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中亚,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哈萨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麦、糖、土豆和胡萝卜;在欧洲,塞尔维亚已经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俄罗斯出口粮食的大门虽然依然敞开,但是该国称也将每周对粮食出口进行评估,在全球来看,俄罗斯是北非国家的关键粮食来源国。

同时,一些国家正在增加其战略储备,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虽已储备了够一年消费的稻米和小麦,但政府还是承诺买下国内各地的谷物收成。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等主要小麦进口国已经发布了新的招标书,摩洛哥暂停小麦进口关税的措施将实施到6月中旬。

在病毒席卷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瑞士和英国之际,欧洲国家对边境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这导致了几个欧洲国家的粮食供应中断。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宣布粮食储备告急。伊拉克近期宣布,在未来几周内,需要进口25万吨大米和100万吨小麦来保证其粮食储备并向国民提供食品。

印尼和菲律宾两国先后宣布粮仓告急,称储存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如果疫情不能尽早结束,他们恐将面临粮荒。

还有不少政府实施极端防疫措施,例如宣布宵禁和限制群众聚集,甚至只准市民外出购买生活用品。

限粮囤粮引发市场恐慌

全球粮食危机是大概率事件?

由于疫情的蔓延,各国恐慌性囤积粮食行为开始增加。不少专家担心,这种疫情引来的行为变化,将使全球粮食危机的出现变得不可避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食品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这不是供应问题,疫情引发了人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行为变化。如果大宗商品买家认为他们无法在5月或6月收到小麦或大米发货,那该怎么办?这可能会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深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称。

伦敦智库查塔姆大厦新兴风险研究总监本顿警告,如果各国政府未能携手合作,确保全球粮食供应稳定,只顾自己国家,情况将变得更差。他指出,如果国家抢购明年的收成,粮食价格将会上升,决策者将感到更加恐慌。届时将连带引发社会不稳。

伦敦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新兴风险研究主管Tim Benton表示:“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了,我们所能预见的是,各国封锁将进一步恶化。虽然食品供应充足,但由于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封锁措施、恐慌性抢购以及劳动力短缺的威胁,物流方面的障碍使得将产品送到需要的地方变得更加困难。”

Benton表示:“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集体和合作的方式来确保全球粮食供应,如果他们只是把自己的国家放在首位,可能会出现变得更糟的局面。”他警告称,疯狂的购物加上保护主义政策,可能最终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这一循环可能最终自我延续。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也认为,如果后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将是大概率事件。

程国强认为,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加之部分国家蝗灾影响粮食生产,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导致国际粮价飙升。

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食品囤积的继续,食品价格的通胀压力可能正在逼近。再加上全球经济的崩溃和高失业率,或许滞胀即将来临。

而飙升的食品价格、崩溃的全球经济和高失业率极有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骚乱的催化剂。在2011年和2008年的粮食价格飙升期间,非洲、亚洲和中东的30多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乱。

日前,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官方网站上,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Maximo Torero Cullen特别发文,陈述如何减轻疫情对全球农业和粮食系统的冲击,其中强调了全球贸易必须持续开展,同时要着手加强紧急粮食援助能力,并完善脆弱人群安全保护网。

粮食期货价格走高

投资者大批买进谷物

在粮食危机的担忧下,主要粮食期货商品价格启动一轮上涨行情。

近期,大豆、燕麦和小麦等期货商品价格一直在走高。随着对主食的需求上升,投资者开始大量买进谷物。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国泰国的米价,升至2013年8月以来最高。

数据显示,3月,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9%以上。美国牛肉批发价格上周飙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鸡蛋价格也有所上涨。

3月30日,全球农产品商品市场中,主要粮食期货豆粕、豆油、棕榈油等期货品种仍然小幅上涨。

中国粮食储备够么?

相比而言,面对各国恐慌叠加引发的囤粮行为和限制粮食出口,中国是否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呢?

据经济日报报道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其中我国粮食保障的底气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粮食自给率高。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这是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结果!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换句话说,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忧:中国粮食市场会出现混乱,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危机。

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中国还有一些“绝招”,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首先,我国拥有完备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

其次,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面油等成品储备,可以满足当地10天至15天供应,调控物质基础雄厚。

再次,今年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有保障。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地正在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8日接受新华社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供应来看,全国绝大多数生活物资,特别是食品供应是有保障的。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充裕,各类企业的稻谷、小麦库存超过国内一年的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