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宜更积极介入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

【中国宜更积极介入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

庾欣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编者按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俄乌冲突对世界秩序和大国博弈格局影响巨大,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中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6位学者就以下问题展开快评:


· 全球格局:大国博弈的格局将回到美中俄三足鼎立还是美中俄欧四边关系? 还是其他形态?


· 世界秩序:是否会出现相互对立的两大组合?联合国的作用?主权和领土不可侵犯等国际关系准则是否会受到冲击?如果和国家安全考量相冲突,到底孰先孰后?


· 经济前景: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世界金融体系有何冲击和重朔,例如产业供应链、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粮食、以及美元地位?


· 两线作战:美国如果还是把中国作为首要的对手,把俄罗斯作为当前要应付的对手,有没有可能两线作战?有没有可能放松一方,而针对另一方?


· 欧洲/日本:欧洲和日本会不会又成为当年“三个世界”理论中那样的“中间地带”,而成为 “兵家必争之地”?还是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美西方阵营这一边?


· 俄国角色:俄罗斯这次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是否又一次打破了现有的美国世界霸主的格局?它将重返大国地位还是一蹶不振“倒退30年”?


· 中国周边:考虑到美日韩关系的变化以及AUKUS、QUAD 框架内成员国家的频繁互动,中国周边的围堵状态是否被加强?


· “中立国家”:如何看待新崛起的独立力量?比如印度,以及亚非拉(包括中东)绝大多数“保持中立”的国家所发挥的作用。


· 中国政策:中国外交到底应该继续冷静观察、静待其变,还是更积极主动地出面调停?


· 台湾问题:俄乌局势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启示、经验、和教训?


· 区域影响:俄乌局势对您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您研究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变化?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孙哲 哥伦比亚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张清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门镜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林民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黄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建伟 澳门大学

汤绍成 台湾政治大学

刘迪 日本杏林大学

张慧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张勇进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蒲晓宇 美国内华达大学

陈淑英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祁冬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庚欣 香港凤凰卫视

黄海涛 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鞠海龙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熊达云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金应忠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伍国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

金君达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李勇慧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王梓元 外交学院


【中国宜更积极介入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

庾欣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俄乌战事”冲击着所有大国及其关系。美欧俄都已尽数卷入,成为冲突“当事人”。俄国损失较多,自不待言;美国看似乱中取利,其实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使本望趋于稳定的“俄美关系”陷入失衡,必吸耗美国更多的精力;日韩德法等看似同调,其实在实施制裁时与美国“同床异梦”,印度等更是“弃权”连连,彰显所谓“独立外交”的自主性。美国面对战事投机闪躲、煽风点火又不敢担当的色厉内荏,不仅使乌克兰等深感失望,也令隔海观望的台湾等心惊胆寒。从阿富汗撤军到今天,美国霸权今非昔比,已是全球瞩目的现实。而另一方面,中国却因这次战事成了相对超脱、比较有战略选择空间的一方,尽管“事前不知情”略显对朋友的轻信,但善意、成熟的和平共处原则一以贯之,劝和促谈的举措公允妥善,反对霸权强权的坚定立场始终不变,由此不仅赢得了欧洲包括俄乌等的认可,也使金砖各国等纷纷仿效,推动战事逐渐有了些转圜的迹象。

当今的复杂变局下,中国政策取态有比较大的空间。一方面,可以静观其变,毕竟“解铃还需系玲人”。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作为,因为身处一个命运共同体,无论作为唯一可以被各方接受的、负责任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是俄乌共同的好朋友,又是和平发展合作时代主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团结国际上各种协调力量,介入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乌克兰危机已有时日,美国等还在推波助澜。尽管我认为今天时代,任何人都无力将世界拖入大战深渊,但乌克兰事态已经使中国等大多数国家感到“忧虑与痛惜”,这个局面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我建议:中国可主导建立“国际协调团”,介入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使俄乌停火休战。

一,介入协调总目标:

“停火止战,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综合安全机制。”

二,介入协调主要议程

第一是避免人道主义灾难,这是最迫切问题,也是最大公约数,更是各方最直接利益关切。


第二是说服当事各方(不仅俄乌)先各让一步,尽快降温停火止损,从目前的“打谈并进”转为“以谈为主”,先在军事上实现停战并逐步停止非军事的相互抹黑攻击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是使当事各方(不仅俄乌)表明合理关切,寻找妥协交汇点。


第四是就停战后的维和、重建等进行协商。

三,“国际协调团”成员

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土耳其,以色列等以及联合国等代表。


这里既照顾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洲(北约)等的代表性,也考虑到俄乌各方的接受度,参与者本身的和平安全纪录和协调经验以及落实协调内容的能力等。


最后当然需要与美国(最大当事方)进行协调。

四,介入协调总方针:“和为贵,忍为高,谈为上,信为先”。

“和为贵”是指相对于所有历史及现实纠纷的是非曲直,应强调“和平”是今天时代最大的价值,和平是“大是非”,为了和平,各方都应适当约束自己的诉求,因为在今天时代,只有和平,才能真正为满足各方诉求提供空间,战争没有赢家。


“忍为高”是指各方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更应该培养战略忍耐精神,“欲速不达”,退一步海阔天空。尤其在事态已经恶化的情况下,即使为了“止损”,也更需要这种务实成熟的克制态度。


“谈为上”是指无论有多么对立的分歧,当事方都应“谈字当头”,因为任何暴力(包括动武和制裁等)只会害人害己。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谈为上”,即使耗时长,反复多,但总会逐渐走向共赢的前途。


“信为先”是指“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有信用、信义,最近有的霸权强权国家,常常言而无信,是造成纠纷的祸根。“和为贵,忍为高,谈为上”,其实,最重要是“信为先”,无信不立,和谈尤其如此。


“和为贵,忍为高,谈为上,信为先”其实就是中国的外交基本方针,也是处理各种国际关系及纠纷的准则,协调乌克兰危机,也应以这“十二字诀”为总方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中国宜抓住时机,尽快介入并主导协调

目前俄乌战事胶着,双方互害不断加深,同时在战和选择上都有些举棋不定,美国既外强中干怕事情闹大,又为了眼前利益阻挠和谈,不断煽风点火且事事不忘针对中国,这种微妙的局面不宜长期化。中国既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而且已经身在其中,难以旁观(八年前克里米亚事件时亦然),就可以考虑积极作为,务实介入,这样不仅有利中俄、中欧等关系大局,也是在复杂变局(也许是今后的一种常态)中对“中美相处之道”的摸索。中国目前拥有的战略回旋空间,是自己长期努力的积累,也是一个“积极作为”(其实是不得不作为)的难得机遇,更是发挥“主动性、主导性”塑造外部大环境、同时树立中国外交新形象的有益尝试。

克里米亚事件(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外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