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连片发展,村居集中整治,农村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图为嘉陵区龙岭镇新农村。记者 陈村铭 摄
2018年8月,有着1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871户65350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1.2%的嘉陵区,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8.89%”的成绩成功摘帽,并获得“四川省脱贫摘帽先进县”称号。
2019年,嘉陵区干部群众以“翻篇归零再出发”的精神状态,坚持“五个紧扣”、实现 “五个确保”,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及巩固提升,完成10个村、441户、1139人的脱贫任务,圆满实现“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总体目标,历史性消除农村绝对贫困。
1 发展产业 拓宽致富路
近日,记者走进嘉陵区双桂镇老家沟村,昔日的荒山坡如今果飘香,村道连成网、民居换新颜,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村子的变化。
老家沟村曾是嘉陵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导致当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连一套像样的楼房都没有,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空心化严重。如何让老家沟村实现脱贫?村干部多方奔走,引进了勇兴藤椒家庭农场。
记者走进勇兴藤椒家庭农场,只见一棵棵藤椒树苗长势良好,数十名工人在藤椒林忙碌。记者注意到,每一棵藤椒树苗下都打着土堆,树枝被3根绳子拉开。“这个叫拉枝,能让藤椒充分接收阳光,打土堆能保持水分。”勇兴藤椒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勇兴告诉记者,今年将迎来藤椒盛产期。
“我和妻子在家庭农场务工,工作是修枝、看管等,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年底还有分红。”村民吴大奎告诉记者,以前他在深圳打工,离家太远,照顾不了母亲,如今在家庭农场务工,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不仅在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家人。
“现在有33户村民入股家庭农场,每天有30多名村民务工,村里帮我修起5公里产业路,我打算再修建厂房,进行藤椒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何勇兴说。
老家沟村靠着藤椒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而这仅是嘉陵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中,各地竞相发展,亮点纷呈。
在大通镇三洞碑村的荣天柠檬产业基地,贫困户何会清早早来到基地干活。自从2015年村里建成柠檬产业基地后,她便成了“产业工人”。何会清不仅通过入园务工挣钱,还凭借土地流转收取租金。“当初村里要建产业基地,我家还有顾虑。”如今尝到了甜头,何会清高兴地给笔者算起了收入账,家里两亩水稻,毛收入不到2000元,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基本上没多少剩余。现在到产业基地打工,除草、施肥、套袋、收果,活不累,一年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
全村29户贫困户通过同样的方式实现了脱贫增收。如今,村里成立了荣天柠檬专业合作社,15个组全覆盖发展起柠檬产业,年产量近2000吨。柠檬主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6000元。合作社还发起成立了南充市魅力金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过几年努力,联合社旗下有13个专业合作社、1家农业开发公司,种植柠檬和柑橘2万余亩,辐射7个基地乡镇。
今年以来,嘉陵区围绕“一江三河”,实施“2211”工程,大力打造“中国晚熟柑桔之乡、中国木本油料之乡、中国桑茶之乡”,新建柑橘(柠檬)基地3.5万亩、蚕(茶)桑基地0.8万亩、木本油料基地1.2万亩,带动1385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完善《嘉陵区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投入奖补资金8595万元,扶持壮大特色产业主体309家;构建扶贫产销体系,创建“尚好桑茶”“银海丝绸”等四川公益扶贫商标8家,培育致富带头人429人,依托“中国农夫商城”“武阳春雨”等电商平台,销售贫困户农产品8000万元。
2 夯实基础 群众生活更美好
1月7日,记者走进李渡镇黄家楼村,只见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大片大片的巨菌草即将收割完毕,远处不时传来黑山羊“咩咩咩”的叫声,眼前的村庄充满活力。
“以前,村里交通闭塞,村民多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生,家庭不算富裕。”黄家楼村村民陈运碧介绍,以前赶场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赶场在家门口就能坐车,很方便。村里还对她家房屋进行了C级危房改造,换瓦、刷墙,房子焕然一新,居住舒适,心情舒畅。
如今,在黄家楼村,不仅村道、组道通村达户,村里还引进专业合作社,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由合作社统一配送草料、统一保底回收。今年,陈运碧家通过养殖黑山羊,增收数千元。“现在村里环境好了,还修起文化活动室,我一有空就去活动室锻炼身体。”陈运碧笑着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
近年来,嘉陵区把夯实基础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锁定住房安全持续用力。持续创新实施“五个一批”住房保障措施,统筹贫困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户“四类人员”住房保障,巩固提升住房质量,累计新建D级危房5369户、易地扶贫搬迁407户、土地增减挂钩6310户,改造C级危房(含三建五改)28006户,统筹非贫困户住房45253户,保护修缮川东北特色民居、四合院落38处。
龙蟠镇大柏山村卫生室,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就诊室、药房、病房等功能室设置齐全,常用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现在村卫生室的条件好多了,一些伤风感冒等小病这里完全可以治疗,而且药物配备很充足。”村民杜康介绍,以前村卫生室的设施设备简陋,村民生病了只能到镇卫生院或者到城区,非常不方便,如今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看病就医。
为了让贫困户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该区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城乡居民医保财政代缴、大病救助、特殊门诊补偿、住院免起付线、先诊疗后结算等8个100%,实现贫困户居民医保财政代缴参保率100%,区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11种慢病和21种可在门诊治疗的重大疾病实现精准管理和跟踪服务。
除了医疗保障外,针对贫困现状,嘉陵区还实施了教育、就业、低保、养老保险、生活救助等保障措施,为脱贫攻坚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
据了解,嘉陵区开展基础教育巩固、乡村师资保障、教育扶贫资助等“三大行动”,新(迁)建学校5所,维修整治农村学校19所。实施“国培”“省培”计划、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和优秀骨干教师城乡交流轮岗计划,考聘城区教师47人,招聘农村教师94人,支教、挂职、交流教师216人。全面落实“五长责任制”,构建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程帮扶体系,对300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行教育资助,全区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推行“乡聘村用”,89名农医班学生充实到村卫生室。对穷尽政策后仍困难的贫困户予以“三基金两救助”扶持,有效杜绝了因病返贫现象。
3 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
近日,在龙蟠镇大柏山村农民夜校的课堂上,农技员蔡仁杰正在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村民们认真学习,不时提出疑问,蔡仁杰耐心地进行讲解。
“多亏了农民夜校,现在我不仅致富有门路,心里也有了底气。”村民青大兴告诉记者,通过农民夜校,他学到了很多知识,每年仅卖蔬菜就获利近万元,靠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
“自从建起农民夜校,整个村子和谐多了。”青大兴告诉记者,农民夜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村子比以前变得整洁了,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村民们真抓实干,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了。农民夜校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更好地推动该区脱贫攻坚工作。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嘉陵区通过评选“五星级农户”、建设农民夜校、开展感恩教育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引导全区群众实现自我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南湖街道南海新村,“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敬老人,尊伦理,爱儿童,细教习……”在一块古色古香的木牌上,192个字的《村规民约》以“三字经”的格式展现,读起来朗朗上口。
南海新村还成立了市民礼仪学校,开办道德讲堂,采用专家学者讲、身边典型说、普通群众践行等形式,不断培育出优良家风,孝子孝媳孝行善举不断涌现。
57岁的张桂蓉,家有9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人,数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给老人喂饭、洗澡、洗衣,从无怨言。有人问她苦不苦,她回答很淳朴:“苦是苦,但这是我做儿媳的责任。”像张桂蓉这样的孝媳,南海新村共有8位。该村还评选出10名孝子、6名孝心少年。目前,村里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内有书画室、舞蹈室等,老人们可以幸福安享晚年。
近年来,嘉陵区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中,以环境美化工程为先导,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用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群众文明习惯养成,实现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循环;以敦风厉俗工程为基础,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的灵魂工程,广泛宣传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强化实践养成,让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落实;以文化涵养工程为根本,坚持以文“化”人,积极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用好文化滋养好民风。(记者 易立权 罗虹实习生 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