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连市出台意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毕业生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署要求和省“英才兴辽行动”,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两高”人才)引进力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高层次人才是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总引擎和关键力量,高校毕业生是优化人才整体结构、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赢得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当前,大连振兴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抓好“两高”人才引进,是推动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是实现大连2049城市愿景的战略之举。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切实把“两高”人才引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服务全市重大发展战略,聚焦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统筹力量、加大力度、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着力提升“两高”人才引进的精准度实效性,为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三)基本原则

  1.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优化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招才引智平台计划及科技项目合作转化等资源要素,对接保障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招才引智强大合力。

  2.深化供需对接。统筹全市重点产业、企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人才项目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全市人才供需对接体系。发挥重点用人单位牵动引领作用,坚持人才政策供给与用人主体优化待遇共同发力,真正让“好政策”发挥出“好效果”。

  3.拓展引才渠道。统筹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推动国内国际人才引进协同发力,进一步畅通招才引智渠道,以更开放视野引进“两高”人才。坚持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推进人才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强化职能部门和用人主体工作责任,健全人才引进长效机制。

  (四)主要目标

  202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50人左右,其中,尖端人才及领军人才8人左右、高端人才12人左右、青年才俊130人左右,以及高级教育人才20人左右、高级医疗卫生人才10人左右,柔性引进高级技能人才10人左右;引进高校毕业生4.2万人左右,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500人左右,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50人左右;在连高校毕业生留连率达到34%左右。之后,力争每年“两高”人才引进数量有所增加,在连高校毕业生留连率有所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到2025年,全市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才发展与“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相适应,人才对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 主要措施

  (五)强化海创周招才引智平台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办会,聚焦全市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洁净能源、港航物流、总部经济、信息技术等产业人才需求,全力推进海创周提质增效。创新线上线下项目对接方式,深化“网上海创周”,精准支持一批具有独角兽、瞪羚基因企业,储备落地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前景良好的“两高”人才创业项目,实现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双赢。拓展全球引才布局,深耕英美日韩海外工作站优势,积极开拓新加坡、澳大利亚及中东欧、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引才渠道。

  (六)加快构建“双招双引”工作机制。统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编制招才引智地图和人才供需库,为精准引才提供科学依据。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利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整合资源、统筹联动,大力引进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等智能化、集约化项目,实现“人才+项目+资本”一体化引进。充分发挥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辽宁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吸附带动作用,采取校地校企合作方式,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探索“人才飞地”跨国界跨区域合作模式,支持企业设立“人才飞地”研发机构,采用“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落地在大连”的合作模式,就地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

  (七)开展“英才领航·立业大连”高校行。统筹全市各类用人主体人才需求,在高校学子毕业季等时间节点,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在连及省内外高校,采用宣介会、洽谈会、对接会等方式,面对面地进行招聘宣传、定点推送和重点邀约。健全常态化联系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强化兼职交流、冠名竞赛等方面配合协作,提高招才引智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采取“落实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待遇激励”方式,每年定向在全国“双一流”等高校,选拔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等高校毕业生,作为党政人才培养储备。深度融入省“百校千企”人才对接系列活动,依托东北三省一区、东部地区高校就业平台,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八)打造“人才大篷车”工作品牌。统筹全市各地区各单位人才招聘计划,发挥辽苏、沪连对口合作机制优势,利用国家和省市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招聘会,实现常态化、集约式引才。强化“网上人才大篷车”平台作用,采取“不出门、不见面”方式,进行“空中双选”,完成供求双方的靶向对接和精准匹配。支持用人单位开展“云招聘”“云洽谈”“云路演”等各类云端引才活动。健全高校创新创业联盟联动机制,用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企业、高校、人才对接渠道。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建强用好“鸿雁联盟”海外、国内人才工作站,发挥“大连市引才大使”作用,深度开展引才引智合作。

  (九)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研究制定激励用人主体引才用才的政策措施,支持用人主体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端智库等平台为载体,灵活运用股权激励、双向兼职、联合聘用、技术入股、退休返聘等方式引才用才。创新“候鸟型”柔性引才机制,依托“兴辽英才计划”资源优势,组织我市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柔性引才和技术合作。支持在连高校院所,深入实施特色引才工程项目,开展人才智力对接合作,精准引进“两高”人才。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高端猎头猎聘企业力量,开展人才寻访推介和专场招聘,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来连发展。

  (十)强化社会力量“伯乐引才”。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学术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举荐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布局、契合用人主体需求的“两高”人才。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发展。加强各类大学生实训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承接“订单式”“组团式”培训,引进留住高校毕业生。坚持以才引才、以情引才,运用校友会、老乡会等元素,举办“两高”人才大连行、重点项目基地实地走访系列活动,吸引广大人才立业大连。

  三 政策保障

  (十一)强化政策激励。深入落实《关于落实“5+22”人才政策的几个具体问题》及31个配套实施细则,用好《大连市城市发展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支持用人单位全职引进尖端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青年才俊,给予安家费及科技创新创业研发项目资助。大力引进留住高校毕业生,给予租房补贴或购房补贴、“名校优才大连奖学金”、助学贷款代偿及创业补贴。对推荐并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吸纳就业补贴。大力支持“两高”人才申报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离岗创新创业、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用好用活事业单位编制,设立“两高”人才专项事业单位编制“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出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平台项目,创新人才支持政策。

  (十二)深化平台建设。推进全市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人才信息征集、需求发布、咨询洽谈、政策推介、服务保障等功能,运用信息化智能手段完成各类人才项目报批审核,为“两高”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智能化、便捷化、集成化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创业服务平台、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力度,支持在连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打造“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落实人才工作清单制,分地区分领域制定人才政策和服务清单,向用人主体和人才公开公示。

  (十三)优化人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生、硕士生、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开通高层次人才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提供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待遇。打破引进人才户籍限制,降低引进人才认定劳动合同年限。完善“人才贷”“人才投”等金融扶持机制,支持相关地区和单位,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撬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支持“两高”人才创新创业。提升“鸿雁联盟”品牌效应,创新灵动智能的人才咨询服务机制。建立“滨城英才”服务卡制度。

  四 组织实施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扣“两高”人才引进工作实际需要,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作格局。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两高”人才引进工作实施的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工作职责抓好推进落实。

  (十五)健全落实机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整合资源力量,每年制定“两高”人才引进工作总体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全市总体方案,制定任务落实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具体推动实施。健全“一事一议”工作机制,按需、精准、高效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障碍和特殊事项。落实重大事项报告、重要信息通报和督促检查制度,将“两高”人才引进工作情况纳入实绩考核体系,作为人才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十六)营造良好氛围。聚焦城市发展优势和人才生态优势,开展“唱响大连”创意宣传,灵活运用各类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利用“鸿雁联盟”人才工作站及知名高校就业网站、重点城市招聘网站,传播大连人才工作声音,讲好大连人才发展故事,打造“近悦远来、安业乐业”的发展环境,形成“大抓人才、大兴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