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原来贵州古代就有高速公路了,好多贵州人都不知道

贵州驾照握在手,世界各地任你走

老司机一言不合就在高速公路上开起了车

贵州人人车开得好其实是因为

贵州早在几千年前就有高速公路了

总长度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十几圈

——茶马古道贵州段 ——

经过路线: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涉及40余个县)

(茶马古道贵州段示意图)

说到茶马古道,很多人都说在云南,事实上贵州自古以来也有茶马古道,2013年3月,茶马古道贵州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阳青岩古道就是贵州茶马古道的著名路段,黔西南州的茶马古道是贵州段重要的组成部分。

贵州段的茶马古道主要由北线“贡茶古道”和东线“市马古道”组成,贵州地区在历史上茶马互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贵州茶马古道,主要地处川黔、滇黔、楚黔驿道和龙场九驿等官道和商道。

贵州的茶马古道,是贵州人民的一份民族记忆,同时也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现实标本,挖掘贵州的茶马文化,保护贵州茶马古道,传承贵州茶马精神,让贵州古道上的茶马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留存,还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 川黔盐茶古道 ——

经过路线:毕节—金沙—遵义—桐梓—湄潭—凯里

(贵州盐茶古道示意图)

贵州省不产食盐,其所需之盐,自古以来仰给于川、滇、桂、粤诸省。由于地理环境及盐的质地等原因,其中的绝大部分食盐,又是从四川省运入,川盐入黔,返程多以茶叶为代表的贵州土产入川,由此,贵州盐茶古道逐渐形成。

古代交通不便,陆路运输运量小而成本较高,故川盐入黔历来以水道运输为主。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四川省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仁、綦、涪四大口岸,凡入黔之盐,均沿这些河道运往贵州各地。

——龙场九驿古驿道 ——

经过路线:向西经水东:贵阳—威宁—云南昭通

向北经草塘:修文县——修文六广镇——黔西——大方——毕节二铺

明洪武十六年,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执大汉族主义偏见,无端污辱袭贵州宣慰使职的奢香。奢香忍辱负重,上京面见朱元璋,状告马晔。朱元璋召回马晔,定以“开边衅,擅辱命妇”之罪,将其下狱,并赏赐奢香金银及丝织品等物。奢香为报答朱元璋的恩典,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使往来。

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共修了560公里,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乌撒(今威宁),抵达乌蒙(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堂(今瓮安境),设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雅、归化至毕节等九驿,因第一站为龙场,通称“龙场九驿”,水西地面设7驿。

“龙场九驿”的修筑,打通了贵州,特别是水西到四川、云南的道路,沟通了边疆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交流。

——丙安古道 ——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的重要要塞,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更是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乃我国西南滇、黔、川三省地区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

丙安古镇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

丙安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

——二十四道拐古驿道 ——

路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有一段公路,因为有二十四道弯,俗称二十四拐,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期,此处是蜿蜒曲折的古驿道。

晴隆“二十四道拐”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见证,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史称"历史的弯道。


——

黔桂古驿道 ——

经过路线:贵阳—龙里—贵定—马场坪—干巴哨—麻江县—干溪—麻江—高枧—贤昌—都匀—独山—广西南丹

麻江自古以来就是贵州的交通要道,麻江明清黔桂驿道全长30公里,经黔南州和黔东南州文化局建议,黔桂古驿道已被贵州省文物局向国家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江黔桂明清驿道,一直到民国年间现代公路开通前,仍是沟通贵州、广西的重要道路,而且黔桂古驿道对研究明清时期西南地区交通史、主流汉文化传播史、民族交流史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古驿道经过的村寨相继兴修通村公路或便道,又挖了许多古驿道,现在驿道保留较好的基本上是远离公路的路段。主要有:

1、白家庄至大堡段:近2 公里;

2、长坡段:1.5公里;

3、虎场铺:1公里;

4、平田哨:1公里。

——寨英古道 ——

寨英古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65公里,松(桃)江(口)三级油路贯穿全境。

寨英古镇是中国历史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贵州朝靓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是迄今为止贵州省保存较完整、梵净山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

寨英古镇是一座苗汉文化交融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镇,时有“小南京”之称。上千年历史悠久的滚龙民间艺术使其当之无愧被冠以“中国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

—— 关索岭古驿道 ——

路线:关索岭古驿道东起灞陵桥,经四十三盘抵达岭口,西自岭口九盘而入关岭县城,全长大约5千米。

根据《关岭县志》中记载,诸葛亮率兵劈山开岭为关,开辟了翻越安顺关岭的西南驿道,又命关羽之子关索留守,所以当地人就把这座高大险峻的山脉称之为关索岭古驿道,现称“关岭”。

关索岭古驿道是省内仅存保留较为完好的古驿道之一,驿道全部用白石砌成,300多年前,徐霞客就踏过这里的每一道石级,而且留下珍贵的记述,为这段山道上的历史风物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石板街古道 ——

都匀石板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全长312米,路面以11000块青石铺砌而成。街两头各配一对石狮,南面街口建有古式门,这条街是明清时期贵州通往广西的必经古驿道。

1992年,石板街经维修改造,成为贵州省南大门都匀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近几年来,日本、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多批海外旅游团和韩国电视台前来观光采风,闻名中外。

——黑泥哨古驿道 ——

清镇黑泥哨村的古驿道,曾经是贵州高原上的一条“高速公路”,在历史上,这一带是由黔至滇的必经之道,自元朝起就已是云、贵、川三地的交通咽喉。

明洪武二十 一年(1388年),明朝政府设置威清卫,管辖黑泥哨,当时黑泥哨在贯通连结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东达贵阳,向西进入清镇,再往西南,至平坝,过安顺,可达云南,西北过鸭池河到四川。

黑泥哨的古道上有一条“老街”,人家沿着古石板路开设店铺、马店,为过往的客人提供食宿。以及一座清朝道光十六年(1838年)的石牌坊,经过100多年的洗礼,至今仍然耸立在高高的山坡上。

现在黑泥哨村仍被当地人称为“老街上”或“烟灯坡”, 600多年过去,曾经这条官道上喧闹,悉数消失在岁月中,惟有驿道依旧。

——湘黔古道——

湘黔古道是一条曾经东连宝庆、衡阳、长沙,西接洪江、芷江,一直延伸至贵州的古老商道,此古道乃历史上上控云贵、下制长衡、扼守洞口罗溪的唯一 一条通道,是湘黔古道中最长的一段,

湘黔古道被誉为南方的“丝绸之路”,兴于西汉,至明、清臻于完善。湘黔古道路面铺满一块块青石板,蜿蜒在群山之中。

——晴隆古驿道 ——

晴隆在蜀汉时期,就已有古驿道在晴隆县境内穿过,晴隆县在明清两代,驿道较为发达,由黔入滇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置县之南境,一条置县之北境。

南境驿道由贵阳经安顺、关岭过北盘江入县境之东地,经半坡塘、燕窝寨、灵官箐、哈马庄、哈马哨达县城,继从县城往西延伸,经鸦关、乌鸣铺、沙子岭、保驾楼抵江西坡桥,出县境达普安、盘县入滇;

北境驿道则从安顺到郎岱、过打铁关、毛口进入县境之西陵渡(河塘),五里牌、都田、母洒(纳屯)黄厂,翻过老鹰岩出县境,达普安之白沙,转由盘水镇会大道入滇。

晴隆古驿道显示了当年这条古驿道历经风雨和金戈铁马的洗礼,承载着凝重深厚的人文历史,像晴隆“二十四道拐”一样,古驿道已成为晴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施秉古驿道 ——

路线:古驿道东起施秉城关新红村干地坪,西至甘溪村的老院组,古驿道断断续续延绵16余公里。

位于施秉甘溪、新桥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驿道,路面由鹅卵石铺垫而成,古道保持还相当完好。

当然,保持最完好的当数水浸坡至常家院段,在解放初的前后期,这里还是通往黄平旧州的交通要道,那时他们还见到马帮队在运送如布匹、食盐等等。

——白沙古驿道 ——

白沙古驿道,原为入滇要冲,由白沙乡老鹰岩直达窝沿乡上寨湾,现仅存白沙乡卡塘村老鹰岩一段较为完好。

据史料载,元朝时期,即开始修筑驿道,时称湘滇驿道,以后历朝均有培修,而湘滇驿道则从湖南晃县经镇远、黄平、从黔中而经普安到云南。

这段古驿道全长约4千米,宽约4米,用石板铺成。其中有2千多米保存了原状,在漫长岁月的商贸活动中,普安县白沙古驿道曾经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

贵州已经修了无数条高速公路,铁路

进入高铁时代

这些古驿道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

但是它们在贵州的历史上功不可没

若是没有这些古代的高速公路

贵州摆脱原始社会还要推迟几百年吧

它们虽已失去了昔日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华

但古道文化的历史犹存~

妖精综合整理自:

琦行天下(ID:Shenqili668)德绵(IDjinfanglin818)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ID:gzcwhstbwg)

麻麻微生活(ID:hmz-hyy_15606496)等公众号 、360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