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湖南省各市州政协助力产业扶贫有经验

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发展特色文化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的一剂“良方”。湖南省各市州政协聚焦脱贫攻坚,因地制宜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助推各地下好产业扶贫“先手棋”。

在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的精准扶贫画室,村民们站在画案前,在白色的宣纸上仔细地描着山石,一个个“农民画师”,勾勒出了小河乡的特色“画室经济”。

小河乡素有“山水画乡”之称,目前小河乡已建成6个画室,有460多名“农民画师”,他们的作品广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2019年,小河乡画室产业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帮助30余户贫困户脱贫。

乌石村“画室经济”

乌石村是长沙市政协机关的联点贫困村,长沙市政协结合乌石村实际,帮助乌石村发展以现代创意油画、创意雕塑、山水国画、装饰艺术为基础,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打造艺术人才培训、艺术创作、艺术写生、艺术民宿、观光旅游等一体的文旅产业链。从2017年9月至今,已发展50人从事专职和兼职画师,月收入1500-4500不等。

下一步,乌石村将以打造“艺术村”为目标,在本村现有传统国画基础人才中挑选15-20人农民画师,聘请深圳画家名师对农民画师创意油画、创意水墨画等画种的技能培训,创建艺术产业基地集群区,集艺术职业教育培训、乌石美术馆等“产、学、研”基地。

“画室经济”已成为乌石村特色支柱产业,而株洲炎陵则是用一个黄桃“撬动”了产业扶贫。

近年来,炎陵县多措并举提升炎陵黄桃品质,打响炎陵黄桃品牌,从源头“拔穷根”,黄桃产业鼓起农户的“钱袋子”。目前,全县4811户14238名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炎陵黄桃

通过多方位联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注册销售炎陵黄桃的个体电商达670余家,微商不计其数;2018年,炎陵黄桃被列为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陆续出口新加坡、迪拜,产量2.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2亿元。黄桃成为炎陵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

被称作“中国神药”的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时获得灵感,用青蒿提取出的药物,它在治疗疟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实验室

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大港村的“青蒿实验室”里,青蒿种子、青蒿干叶、青蒿素样品摆放整齐,这间不起眼的“村里的实验室”建有全国青蒿素含量水平最高的青蒿种质资源库,已育成第四代青蒿品种“广中3号”,为降低国际青蒿素类药品价格,稳定中国的青蒿素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蒿种植等产业是常德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落实帮扶资金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据了解,共帮助结对贫困户和联点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3.86亿元,实施了一批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发展了一批稻虾养殖、青蒿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资源丰富的张家界桑植县,凭借“一主多特”的产业扶贫方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新路子。

张家界桑植白茶

桑植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暨“龙头企业+生产性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劳务合作社(劳务联合体)+贫困户”“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三种模式的推进,发展以茶叶为主,粽叶、中药材、油茶、蜂蜜、大鲵、优质水稻等多种特色产业,带动了197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

“采摘茶青一天的收入少则80元,多则超过200元。如果没有政策,我就种不上茶,就会穷苦一辈子。”正在自家茶叶基地采摘夏茶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陈家河镇建档立卡户田其文说。

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说,“要‘巧弹钢琴’,举全局之力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围绕‘一主多特’和龙头企业做‘文章’。”如今,一座座茶园成为桑植县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写照。

楠竹

同样耕耘一方茶山脱贫的还有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三新村,三新村是娄底市政协机关的驻村帮扶村,市政协立足高寒山地与种茶习惯,建成了雪峰茶园,扶持了15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

此外,位于武陵山片区的娄底,以山地居多,楠竹资源丰富。利用楠竹资源可大力发展竹加工产业,娄底市政协瞄准了产业机遇,扶持楠竹种养大户10户,每年给予适当资金扶持发展庭院经济与种养经济,通过转移就业、开发公益岗位等实现创业增收。目前,该村159户5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从画室经济到黄桃产业,从高端青蒿到平民白茶,湖南各市州政协深入调研各地实践,走出从“产业扶农”到“产业兴农”的湖南实践,让助农不仅走货,更走情走心。

【来源:力量湖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