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二)

[壹]龙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小南海镇风光

“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龙游道中三首》(宋)赵蕃

(A)龙游县国家级“非遗”项目

皮纸制作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

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造纸业兴盛不衰,并具有深厚的手工造纸制作技艺与传统。唐代时就生产出“藤纸”、“竹纸”等,其中手工抄造竹纸类“元书纸”被列为贡品,用于书写诏敕、经书。明代学者陆容的《菽园杂志》中说“浙之衢州,民以抄纸为业,每岁官纸之供”。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据《新唐书》、《龙游县志》记载,今溪口镇一带素有“浙西纸乡”之称。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杀青》有专章记载造竹纸法,技术更为先进,已不需火煮工序,完全采用石灰腌烂竹料,再加捣舂(音充)成竹浆。明万历《龙游县志·卷四·物产》载,龙游“多烧纸,纸胜于别县”,说明在明代龙游烧纸已很有名气。到了清代,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又有很大发展,皮纸产品已有三十多个品种。民国年间,龙游所产的纸以薄匀、白净、挺韧而声名远播。龙游因地处金衢盆地,气候湿润,日照充足,衢江、灵山江、芝溪纵贯全县,南部山区有丰富的山桠皮、雁皮植被,为龙游皮纸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是浙江省重要的纸产地之一。龙游皮纸制作技艺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流传于衢州市龙游县及周边地区,所用原料以本地特有的山桠皮、雁皮等为主,并杂以稻草、龙须草等辅料,主辅料配比严格,操作工序繁复。纸质全凭艺人肉眼观察和手工经验把握,是活态化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龙游皮纸发展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其纯手工制作的皮纸产品细腻柔韧,有“书画之宝”的美称,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赞其“龙游佳制艺称殊”,“南朝官纸女儿肤”。2009年,龙游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2010年,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被列为浙江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011年,龙游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12年,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万爱珠女士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龙游皮纸制作

龙游皮纸成品种类丰富,主要有画仙纸、笺纸、国色纸、特种纸等三十多个品种。除适用于书画外还在书籍装帧、包装、装潢等方面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龙游皮纸的制作不仅延续了龙游造纸业的发展与传承,也是中国传统造纸术的一条发展轨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B)龙游县浙江省级“非遗”项目

目前,省级龙游县“非遗”项目“传统技艺”类,有龙游发糕制作技艺、三门源古民居营造技艺、龙游宣纸制作技艺;“传统戏剧”类,有徽戏和婺剧;“传统舞蹈”类,有硬头狮子、横山稻草龙、滚花龙、貔貅(音皮休)、麒麟灯、小儿走马灯、脱节龙;“民俗”类,有畲族婚俗、清明祭祖灯会。

三门源古民居

龙游发糕

(C)龙游县衢州市“非遗”项目

目前,“民间舞蹈”类中,有龙游小脚灯、龙游儒大门草龙、龙游大街龙灯、龙游竹衣龙、龙游断头龙;“曲艺”类中,有龙游道情、龙游小锣书;“传统手工技艺”类,有龙游小辣椒制作技艺、竹编技艺(龙游、开化);“民俗”类中,有龙游商帮、龙游罗家清明馃制作、龙游徐堰王庙会。

[贰]龙游商帮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

历史上有多种商帮称呼。以商业模式上论,则有“十大商帮”,即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广东(珠三角和潮汕)商帮、江右(江西)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等。

龙游商帮古街

“龙游商帮”是指以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她萌发于南宋,兴盛于明代中叶,以经营珠宝业、贩书业、纸张业著名。明万历年间(1573年—1602年)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帮商人在商场中角逐,称雄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龙商”以一府一县之地为基础,聚集了大量资金,而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至清代逐渐为宁绍商帮所替代。历史上所称的龙游商帮,实际上是衢州府商人集团,其中以龙游县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最为高明,故冠以龙游商帮。地处偏僻的龙游商帮,有着开放的心态,在观念上比较新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即投资上的“敢为天下先”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肚量。明清时期,许多商人将经营商业所赚得的资金用来购买土地或者经营典当、借贷业,以求有稳定的收入。而龙游商人敏锐地意识到,要获得更的利润,必须转向手工业生产和工矿产业上。故而果断地投入于纸业、矿业的商品生产,或者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使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给当时封建社会注入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新生产关系。龙游商人并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并且相处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推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书商”童佩、“布商”胡筱渔、“丝绸商”李汝衡、“纸商”叶庆荣等等。有的流寓外埠,经商致富;有的营销本地,活跃乡梓。商帮对整个衢州地区商业团体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龙游县著名人物(二)

刘章,两宋交替时期名吏。字文孺。少年时,聪颖异于常人,每日诵读数千文字。殿试中,考官原定其在第三等之中,宋高宗亲擢为第一。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状元后,任镇东军(今浙东一带)签判。不久,入为秘书省正字。次年迁秘书省兼普安(今贵州省黔西南州辖县)、恩平(今广东省江门市辖县)两王府教授。执教四年中,专以经义文学启迪教导,自此受知于孝宗。时秦桧专权,嫌刘章不附己,外调筠(音云)州(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任副职。秦桧死,召回京师,任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升秘书少监起居郎,充贺金国生辰使,代理工部侍郎。因胥吏诬告,侍御史朱倬弹劾,改提举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先后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任内奏请禁止淫祀,删去《三朝史》中道、释、符瑞志,以为不合春秋褒贬笔法。行事慎微,生活俭朴,待人厚道,人称长者。尝言“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人以为难,臣以为易”。皇上为之赞叹,亲赐翰墨,以安其职,而仍力求告归。准以显谟阁学士俸禄在家休养。淳熙初,授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淳熙四年(1177年)以资政殿学士告老。逝赠光禄大夫,谥“靖文”,葬县寺下村旁大庵山,今墓虽湮没,人犹称状元坟。颇有文名,因不满王充《刺孟》、柳子厚《非国语》而作《刺刺孟》、《非非国语》。又著有《补过斋拙稿》。

翁复初,革命烈士。龙游模环乡人。1935年,考入国民党航空委员会航空机械学校,结识进步学生龚先荫、张克勤。毕业后分配在湖南芷江机场做地勤工作。1945年8月,调到上海江湾军用机场,任分队长。龚先荫、张克勤也先后奉调来到江湾机场。1948年秋,张克勤与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接上关系,翁复初等一起积极参加地下党的活动。1949年初,翁复初掩护龚先荫驾驶一架C-46小型运输机,秘密将中共地下党人员送到解放区,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49年4月26日,翁复初被国民党保密局逮捕,当晚即被提审。5月15日夜,翁复初被残忍杀害。1949年6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翁复初为革命烈士。

华岗(1903年—1972年)著名革命家。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熏陶,较早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历任青年团南京地委书记、青年团沪西区委书记、青年团联合省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共青团顺直(河北)省委书记。1928年5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列宁青年》主编。1929年起从事党的宣传组织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部长和华北巡视员。1932年,任中共满州特委书记,化名刘少陵,在由上海到东北赴任途经青岛时被捕。国共第二次合作时获释,任职《新华日报》。1943年任中共南方局宣传部部长,化名林少侯,在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任中共代表团顾问。1946年任中共南京局上海工作委员会书记。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后随中共代表团驻沪联络处撤离上海赴南京,后返回延安。1948年赴香港工作。1949年由香港乘船北上遭敌机轰炸,在青岛登陆。1950年在青岛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继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也是一位勤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和学识渊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在1930年,就将《共产党宣言》再次翻译出版,第一次喊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震撼人心的口号,与陈望道译本的“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的译本有明显的区别。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华岗主要著作还有《1925年—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五四运动史》、《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等,在狱中的遗著有《规律论》、《美学论要》等。1955年,华岗遭诬陷入狱。1972年5月17日,在狱中含冤去世。198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革命家华岗

杨小牛,生于1961年。著名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工作于三十六研究所第五研究室。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工作于三十六研究所总体室。1991年1月至1992年7月,任职三十六研究所第七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8月至1994年3月,任职三十六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4月至1997年1月,任职三十六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1997年2月至1998年12月,工作于三十六研究所总体室。1999年1月至1999年7月,担任三十六研究所总师办主任。1999年8月至2011年12月,担任三十六研究所所办副所长、科技委主任。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12月22日,受聘西安科技大学双聘院士。主要从事通信信号处理与分析,软件无线电等科研工作。

杨小牛院士

徐安贞,唐代著名学者、诗人、官吏。初名楚璧。尤善五言诗。应制举,一年三登甲科,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中进士,初为武陟(音质)尉,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年间,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属文,多命视草,因命徐安贞供奉内廷为起居舍人,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后授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皇上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起草,深得宠信。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月撰《文府》二十卷献上,升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谓徐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年间,避罪衡山岳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手言欢北归。玄宗念其贤,即其家封东流子,逝赠尚书。有诗文多卷,久佚。明代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十一篇。

许钧,生于1954年。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学者。笔名文沛。1975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法语专业。历任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教师,法国勃烈塔尼大学留学生,南京大学法语专业研究生,南京大学外文系讲师,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文学翻译批评研究》、《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翻译论》等。译著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名士风流》、《邦斯舅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曾获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文学翻译奖,多次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许钧先生

赵友钦,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道学家、数学家。字子恭,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原籍江西鄱阳(今上饶市辖县)人,是宋朝汉王十二世孙。后迁龙游,间往东海独居十年。在龙游鸡鸣山麓筑观星台,察天象。东海独居时,注释《周易》。一生不慕功名,好研究道学和天文学。著有《金丹正理》、《缘督子仙佛同源论》、《三教一源》等道教书籍和《推步立成》、《革象新书》等天文学著作,现仅《革象新书》存世。葬后龙游鸡鸣山。

董红专,生于1968年。全国劳动模范。1984年5月参加工作,2003年1月加入中共。2013年12月起担任詹家镇夏金村党支部书记。现任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衢州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先后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等荣誉。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4年被评选为“最美粮食人”。2016年度浙江省“万名好党员”、2017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18年浙江省“千名好支书”、衢州市委市政府党建治理大花园“先锋战士”、龙游县“最美龙游人”、2019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等荣誉称号,所在村曾两次荣获龙游县“支持重点项目先进村”。

“粮王”书记董红专

邱石泉(1908年—1953年)民国时期起义将领。1927年10月经其四叔邱炜推荐,考入南京交通技术学校。1928年与陈庚、史说、江文卿等一道转为黄埔军校六期交通大队第一中队。毕业后,派往交通兵团第三大队第三十五分队任通信员。1930年至1931年任交通兵第一团四大队五十三分队长;1931年至1932年任交通兵一团教导大队排长。1932年至1936年在宁波军政部无线电二十四台任台长。1936年在安徽蚌埠任军政部无线电第十台台长。抗战时期的1937年,在太原、包头任军政部无线电第十台台长。1938年至1939年在广州、凭祥任军政部无线电三十四台台长。1940年在重庆联勤总部电信总队任队副。1941年至1946年在桂林、贵阳、汉口任电信总队第一大队长。1946年至1949年在南京、莱阳任联勤总部通信学校电机工程人员训练班副主任。1949年在重庆随联勤总部通信学校电信总队集体起义。1950年返乡在县集训队学习。1953年去世。

柳营,生于1974年。现代女作家。2002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小说处女作。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水盆里的镜子》、《树鬼》、《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短篇小说集《窗口的男人》、《水妖的声音》。其中短篇小说集《窗口的男人》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4年卷”。2004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余绍宋(1883年—1949年)著名法学家、书画家、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善诗文、精鉴赏,尤工书画。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1912年,任浙江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次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问,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1921年,应聘主纂《龙游县志》,历时四年成书,由梁启超作序,为方志界推重。1926年任司法次长时,为金佛郎案而去官,以表抗议,世人称之。1928年南归,定居杭州,以书画自娱。1934年,应聘主编《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1936年,为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撰写《续四库全书提要》子部艺术类提要。1937年抗战爆发,移居龙游县沐尘村,以吟咏抒怀。辑录诗作四百篇,成《寒柯堂诗集》。1939年,任浙江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员。1942年,被选为浙江省第二届临时参议会副会长。后任浙江省文选委员会主任,改为浙江通志馆后任馆长,编纂《浙江通志》,完成初稿一百二十五册。1947年,以社会贤达被选为龙游县“国大代表”。画作《晚秋》山水轴二十年代曾在莫斯科、柏林、巴黎展出,名振一时。《龙丘山图》层峦叠嶂,气势雄伟,为其山水画代表作。又善画梅兰竹菊,更工墨作,有风、雨、雪、月四帧墨竹,为日本天皇裕仁母亲重金收购。著作尚有《画法要录》、《画法要素二编》、《书画书录解题》、《中国画学源流概论》、《梁节庵先生遗诗》。1950年,其子将藏书16000册、古书碑帖及自作书画等数百件无偿捐献给政府。1986年冬,龙游县成立“余绍宋研究学会”。

余绍宋先生

周越桂,生于1931年。婺剧女表演艺术家。工小生。原名周月桂,其父周春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著名“周春聚”婺剧二合半班(昆乱徽),是浙江省建国前仅存的二合半班之一,享誉四方八里。周越桂六岁起进龙游西殿山越剧戏班,早先随大姐周越仙在“月仙舞台”唱越剧演小生。1946年,周家三姐妹从“月仙舞台”转入二合半班,带头实行男女角色混演,成为著名婺剧二合半班中的首批女伶。1950年11月19日,经衢州专署文教科批准,周春聚剧团改名衢州实验婺剧团,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婺剧团。1953年,周越桂和婺剧花旦徐如英赴沪公演《三姐下凡》,轰动大上海。上海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这是婺剧第一次灌制唱片。周越桂唱腔自立门户,独具一格,是婺剧小生中的主要唱腔流派。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汇演,中国唱片社为周氏姐妹在西安高腔《槐荫分别》中成功塑造的对爱情无比专一董永和七仙女形象进行录制,在婺剧戏曲史上留下珍贵的一页。

周越桂老师

夏僎(音撰),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字元肃。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洁身自好,不喜趋承比附。时论不合,辞职归养。与同县周升、缪景仁相友善,时号“三俊”,先后并举进士。不久,皆辞职归田,共建鸡鸣书院,招收乡里子弟,讲论经典。曾对门生道“古之学者,下学而上达;今文虽小技,自有上达之理,但为科举所累,本末判若两途”。曾从蔡元定(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籍)治《尚书》,深有研究,乃集各家诸说折衷之成《柯山书传》四十卷行于世。其中《尚书详解》二十卷收入《四库全书》。明洪武时下诏习《尚书》以夏僎《尚书详解》与蔡沈(蔡元定次子)《书集传》并重。夏僎子夏蹈规,侄夏蹈古,族侄夏蹈中俱成进士。“一门四进士”成为美谈。《两浙名贤录》有传。

俞震豫(1915年—1993年)著名土壤学专家。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41年至1944年,任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技佐、技士。1945年至1947年,任浙江省龙游县县立中学教员。1947年至1949年,任浙江省龙游县简易师范学校教员。1950年至1954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后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程师、农技师等。1987年退休后,仍从事本学科学术论文的评阅工作,并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会副主任和总论分支主编。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俞震豫先生对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从事土壤调查、土壤发生分类的教学和研究,深入农村从事科学普及和技术指导,成绩显著。为发展土壤分类研究,土壤普查、浙江省低产田改良和红壤开发利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俞震豫先生

马一平,生于1941年。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油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会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赴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韩国、越南等国展览,曾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一等奖、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重庆市金奖等。曾任重庆市政协常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

马一平先生

“文化民俗经纬托,历史传承艺技多。大国工匠民间落,柴米油盐竞学科”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