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航业内,航卫工作人员在这场防疫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用专业与奉献为同事和旅客筑起安全屏障。
谁能想到,防控用品成了热销货
人物:航卫中心高级副经理 任红红
地点:国航综合保障部
自腊月二十八那天下午接到防疫物资的采买任务后,任红红就没有离开单位一天,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临近春节,疫情突发,很多同事都休假了,货源紧缺,人手不够,怎么办?柔弱的她耍起了倔脾气,“没人,我自己上!没货,咱们动用各种关系去找!”
从航卫中心供货商到药店到疾控中心,她费尽了口舌,终于在接到任务当天就抢到了32960个口罩、100个测温计和262瓶手消液!“谁能想到防控用品成了热销货,那会儿真是抢啊,我一边与供应商打电话谈数量,一边就得立马把钱付了,否则一会儿货就被别人抢走了。”
那些最初抢到的防疫物资,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迅速分发到各一线单位。之后,公司很快建立了应急采购平台,集中采购部和商务委员会的加入,给综保部带来了极大的援助。
“那一段时间,我每天接电话接到麻木,由于时差关系,白天联系东南亚,晚上联系欧美,商委有11个驻外站点纷纷提供防疫物资,东京、杜塞尔多夫、罗马、雅加达、明斯克、新加坡……”任红红沉浸在回忆中,如何高效完成物资配备任务,满足空地勤人员防疫需要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虽然建立了采购渠道,但账实能否相符,这是对任红红的另一大考验。非计划的采购任务,非常态的疫情变化,再加上非稳定的领取数量,注定了这是一场硬仗。在纷乱杂陈中,她要保持头脑清醒,做好采购和发放统计,明确分配依据,确保库存和发放平衡。“截止到2月16日,已完成总计142万只口罩的购入,满足公司日消耗2万的需求,同时共购入额温仪1388台、手套24万副、手消液9835瓶,并且入库、出库、存储均保持平衡。”讲到这些数据时,任红红欣慰地笑了,她同时提到,最令她感动的是纽约北京协和医学院海外校友会(PUMCOAA)人肉运输捐赠武汉防护口罩的情景,还有民航局和海外中资企业和社团对国航的援助!说起这些,她眼里闪着泪光,完全忘记了那些没日没夜的辛苦。
(乔海燕/文 王丽婷/图)
看到大家都这么累,我真的不落忍啊
人物:航卫中心防疫办主任 吴玉惠
地点:国航综合保障部
“从年前到现在,我参加了很多会,公司从上到下都在连轴转,还有我的同事们,这是职责所在,看到大家都这么累,我真的是不落忍啊。”一向大大咧咧、女汉子般的吴玉惠,在采访中数次落泪。
她不落忍的是团队的不易。作为公司卫生防疫部门,虽然一直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疫工作,但完成此项任务的困难远比她想象要大得多。“从航班运行来讲并没有措手不及,因为公司在卫生防疫方面的制度是健全的,有各种处置程序,疫情一出现,我们就密切关注信息,响应比较快,当然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流程。只是疫情发展太快了,我们的人真的不够用。”截止到2月16日,航班共补配应急医疗箱140个和卫生防疫包190个。部门有航空器消毒资格的只有5人,每天2人24小时在岗,面对疫情的迅猛发展,航空器应急消毒平均每日4-5次,多至8次,每架消毒从准备到完成时间2小时,每名防疫员手提药箱10多斤,每天喷药6-7桶,有时多架航空器需同时消毒时,本着“哪个最急先消哪个”的原则,防疫员就会拎着药箱在航空器间狂奔。“这几天小伙子们都蔫了,他们太累了。”吴玉惠讲到这儿说,很心疼。
她不落忍的是家人的理解。吴玉惠作为部门负责人,要根据疫情变化尽快增补和完善应急流程,还要负责内外的沟通协调,对上报告防疫信息,对内进行技术指导。“值班手机是公司公布的号码,只要与疫情防控有关的都会打过来,24小时不休,都打爆了。”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电话打过来,吴玉惠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公司防控政策、防控程序。“我的婆婆大年初一早上没了,”她轻轻地说,泪却狠狠地落,“我三十晚上半夜才从单位回的医院,当时婆婆在抢救,家里忙成一团麻,我还在旁边接电话……领导让我先处理老人后事,可我爱人让我初二就回单位上班,他说这时候单位更需要你……”吴玉惠说今年头一次吃饺子是初五,是她爱人包的。
她不落忍的是团队的齐心。“随时待命、不计条件”是她对团队的评价。实在忙不过来了,她在部门群里发了倡议,希望休假的能回来帮忙。没想到,当天下午,休产假刚两个月的同事就来了,还有到现在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单位的代理班长……”
(乔海燕/文 王丽婷/图)
这点累不算啥,让我上抗疫前线都行
人物:航卫中心医务办主任 杨凤萍
地点:国航综合保障部
从腊月三十上午8点半接到任务到现在,杨凤萍一天也没休息过。根据工作分工,她主要负责将公司各部门申领防护物资的发放指令传达至发放人员;建立出入库数据,收集汇总防护物资归库以及实物统计交接;同时还要与海关、地服和货航沟通协调,做好海外及国内各地到京物资的交接,安排人员到T3航站楼或货航仓库接货。
“刚开始那几天现场就跟打仗似的,摸不着头绪,打爆了电话,喊破了嗓子。好在,现在都顺畅了。”
杨凤萍说自己是个粗线条人,做不来细活儿,但聊起那些有点复杂的出入库统计表,却又津津乐道,“出入库统计汇总表、物资盘存表、收发存日报表以及货物清单等等,表中的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环环相扣,否则账实就不能相符。”截止2月1日,仅口罩一项累计入库245920个,累计出库228034个。为了实现“相符”,杨凤萍和团队人员每天要不断更新表格,随时汇总需求和发放量,确保收支平衡,为部办公室提供详尽数据,还要跟进后续进货量,统筹安排下一期采购。
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数据统计的不可控。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数据和那么快的变化,杨凤萍说感觉脑袋都木了,不停地接听电话,不停地通过微信接收和发出指令,手机必须一直连着充电器。她刚开始是边接电话边往电脑录入,后来担心有误,就改记笔记本上,晚上再把电脑和本拿回家对一遍,“夜深人静时,思路能更清晰些了,数据统计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做到认真、动态、实事求是地更新。”
杨凤萍一边得对着电脑干“细”活儿,一边还得惦记着装载物资的航班啥时候到、跟谁联系、谁去取,面对“人手真不够”的紧缺,她好几次都自己去了候机楼扛箱运货。“没办法啊,必须赶紧搬回来发给公司一线同事们啊!”问她累吗?她立马说,“与前往疫区的医护人员相比,这点累不算啥,只要疫情能快点过去,让我上抗疫前线都行!”
(乔海燕/文 王丽婷/图)
只要有大家在,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人物:航医室主任 武二秀
地点:国航内蒙古公司综保部
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武二秀,春节前就时刻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变化。公司第一批医疗物资早在1月21日就到货了。当天是国航内蒙古公司的工作会,本应在会场的她,早早在库房等候,赶在医药公司放假前将“未雨绸缪”订购的6000个医用口罩全部入库。“当时,我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快放假了,不做好物资储备心里不踏实。”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初做出的决定,武二秀都会感慨万千。
正是这批医疗物资,让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抢占到片刻先机。按照公司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1月22日公司便为每架飞机应急医疗箱中增配10个医用外科口罩,为每名乘务长配备20个医用外科口罩,为一线接触旅客岗位员工统一配发了口罩等防护用品,解决了一线人员的燃眉之急,有效支援了公司航班生产,保证了员工健康。
抗击疫情以来,武二秀从节前到现在一直都在岗工作。但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是大年三十就驱车从包头返回的张子良,还是大年初一不畏感染风险独自进行飞机消毒工作的殷文波;无论是昼夜奔波联系采购防护用品的邹晓玲,还是主动请缨前来帮忙的付焕威、张军虎,从疫情开始,身边的“战友”们都纷纷返回到工作岗位。
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航医室主动联系集团航卫部门、当地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地方疾控中心,不断加强信息通报与联络。为方便空勤、地面人员就诊,建立了预诊分诊台,便于员工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及时进行处理、转诊。
他们还深入飞行、客舱、地服、物业等一线单位,宣讲公司防控政策、疫情防护知识、消毒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为一线员工树立起疫情可防、可控的信心。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电话打过来,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防控知识、程序。
(周博/文 陈梦娟/图)
最紧张的物资就是口罩等物品,采购太难了。
人物:航卫中心经理 朱长红
地点:天津分公司综保部
自从接到上级有关防疫防控工作的相关通知后,朱长红就放弃了春节和家人的团聚。自大年二十九开始,他就一头扎在一线忙碌,每天在单位的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始终奔波于分公司防疫工作的最前线。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防疫防控的物资紧缺,朱长红按照上级要求,会同综合保障部采购部门研究落实空勤人员、地面一线人员的防护口罩、手套、手消液、非触式红外测温仪等防护物资的配备标准、采购事项、配备和发放。
“最紧张的物资就是口罩等物品,采购太难了。”朱长红感慨道。他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打一百多个电话,综保部的采购人员正月初三就来上班了,每天一起忙碌,现在基本能够保障分公司的防疫需求。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月5日,采购部门共采购防护口罩 28000余只、一次性防护手套15000余只、手消液900瓶、非触式红外测温仪150台、84消毒液300瓶、TD消毒粉100公斤、75%酒精20桶等,并根据各单位需求配发至一线。
疫情期间,朱长红及时处置应对了多起有旅客发热和涉及来自疫区的航班,组织航班航后消毒3起。他密切关注机组人员的健康状况,对机组进行流程指导,按规定程序报告各类信息。朱长红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航班上有两个疑似病例,忙了一晚上,最终机组人员得到了妥善安排,及时将消息传递给各单位,才放下心来。”
忙碌之余,朱长红还组织工作人员做好航班监控,关注空勤人员健康状况,为空勤人员配发保健药品,在天津区域开展了防疫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连伟/文 高永光/图)
每个同事也都像上紧的发条
人物:航空卫生主管 尚 雯
地点:重庆分公司航卫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作为航空卫生主管的尚雯看着为数不多的库存卫生物资,焦虑且害怕,她形容自己就像要上战场的人,还没有趁手的兵器。
经过几日奔波,尚雯终于从一家药房采购到500个口罩和一些常用药品,之后,这家药房所有物资入库便不再出库。她敏感地意识到形势的不乐观,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口罩供应商。功夫不负有心人,尚雯终于找到浙江一家口罩制造厂,但他们的接单能力,只能给尚雯2880个口罩。
刚刚协调好口罩的事情,原本联系好的45个测温仪,却因为卖方市场的原因出了变故,尚雯当时情绪很激动,冲到其中一家药店经理面前质问:“你知道在飞机上一旦一个人被感染,就将有几百人面临极大的风险吗?”她几经周转,终于拿到45个测温仪,“一路上,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自己也说不清是委屈还是为同事着急,哭过之后,我连夜将测温仪运回公司并紧急配上机上应急医疗箱。”
由于疫情日益严峻,在2880个口罩该发货的早上,尚雯突然收到厂家不能发货的信息,她心急如焚。那天早上,尚雯不知道和厂家打了多少电话,反反复复地核实,反反复复地叮嘱,反反复复地确认,直到厂家说货物已经发走,她才精疲力尽地坐下来。尚雯说:“同事形容我一早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那天,却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最有成就感、最想开心的一天,只因为我让那2880个口罩顺利地邮寄出来。”
疫情到后面拼的就是物资储备,而供应商基本都是夜里拉货到重庆,夜晚也就成了尚雯和口罩、酒精、手套供应商“谈生意”的时间,困了就枕在手机上睡一会儿,生怕后半夜睡熟了错过拉货的信息。白天的工作又千头万绪,身体的疲乏、心理的焦虑让尚雯压力很大,但是她告诉自己必须要稳住,作为航卫室的医生,只有自己稳住,大家才会心安。
从大年三十到初九,尚雯10天没有回家,每个同事也都像上紧的发条,时刻都有要忙碌的事情。有一天下午,难得片刻的宁静,值班室里两个医生靠在沙发背上疲倦地小憩,尚雯回忆那一刻,动情地说道:“泪水再次涌出我的眼眶,我看到了整个团队往日不易显见的坚韧和团结,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坚定和执着。我会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守好我的岗位,保护好同事,让自己成为同事温暖且坚固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