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二战日本的“N”核计划

1942年夏季,施贝尔向希特勒报告了制造原子弹的进度问题,需要的时间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与此同时,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囊括了英国的“合金管”计划。就在这一夏季的7月8日,日本帝国海军司令部召开了一个有科学家参加的会议,研究军事上使用原子能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日本也在讨论同样的问题,尽管当时通晓原子能史这一篇章的人还不多,但从日本太平洋战争研究会发表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为掌握新的可怕的武器而展开的这场戏剧性竞赛,不仅在大西洋两侧进行,而且扩及太平洋对岸了;同西欧和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暗中较量的不仅有德国“铀规划”的参加者,而且还有日本“N”计划的执行者。

日本帝国海军是在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打得难解难分阶义郎在邀请名单上居于首位,他曾在哥本哈根就读于尼尔斯·玻尔门下;理化研究院的二阶实验室早已成了吸引有天才的日本青年科学家的中心。应邀到会的还有东京大学教授佐贺良吉以及其他物理学家多人。A太平洋战争已经打了8个月。目前,战争进程对日本日益不利。当初,偷袭珍珠港的得手曾带来一连串的胜利。

1942年2月15日,日军侵占新加坡;3月9日,完全控制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4月9日,完成对菲律宾的占领。但是,接下来却是节节失利:中途岛的受挫;所罗门群岛的失败,往日的捷报如今已为失败的消息所取代了。这些消息从海上、天空和侵占的战略基地上不断传来,而且越来越频繁,眼看就要成为现实的“大东亚共荣圈”瞬间成为明日黄花了。于是,日本海军战略家们渴求一种能根本改变战争进程的新式超级武器,并向科学家们提出了任务。

2.“N”计划的诞生与破产

在军国主义日本,以前也有人议论军事上使用原子能的可能性问题。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安田武夫将军委托佐贺良吉教授,从理论上计算将物质裂变用作爆炸物的可能性。

但是,日本军事上层分子同德国一样,只是陶醉于轻易取得的胜利,并不认为非要制造原子武器不可。然而,事态的发展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了。这是由于太平洋上军事形势业已恶化,还因为特工情报:美国在核物理方面的秘密研究已经展开,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节奏日益加快。

佐贺教授指出:“在我们进攻珍珠港之前,美国政府已完全禁止铀出口了。仅这一事实便能说明,美国人正在研究原子核的裂变。”

会议的组织者要求科学家回答两个具体的问题:第一,能否将原子能用于战争目的?第二,在这次战争过程中,日本是否有能力制成这种武器?

佐贺教授向与会者报告了他的计算结果。根据他的推算,日本在得到足够原料和必要劳动力的条件下,解决这类任务,还需要几乎整整十年时间。他的发言引起会场一片难堪的沉默。

会后,海军给科学家拨出了款项。但是,数月以后,当确信原子研究在短期内出不了任何成果时,他们便把这个摊子统统交给了空军。

1943年5月5日,二阶义郎向帝国空军司令部报告,制造原子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他的报告的基础上,帝国空军司令部批准了一个秘密计划,代号为“N”。空军技术研究所成了“N”计划的科学中心。研究所所长安田将军是当时日本提出将原子能用于军事问题的第一个人。

二阶教授吸收了一批有才能的青年科学家参加“N”计划,这些人立即被免除了军役,调给二阶教授使遣。教授的门生之一,玉木须久负责主持一个小组,任务是计算铀235的临界数值;另一名学生,竹内直木负责研究有关铀同位素分离的问题。

二阶认为科研人手够了,不足的是手头缺少两吨铀矿石。日本福岛县的铀矿床令人失望,在中国和南洋诸国的占领当局已受命大力开展铀矿勘探工作,能否很快就能保证供应,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此外,急需的东西还有许多:钢、铜,石油和电力也不够。

正当为实现“N”计划而迈出最初几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弄得日本保安部门惶惶不安。当时,日参议员高名伊达教授发表了一篇演说,在国会内外引起纷纷议论。他说:“议员行政管理者们,你们必须了解,不久之前核物理学方面的发现可能导致的结果:用一枚火柴盒大小的炸弹,就能把一艘主力舰送到海底……”

国会讲坛上的发言见报后,火柴盒炸沉主力舰的说法便不胫而走,日本保安部门十分担心,害怕会引起美国对日本“N”计划的注意。但是,他们白操心了。相反,美国特工人员认为:日本国会讲坛上的这个发言,恰好又是一个证据,表明日本在这方面还啥事没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