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60小时,张掖鲜菜直供港澳餐桌

原标题:【三年决战奔小康】60小时,张掖鲜菜直供港澳餐桌

记者 齐兴福

5月11日,立夏整一周。清晨,张掖黑河湿地一侧的甘州区乌江镇谢家湾村,雾气氤氲,葱郁垂阴。村子一侧的供港澳蔬菜基地的田埂上,数十名工人站成一排,在他们的正前方,一垄垄菜心长势正旺。

“起菜,开割!”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工人们有序进入垄沟,一人一垄,全面开割。

张掖市供港澳蔬菜基地隶属于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这是该基地今年收获的头茬蔬菜。公司董事长李建鸿告诉记者,这批菜心采摘后经过简单包装、恒温处理,直接装入冷链车,48小时就能抵达深圳。在深圳清洗、精细包装后,直供港澳地区,“最多60小时,就能端上港澳居民的餐桌”。

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绿色蔬菜高端种植、配送的企业,在云南、宁夏等地有多个种植基地,产品主供港澳地区及新加坡。2016年底,经深圳市张掖商会牵线,该公司与甘州区谢家湾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先期流转了950亩土地,专门种植直供港澳地区的高端绿色蔬菜。

“张掖是个传统的农业城市,农业基础较好,远离工业污染,生产的菜品色泽鲜亮,品质优良。”李建鸿说,2017年,该基地产菜400吨,产值达1200万。2018年,鸿福农产品公司一次性从谢家湾村流转了2600亩土地,种植了菜心、芥蓝等20余种蔬菜。

“高端绿色蔬菜种植在精细化方面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技术。”李建鸿说,基地现有的400多名专业工人,均是从云南、四川等地招募而来,本地的农民干一些基础农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收割菜心的工人们,每人的右手大拇指上套着一个锋利的刀刃,发现适合采摘的菜心,用刀刃在菜根轻轻一划,刀起菜落的同时,菜心已被排列在伸展的左臂上。待左臂上排满了菜心,轻轻一抖,便落入脚下的菜篮。整个动作连贯自如,一气呵成。

“这样收割的菜心,放到菜篮的时候,茎叶顺序一致,很整齐,基本不用整理。普通人练习三年以上,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李建鸿说。

产业工人的技术让当地农民叹服,产业工人的收入更让他们羡慕。“这些工人每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最多的一个月收入1万多。”谢家湾村民程加录去年在基地打了一年的零工,“看着他们每个月拿那么多的钱,真的很羡慕。”。

村民们的想法,干部最理解。“我们的土地流转给了企业,如果村民们能在这里打工,多一份稳定收入,学一门种植技术,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谢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任兴春说。

今年春节后,乌江镇积极与鸿福农产品公司衔接,先后举办了四期技能培训班,300多名村民参加了培训。“虽然是些简单的入门技术,但大家兴趣很高,进步很快,一些人已经能完成一些初级的技术活。”乌江镇副镇长张君裕说。

“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也是我们企业选择在张掖落地的一个初衷,我们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当地培训出一批技能型农民,采用企业+农户的方式,实现共赢、共富。”李建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