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介绍,2019年7月作者悠然带两个女儿参加了四周塔斯曼微留学。回来四个月后,妈妈又预订了2020年7月的四周微留学。
交流后,郝老师发现这是一个带孩子跑遍全球参加营地和活动的家庭。
为什么他们会再次选择微留学?
他们期待收获什么?
带着好奇,郝老师对这个妈妈进行了深度采访,分三期分享给大家。
第一期:为什么我会再次选择新西兰微留学?而不是英美夏令营?
第二期:6岁和9岁女儿微留学的收获分享
第三期:给第一次微留学的妈妈和孩子的建议
选择第二次微留学的理由
假期去夏令营,还是去微留学?
我想,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因为今年微留学之前,我家两个孩子已经参加过美国和英国的夏校、夏令营,还有短期的学术营。对比之后,因为体会更真切,选择也就更实际。
之所以再次选择微留学,是因为:
第一、微留学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本土的、进入当地正规学校的上课。这个是和英美的夏令营和夏校都不一样的。
第二、微留学能够直接体会这种本土文化,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一些。孩子们对异域文化的体验,也是夏令营那种封闭训练感受不到的。
第三、可以起到留学“试水”的作用,方便在国内和国外两种教育间进行切换。对于在国内公立学校上学的孩子,不管将来是不是要出国读书,微留学这种国外上课的体验,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和过渡。
第四、孩子外语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可能每天没有去做很多题或者做很多训练,但是,在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当地学校浸泡式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听说读写真的是得到了很大、很大的锻炼。
第五、微留学可以比夏令营时间长,可以更加深入。因为营地一般都是2周的项目,但是微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定制。我们这两次微留学都选择了四周。在我看来,时间的长短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开学进班、建立安全感、交到朋友、融入学校、听懂课程……孩子的学习是有一个变化曲线的,时间长的话有些效果才会出来。
关于英美营地和微留学的区别
先要说一下,我为孩子选择营地的标准:都是英美本土营地,就是以本地学生为主,配有一定比例国际生的营地。这和国内机构办的、都是中国学生参加的不是一种营地。我会提前半年多在营地的官方网站预定,然后以全家自由行的方式过去。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他们的区别是:
第一、对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求不同。
这种优质的营地很多都是封闭独立的,在本地非常受欢迎,当地的孩子们长长的假期都会选择在营地度过。但是,我们忽视了,这样的营地对我们非英语为母语的孩子来说,是有挑战的。
如果是学术营地的话,一定要有相匹配的学术英语水平。因为这样的营地不是学习英语的地方,而是一个完全要用英语学习新知识的环境,多数参加营地的都是本地学生,所以,在语言方面不会有太多对于国际生的照顾。
如果是非学术营地的话,户外运动或者传统营地,对孩子的学术英语水平要求不高,只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能力就可以,但是对孩子的独立性的要求会比较高,孩子要具备单独住在营地照顾自己的能力。
所以,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素质过关,心理素质也好,参加这种营地收获可能就会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没达到这个标准,那么,结果可能就是:第一,效果不好,达不到家长想要的锻炼目的。第二,有的孩子参加过后可能还会产生畏惧感,他可能以后也不愿意再去参加这种类型的活动。
第二、对文化的体验度不同。
英美独立的营地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不管是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无论是传统营地、户外营地,还是军事营地、童子军。对孩子来说,他无法体验到多元的本地文化。所以,这一点也要看家长的诉求和目的。
第三、口音的区别。
第一次微留学之前,我也曾经对新西兰的口音有一些考虑。但是孩子的反馈和我预想的完全不同,因为我的孩子接触过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老师,在接触到新西兰的老师后,孩子说:妈妈,我一听就能听懂。然后会给我讲一些这里老师发音怎么样,其他国家老师发音怎么样。
她不但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反而是,孩子觉得这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的区别很有意思。
因此,选择不同的营地真的要看孩子的性格、年龄、营地的种类、家长的诉求。我个人觉得,对于低龄的孩子和希望更多体验本土文化的家长来说,选择微留学更适合一些。
为什么这一次我没有选择英美夏令营
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我个人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让孩子逐步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不必操之过急。在选择新西兰微留学之前,我们去过一次英国的营地,孩子回来给我的反馈还是挺意外的。
那时候大女儿8岁,参加了英国的一个封闭营地,那个营地应该是一个国际营,除了本地孩子,还有欧洲和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孩子,中国孩子不超过15%,营地里面可选的项目很多。
但是因为我女儿是营地最小的营员,我担心她会有障碍,所以我当时给她选择了一个女子传统营,相对看起来简单一些的。
我们亲自把她送到伦敦去,一开始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每天留言,过了两三天,就不再每天电话我,只留言了,看起来她还是很享受的。
但是,营地结束后,孩子说,“妈妈,那些国外的孩子他们都很大了,他们晚上会去做一些活动什么的,或者,他们有一些那种集体的剧团什么的,但是因为我年龄小,能参加的不多。”
告诉我这些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是挺向往的,但是因为能力达不到,所以很失落,没能很好地融入那个环境。
虽然我觉得她还是开阔了眼界,但是这次营地并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她们从新西兰回来后始终想着再次微留学,所以,这一次,我尊重她们的选择——第二次新西兰微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