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硅谷22岁华裔学生卧轨自杀!高中多人轻生,5年前撰文揭露真相

美西当地时间10月31日,根据Daily Post报道,一名22岁华裔少年Tone Yao Lee(李堂耀,音译)因多年来受抑郁症折磨,最后选择在10月26日这一天自杀。


示意图 图源SFGATE


而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也很决绝,是在一条铁轨上疑似卧轨自杀。


01

自杀少年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Lee出生于新加坡,但生活轨迹大部分在旧金山湾区。


图源Daily Post


2017年毕业于冈恩高中(Gunn High School),这所高中毗邻斯坦福大学,是当地师资雄厚、成绩优越的公立高中,就读的学生大都家境富裕,受教良好。


图源 Palo Alto Online


高中毕业后,Lee顺利进入圣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就读。


Lee生前曾经去过中国、法国和加拿大,大二和大叁时期还去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帮助建造房屋和粉刷建筑。


他养了一只3条腿的小狗,名叫库珀。


平时的兴趣爱好包括运动类电子游戏、喜剧节目和嘻哈音乐,自己还是金州勇士队和底特律雄狮队的粉丝。


在身边人的印象中,Lee谦虚有礼、积极乐观,是一个受欢迎的阳光少年,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走上绝路。


更为蹊跷的是,Lee就读的冈恩高中,自杀现象居然频繁发生。


光是2009年到2015年,就有9名在读或毕业生自杀身亡。


冈恩高中,甚至一度成为了帕罗奥图地区父母眼中的“自杀学校”。


而直到Lee离世后,他在2016年投稿高中校报《Gunn Oracle》的一篇文章,从侧面揭示了自己自杀的原因,也让更多人重新了解这名少年的内心世界。


02

说出“我不好”也很重要


在这篇《承认“我不太好”有多重要》 (the importance of saying “I’m not okay")文章中,Lee讲述了自己多年与抑郁症作斗争的经历。


图源Gunn Oracle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被教导要掩饰自己的情感,即便在一切都很糟糕的时候,也要强迫自己面带微笑。


因此,他是朋友眼中最佳的倾听者,别人情绪的顾问。


这种行为贯穿了Lee的整个青年时代,甚至在他上大学后也如影随形。


大一的新生生活曾经一度让他精神高涨,他在学校、朋友、运动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以致于他每天都盼望着去上学。


但这个信念,在进入大二后,开始面临崩塌。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Lee失去了3个朋友,他们都是选择了自杀


Lee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想法被彻底动摇,朋友自杀的阴影笼罩着他,他开始出现抑郁现象。


学习的热情慢慢地被无精打采和昏睡的感觉所取代,即使是完成一项最简单的家庭作业,对于Lee来说也成了一场巨大的斗争。


消极的情绪反复折磨着Lee,直到他鼓足勇气告诉了一位朋友自己的状况,这位朋友曾经吐露过3个最重要的词——“我不好”。


简单的几个词,让Lee减轻了很多精神压力,也让他明白,通过承认自己的不足,可以将完美的压力从肩上卸下;通过说“我不好”,可以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开始康复之旅。


Lee在告诉朋友后,去找心理医生求助,慢慢地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治疗方法。


在文章最后,Lee表示自己的抑郁症正在好转之中,也在慢慢重新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Lee的文章尽显挣扎,但结尾却饱含希望,可惜他最终还是没有斗过自己的心魔,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消除痛苦。


03

为什么硅谷的年轻人频频自杀?


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一篇名为“硅谷自杀潮”的报道,提到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焦虑、与家人的疏离感等。


人口不到七万的硅谷发源地帕罗奥图(Palo Alto),聚集了全美的知识和财富。


图源Teen Vogue


这里有全球名校斯坦福大学,临近谷歌、Apple和脸书,是惠普和特斯拉(Tesla)的总部地址,还有全美最顶尖的学区。


但就是这个被赞誉有加的山谷城市,其青少年的自杀率,竟然也是全美平均的4-5倍


硅谷家长们对名校的追求,对孩子过高的期待,无形中也在传递给下一代。


一名大学生Yuki cruz - burwell透露过自己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双胞胎哥哥学业成绩碾压过她,尤其在STEM方面。


对于都是计算机科学家的父母来说,儿女们的STEM成绩是他们非常看重的,这也是冈恩高中和帕洛阿尔托的精髓所在。


如果你对STEM不感兴趣,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会成功。


其他受访者也表露了自己担忧,在周围都是学霸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被灌输要上一所好大学,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成功。


但关于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是一张名校的毕业证,是一个世界500强的offer,还是丰富有价值的人生?


所谓的成功,很多时候和财富和社会地位相关,但普遍价值下认定的成功,往往会打击到本身自信心不太强的孩子们,最后演变成一种压力。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Suniya Luthar,曾在研究“富人家小孩的问题”时发现,物质上一无所缺的富小孩更容易罹患忧郁和焦虑症。


图源Irish Times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被一直逼着要更优秀,通过参加更多课外活动来让自己的履历更丰富;另一方面,同样优秀的父母会比较忙碌,无暇照顾孩子,他们就容易感觉到孤单和疏离。


可以说当今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又好又坏的时代,父母们有知识储备或者有学习意识,但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如何为人父母”的培训。


当身处一个周围都是在逼孩子优秀的社区环境中,很多父母大都是主动或者被迫内卷,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这就很容易会拿别人的成就来作为标准,之后加诸在孩子身上。


严格的教育方式,对于坚韧的孩子可能管用,但对于内心不是那么强大的孩子来说,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挫败感和无力感便会朝他们袭来,在漫漫长夜中,一点一点吞噬他们。


做父母,是终生都在学习的事情。


父母可以做的是,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机会去选择,让他们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成功。


不要用旁人或者自己认定的成功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因为试错的成本很大,可能意味着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