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为了让乒乓球运动员、世界乒联都能多赚钱,国际乒联对国际赛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立了WTT世界乒联新的商业公司,负责乒乓球的赛事推广工作。WTT公司成立后雄心勃勃,设计每年举办4站大满贯赛、2站世界杯赛、8站冠军赛,以及若干站的球星挑战赛、常规挑战赛、支线挑战赛等等,还有十几站的青年赛。
公司成立之初,就公开声称要将大满贯赛事作为其“主打产品”。大满贯赛单打冠军可获得2000世界排名积分,与奥运会、世乒赛并驾齐驱。每站奖金是200-300万美元,首站新加坡大满贯赛的总奖金就是200万美元。2022年本来安排了四站大满贯,不料新加坡站举办之后,日本站、中国站相继取消,匈牙利布达佩斯站举办的第二个“大满贯”赛事也不幸夭折,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大满贯赛纯属商业运作,以盈利为目的,是一厢情愿的赛事。
6月16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官宣:原定于7月11日至24日的布达佩斯大满贯赛将择期举办,原因是“当地组委会无法在原地时间按照WTT大满贯赛事的规模和标准进行比赛,因此,决定重新安排赛事日期”。于是,大满贯赛事就变成了欧洲夏季系列赛:7月11-17日,WTT球星挑战赛;7月18-22日,WTT支线赛;7月18-23日,WTT冠军赛。而其中真实的原因是赛事所需资金没有得到布达佩斯市的认可。
WTT是国际乒联旗下的商业公司,运营各种WTT系列赛事,既要为运动员增加收入,也要为国际乒联赚钱,但这只是公司的一厢情愿。据悉,WTT公司曾致电日本乒协,准备10亿日元资金举办大满贯赛事,遭到了日本乒协的婉拒。因为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人,他们也会算计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乒乓球虽然也风靡全球,但和网球等比赛的商业价值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国内有近1.6亿人次在线观看,最终李娜夺冠,创造历史并掀起一波国内网球热潮。网球四大满贯的决赛现场常常是一票难求,特别是费纳德决赛,不彻夜排队更是一票难求。法网门票在网上的叫价,普通赛事都要高达300-400欧元,比票面价格翻了数倍。但乒乓球比赛就没有这么火爆了,普通的比赛,除了亲朋好友没有谁会花上几百元去买一张票观看比赛,即便像世乒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比如2017年单项世乒赛的门票,最高也不过49欧元(约合人民币356元),而且购买者寥寥,何况商业性质的大满贯赛事呢?
因此,举办地门票不能大卖,就只能赔钱做宣传广告了,这样的赔本买卖谁也不愿意做,无人接招,大满贯就成了乒联一厢情愿的比赛。
二、无奈之举,一分为三,为了省钱。
面对无人接盘的大满贯赛事, WTT公司只好采取无奈之举,玩儿起了高级魔术,将赛事变成了“球星挑战赛”、“支线赛”、“冠军赛”等三个低级别的赛事。7月11日至17日,WTT球星挑战赛,总奖金20万美元,冠军600积分;7月18日至22日,WTT支线挑战赛,总奖金8万美元,冠军150积分;7月18日至23日,WTT冠军赛,总奖金是50万美元,冠军1000积分。三个赛事的总奖金是: 20+8+50=78万美元,比大满贯赛事的200万美元减少了122万。这样的一番神操作,直接为WTT公司节省了一大半的资金。
三、国乒太过强大,其它协会选手有不满情绪。
我国是乒乓球强国,国乒主力队员出战,基本达到“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境界。级别高的赛事,国乒主力基本是全体出动,会师决赛,包揽冠亚军,包揽四强也习以为常。新加坡大满贯赛事,中国队派出了包括全部主力在内的16人阵容,男队樊振东、马龙、梁靖崑、许昕、林高远、王楚钦、林诗栋、向鹏,女队孙颖莎、陈梦、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刘诗雯、何卓佳、蒯曼等。结果是,樊振东获得冠军,马龙获得亚军,梁靖崑、宇田幸矢获得第三名,女乒陈梦、王曼昱、孙颖莎、王艺迪包揽四强。高额的奖金和积分都被国乒队员收入囊中。这样的大赛,如果每年举办四次,最后的结果就是外协会选手全部罢赛,让刘国梁和国乒自己玩儿!
即便此次将大赛一分为三,外协会选手也只能在支线赛上捞点蝇头小利。球星挑战赛,国乒派出马龙、梁靖崑、王楚钦、林高远、袁励岑、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刘炜珊、范思琦参赛,包揽冠亚军十拿九稳;冠军赛,男单,马龙、梁靖崑、王楚钦、林高远;女单,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会师决赛意料之中;支线赛袁励岑、刘丁硕、刘炜珊和范思琦参加,150积分花落谁家就看大家的运气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下一届大满贯赛事十有八九是不会举办了,樊振东和陈梦有可能成为乒乓球历史上唯一的男女单打冠军!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