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昂首辞岁去,玉虎纳福迎春来”。昨天晚上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里,如约与观众见面。
据初步统计,截至1月31日24时,2022年春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达21.93%,新媒体直点播用户触达49.32亿次,相对去年增加明显。通过720度环形屏幕和XR、AR等虚拟技术运用,春晚为观众奉上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大餐。
节目创新传播效果显著
“节目新、舞台新、感受新!”这个大年夜,市民彭以峰全家十几个人早早聚集在他位于莘庄的新家,等着春晚上演:“今年好多节目形态都没看过!”景观太极《行云流水》,将武术的“擂台”放在了包括上海中心大厦、白玉兰广场等几个城市的建筑地标之巅,“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音乐短剧《万象回春》以去年备受关注的云南“大象北迁”为主题,融歌舞与表演于一体;武术短剧《乳虎啸春》,把剧情注入武术动作之中。不仅节目形式创新,舞台表现同样有新意。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演员们穿行于国画的小桥流水、山川河流之间,让不少观众惊叹不已。
据悉,除传统的观看方式外,今年春晚首次推出的竖屏看春晚累计观看人次2亿,竖屏用户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总点赞数3.6亿。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新加坡、南非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及报道,通过CNTV和CGTN海外社交矩阵收看春晚直播海外受众人次超过3524万次,相对去年增加近1658万次。
为中华文化骄傲
“没想到我在春晚里看到了上海的地标,还听到了熟悉的上海话!”在张江一家企业工作的罗巍今年选择留在上海过年,但“春晚带我走遍了祖国大地”。通过春晚的节目,他看到拉祜族“摆出春天”,也看到家乡重庆和“第二故乡”上海的地标“同框”:“这个大年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骄傲。”
而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则汇聚鄂西《石工号子》、陕北《艄公谣》、大兴安岭《敖鲁古雅》、闽东宁德《采茶歌》、滇西洱海《心肝票》五地民风民乐,不少观众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中国人对生态文明质朴的情感。
亮相春晚的三星堆文物青铜大面具和创意舞蹈《金面》则让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市民刘磊想起去年夏天在奉贤博物馆参观三星堆文物展的激动心情:“把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文物搬上春晚舞台,让人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骄傲。而由文物演绎的舞蹈故事,把历史与浪漫交织,让历史显得更具温度。”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今年春晚播出时,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黄俊依然在外滩岗位上度过,只在换班休息时瞄了一眼,正听到韩红演唱的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歌词让他感慨:“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社会治理,正是有‘我们’守望相助,才让每一个‘我’都能更平安幸福。”
“每次登上这个舞台都觉得很荣幸,因为春晚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年夜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今年春晚舞台上演唱《点亮梦》的廖昌永已多年放弃大年夜和家人团聚,参与春晚演出。今年这首歌曲,廖昌永希望给即将登上赛场的冬奥健儿加油:“奥运精神是跨越种族和地域的,希望来自全世界的参赛者可以在这个赛场上,为梦想而努力。”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来源:作者:张熠 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