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19“看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行已万事俱备,就等你来!



2019“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内蒙古·鄂尔多斯行

活动启动仪式定于在

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

1号会议厅(西门进入一楼)举行

2019.6.21 上午9:30

邀您一同开启

万事俱备,就等你啦!

我不管,收到邀请函就要赴约哦~


by: 鄂尔多斯发布

扫描二维码

打开你的邀请函

2019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将第四次落地鄂尔多斯,由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的10位青年导演以“时刻·时节·时光”为主题来探寻和记录中国文化,并各自创作一部有创意、高质量的纪录短片,可以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有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青年导演计划拍摄的预选主题吧!

植树“女超人”殷玉珍

一个和沙漠较量的女人

1985年,殷玉珍嫁到了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的腹地———乌审旗的井背塘。方圆几十里是茫茫无际的沙漠。1985年秋天,殷玉珍开始种树,第二年春天,栽下的树竟然全活了,这坚定了她种树的决心。就这样,6万多亩沙地就这么绿起来了。桀骜不驯的沙丘被殷玉珍渐渐驯服了,铺开绿色的地毯,奏起绿色的交响。在她的感召下,周围涌现出5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5户。近年来,殷玉珍把现代农业与观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办起了绿色生态园,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生态观赏、植树体验、观光瓜果蔬菜采摘等旅游项目。

拍摄者:Tan Heng Ning

拍摄地:乌审旗

文化宝库:毕力贡仓蒙古文书馆

内蒙古最神奇的敖包用“书”堆成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本意是木、石、土堆。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曾经,敖包遍布蒙古各地,是蒙古人用来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为祭拜神灵、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2010年5月,乌审召五世博格多活佛热布丹道尔吉应别速惕氏阿拉腾毕力格、哈斯毕力格兄弟俩的意愿亲手修建,图书敖包由刻好毕力贡仓蒙古文书馆所藏图书名称的1000多块山石垒成,以此表示牧民对文化的崇敬和虔诚,故命名为“书敖包”,并定每年农历4月13日位祭祀日。

拍摄者:Ali Hamouch

拍摄地:乌审旗

草根考古学家范金山

萨拉乌苏遗址的“专家向导”范金山

乌审旗萨拉乌苏熟悉地形地势的向导范金山,偶然得知自己从小玩弄的石子是古人类使用的工具,因此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一个考古梦。后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来到萨拉乌苏考察,范金山自愿当他们的向导,在为他们领路的同时还不忘记偷师学艺,耳濡目染下,他也成为了半个考古专家。

在学习到了不少地质学、考古学的知识后,范金山自己放羊时也不忘摸索考察,经相关部门同意后,自己还建设了一个展览馆。现在,范金山的展览馆里已经收藏了几百件文物,有13万年前的动物牙齿、骨骼、犄角的化石,还有明清时期的农具、铜钱等。为了更好的保护这批文物,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初步建起占地350平方米的展览馆。

拍摄者:Sébastien Félix Clermont

拍摄地:乌审旗

时代愚公精神,祖孙三代人治沙造林

1982年,国家实行草牧场承包到户,有一处8000多亩荒沙荒滩的劣质草场无人愿意承包,作为共产党员的乌力吉德力格主动把这片寸草不生的草场承包下来。面对无情风沙的肆虐,乌力吉德力格意识到不造林绿化、恢复生态植被就难以发展畜牧业,改善生活更是无从谈起。为了切实改变当时的生存环境,他拿出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魄力,决心誓与黄沙比高低。三十多年的风雨艰辛,当年寸草不生的草场如今绿树成荫,乌力吉德力格先后共投入自筹资金100多万元,绿化荒沙荒地4000多亩。其中乔木林2000多亩,10余万株树,沙柳、柠条、杨柴等灌木林2000多亩。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生态效益超过5000多万元,家庭年收入已达2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巴音乌素嘎查5万多亩的荒沙披上了绿装。2016年,乌力吉德力格同志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事业中成绩卓著,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拍摄者:Atefeh Khademloreza

拍摄地:鄂托克前旗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的守望者

▲ 额尔登巴特尔

记录生态--牧民摄影家额尔登巴特尔。额尔登巴特尔是一名阿尔巴斯巴音温都尔山区牧民,热爱摄影的他通过相机他真实记录了阿尔巴斯山区草原20余年来的变迁。

▲ 巴特尔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的“土专家“巴特尔”。2002年在家乡鄂托克旗原查布苏木建起全国首家乡镇苏木级博物馆--查布恐龙博物馆。为了唤起人们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引导人们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2003年起,巴特尔自筹资金,带领妻子和两个女儿采集鄂托克旗境内野生植物标本。几年来,巴特尔采集到500多种、3000余件植物标本,拍摄图片几万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资源,巴特尔出版名为《鄂托克生物资源》的画册。画册中记录植物320种、动物30种。

拍摄者:Joni Sng Aik Woon

拍摄地:鄂托克旗

蒙古族书法家包金山

包金山,蒙古族,不少人都是从世博会开始熟悉包金山的。2010年,其创作《蒙古秘史》书法系列长卷代表内蒙古参加上海世博会,并作为礼品送给组委会。从此,包金山“红”了。同时,他致力文化创新,设计制作了蒙古书法“文房四宝”,让蒙古书法彰显了新的时代风采。据悉,那并不是包金山作品的第一次亮相。2008年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包金山的丝绸系列作品就已经给大家以震撼了。当时200名草原男儿骑在马上,肩扛蓝底白字、象征蓝天白云的丝绸大旗,好不风光。截至目前,包金山共主持创作13种《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共2500余件。

拍摄者:Rabelo Santos Luiz, Aline

拍摄地:鄂托克旗

雕刻时光:赵大剪

赵大剪,本名赵美玲,是达拉特旗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剪纸艺术家,从事剪纸艺术四十余年,其剪纸作品构思气势恢宏、故事生动鲜活、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艺术界人士的赏识。执剪至今,剪出人物、花卉、飞禽、山水、建筑、农民纪事、草原风情等作品千余幅。主要代表作品有《农耕游牧大纪事图》《上下五千年》等剪纸长卷图样。其先后荣获镇、旗、市、自治区、国家级几十项荣誉,为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拍摄者:Seenae Choi

拍摄地:达拉特旗

种粮大户王五命:放手再干三十年

王五命,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海勒苏村人,2012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2006年,王五命发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务农外出打工,于是,他开始试着租赁本村邻近几家的耕地200余亩,并学习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当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7年,白泥井镇开始实施现代农业大型喷灌项目,为土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供了便利。王五命瞅准时机,大规模承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并先后投资130多万元购置了多台农机具,到2016年,王五命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4100亩,粮食产量达到1700吨。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务农,目前,达拉特旗已经有近百户农户实行规模经营,规模种植已经成为达拉特旗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拍摄者:Lim Xuan, Nicole

拍摄地:达拉特旗

古典音乐“活化石”

—古如歌在杭锦旗绽放着古老的苍韵

“杭锦旗古如歌”被称为“蒙古宫廷音乐的活标本”、“蒙古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古如”意为“国度”或“朝政”,“古如歌”集中体现了蒙元时期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独特风貌,是蒙古族保存完整的宫廷歌曲,以旋律优美独特、节奏舒缓自然、演唱细腻独到、风格高贵典雅、内容严肃正统为主要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杭锦旗从1979年开始抢救性挖掘、整理“古如歌”,走家串户,搜集、整理、记录“古如歌”曲目,每年有计划的回访传唱人,成立了杭锦旗“古如歌”研究协会,成功申报古日巴斯尔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古如歌”传承人,成立了杭锦旗蒙古旗中学等5个传承基地,进一步对其抢救、保护、创新、发展,使其在原汁原味传承发展的同时,与现代科学文化和先进文化相融合,倾力绽放其古老的苍韵,推进地区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

拍摄者:Abillama El Amira Jennifer

拍摄地:杭锦旗

穿沙公路

"锡乌公路"又名"穿沙公路",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锡尼镇,北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山镇,因途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而又名"穿沙公路"。1997年开工建设,公路全长115公里,其中在杭锦旗境内100公里。

狂风肆虐、沙浪滚滚的库布其沙漠不仅影响了杭锦旗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由此带来的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修建穿沙公路是杭锦人经历长期贫穷落后,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伟大选择。在修建前和修建中,杭锦人克服思想、资金、技术等诸多困难,终于在1999年修通了被称为"黄金通道"的穿沙公路。

当年,杭锦人在修路治沙中展现出的“解放思想 敢为人先 艰苦奋斗 不屈不挠”的精神——“穿沙精神”,也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当地群众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穿沙公路的修通,连通了杭锦旗沿河梁外两个区域,圆了祖辈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走出沙漠融入精彩世界的梦想,也为治理库布其沙漠开拓了一条有效路径。

拍摄者:Chuah Wei Qi

拍摄地:杭锦旗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