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纵横四海
世界近现代史上,西方列强曾在远东地区兴建了数座军事要塞,一方面作为弹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据点,另一方面则威慑其他竞争者,例如沙皇俄国所侵占的旅顺军事要塞、德国远征军在青岛建立的要塞,以及大英帝国在新加坡所建立的据点,列强为这些城市防卫建设下了血本,对外号称"远东堡垒",固若金汤。可是,颇为讽刺的是,这三座要塞在加强后没多久,都轻易被他们所瞧不起的日本人所攻陷。这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旅顺炮台)
事实上,日本人之所以能攻破这三座要塞,与列强在亚太地区势力消长与进攻者的战术,都有不小的关系。咱们先来说要塞失陷的第一点原因——西方海洋霸权的衰落与要塞失陷的联系。
西方海洋霸权的衰落与要塞失陷的联系
旅顺、青岛与新加坡这三座城市,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沿海城市,拥有优良港口,背靠广阔的腹地,交通发达。西方列强之所以选择这些地区来惨淡经营,就是看中了其优越的地理方位,而促成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正在于他们手中的海洋霸权。而要塞之所以会瓦解,也与海洋霸权有着不小的关联。
先说俄国人控制的旅顺港,清帝国的北洋舰队覆灭后,俄国人以"帮清政府驱逐霸占胶州湾的德国海军"为名义,派自己的舰队进驻旅顺,趁火打劫。不过,俄国人海军看似强大,可是却没有认真提防日本人的暗算。1902年,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将俄国海军封锁在旅顺港内,港口外密布沉船和水雷,一些俄国舰艇试图出港突围,都被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轻易消灭。旅顺的俄海军瞬间变成瓮中之鳖,陷入到和过去北洋舰队一样的尴尬境地。
为了解救被困在旅顺的俄军,圣彼得堡方面又集结海军主力组成特遣舰队,从欧洲出发远距离驰援,结果在对马海峡被日本海军统帅东乡平八郎几乎全歼。俄国海军的覆灭,击垮了辽东半岛残军的信心,也让旅顺的陷落成为了不可挽回的事实。所以要塞的防守坚固固然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海权做支撑,孤悬海外的"远东堡垒"不过是纸老虎一个。
其次再看胶州湾的德国殖民军。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方面在英国邀请下,对德在亚洲的殖民地发动攻击,山东半岛正是其主要目标之一。据守半岛的德军有六千余人,舰艇二十余艘,而有英国人支持的日军则是其三倍还多,半岛的德军虽然拼死求援,但国内根本无法派出一兵一卒,因为德国本土的海军,已经被英国人牢牢牵制在北海战区,日德兰海战后,更是被围困于基尔港内动弹不得,支援山东,也无从谈起了。
由于德国方面没有掌握制海权,英日军队又兵分三路迂回包抄胶州湾的德军,经过两月苦战,两千余德国残军缴械投降,青岛要塞就此陷落,曾被德皇威廉二世寄予厚望的远东堡垒,随同其向世界扩张的野心一同灰飞烟灭。
(盘踞在青岛的德国侵略军)
最后再来看新加坡的战斗,日军进攻东南亚前夕,英国的海洋霸权已经大不如20世纪初期,伦敦方面掌握的大部分海军精锐,被用于本土防卫和地中海战区,为了保卫自己的海上补给线免于德国潜艇的袭扰,英国人甚至不得不向美国人低头,以在英属殖民地建立军事基地等为条件,换取美国海军的50艘旧式舰艇,以便于巩固自己的生命线。而也就在此时,日本方面在珍珠港的爆炸声中,发起了对东南亚的攻击。
为了保护新加坡的军事要塞,丘吉尔的战时内阁,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派出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等舰船去拱卫新加坡,结果全部被日本海军航空兵炸沉入海底,失去海军的保护后,新加坡的英联邦军队即便还有八万多人,但已蜷缩在狭窄的市区内,成为惊弓之鸟。而进攻的日军趁机还断绝了城区的供水与其他对外交通,新加坡沦陷,此时也就变成了一个时间问题。所以看似坚不可摧的远东壁垒,是西方海洋霸权上升的缩影。
攻陷要塞:迂回包抄的战术优势
除了海上霸权的衰落之外,日本方面的战术,对于攻陷堡垒的作战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进攻旅顺的过程中,日本大本营除以海军封锁港口外,又派出登陆部队迂回到旅顺后方,乃木希典统帅的陆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后,夺取旅顺制高点203高地,并以重炮居高临下轰击俄军,从而彻底摧毁对方的作战决心。
(日俄战争中,日本付出代价不小)
在攻打胶州湾的战斗中,日本方面更是驾轻就熟,因为之前在与清帝国的北洋舰队作战中,日本海军就已掌握了战区水文条件等信息,所以日军一面以强势炮火吸引德军注意力,一面迅速分兵登陆,迂回包抄数量上居于劣势的德军,最终一举夺得要塞。而也正是日军的这次"先下手为强",直接造成了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对于新加坡的攻势中,日军指挥官将迂回包抄和声东击西的战术,更是运用到了极致,十分狡猾。珍珠港遇袭后,日军大批南下,其中一部由中立国泰国南部通过,直接南下进入马来半岛,直扑新加坡。为了阻止颓势,英国人被迫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半岛的桥梁,可是这也未能阻止日军登陆。英军在作战中大量收缩入城区,而以缺乏经验的华人义勇队和少数澳大利亚军人来正面抗击登陆的日军,结果防线被迅速突破,此时距离日军全面进攻,连一个月都不到,由此可见得新加坡英军防御体系之脆弱。
(进攻新加坡的日军装甲力量)
日本扩张的界限:海洋霸权的易手
当然了,摧毁西方列强营建的军事要塞,在刺激日本扩张野心的同时,也将他带上了一条自负的不归路。全面抗战中,日军虽然攻占了上海、武汉等国民政府下大力气构筑的防御阵地,可是中国广袤的土地,却使得习惯于沿海小范围作战的日军,被拖入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泥潭当中。
中国战场之外,日本人也低估了美国的实力,他们误以为对方像沙皇俄国等手下败将一样,只要摧毁他们的海外基地,即可取得战场的主导权。可是美国人强大的动员能力让他们很快恢复元气,并同日军在西太平洋岛屿上展开了拉锯战。此时的日本海空军主力由于在中途岛等战场受挫,无法再提供有力的支援,结果之前以"敢啃远东堡垒"闻名的日军,转而陷入到了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境。而左右日本扩张势头强弱的主要因素,正是频繁易手的海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