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借鉴国际经验践行两城理念:上海需做好水文章,打造南北轴

王思政 阎加林 宋娟

20多年来,上海的“轨文章”做得不错,2019年底通车里程已达730公里,世界第一,然上海的“水文章”没有相应跟上,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兴。世界四大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例如古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古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华夏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等。古老的河流不仅哺育了灿烂文明,也滋养着人口聚集最多、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城市,让城市有了灵性并充满活力。纵观全球大城市,几乎都有一个形影相随的卓越水岸,例如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新加坡的新加坡河、东京的隅田川、纽约的哈德逊河。国际一流城市滨水区大多为文创、科创、教育、金融、商务、消费和旅游休闲服务功能的集聚地,是城市的生活、文化、时尚、旅游、休闲和魅力中心,以及都市服务业发展集聚度、显示度和贡献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上海至今还有26000多条河道。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伴随着沿江45公里岸线的打通,将生产岸线变成生活岸线和还江于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将生活岸线升级为服务岸线(旅游、教育、文体、科创、金融和消费),提升岸线的经济产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东西轴线(从浦东机场、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沿延安路两侧到大虹桥)已经成型,但南北轴线一直不成熟。为此,上海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两城理念”,打造南北轴向滨江服务业“金腰带”,加快建设虹口滨江“世界会客厅”、杨浦滨江“两城理念实践区”、浦江“金融城”和徐汇滨江“科技文创城”等,构筑滨江特色服务业新增长极,形成一条最美的“微笑曲线”。

一、世界城市滨水区服务功能特色

纵观世界一流城市滨水区,主要服务功能特色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邮轮服务功能来看巴塞罗那港凭借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与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成为了欧洲第一大邮轮目的地港口;温哥华港凭借雪山峡湾与繁华都市混搭风情的特色,成为了经营阿拉斯加航线全球主流邮轮公司的停泊港;伊斯坦布尔港凭借地处欧亚两大陆分界线的优势,成为了东地中海邮轮航线的重要节点;开普敦港凭借达伽马新航线历史地位和地处印度洋与大西洋交汇处的优势,成为了欧洲沿非洲西海岸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必经航路。

二是从科创服务功能来看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科技城集聚“文创+科创”叠加优势,构建起了以科技、数字和创意企业集聚为特色的欧洲最大创新生态体系,成为了继美国硅谷、纽约硅巷后的全球第三大科创先导区,被誉为英国版的“迷你硅谷”;哈德逊河与伊斯特河环绕的纽约硅巷推进科技与金融、时尚、广告、艺术传媒、商业零售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全球大都市中心区最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继硅谷之后的全美第二大科创重镇,被誉为“科技回归都市”的典范;大波士顿地区查尔斯河西岸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依托毗邻麻省理工学院的特殊区位优势,在方圆1平方英里的广场上打造了全球创新企业最多与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国际级生物科技重镇,创新实力超越硅谷位居美国第一,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1平方英里”;泰晤士河畔金丝雀码头发挥地处伦敦科技城与金融城中间地带的“跨界”优势,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设欧洲最大的金融技术类公司孵化器,打造伦敦城金融科技创新策源地、金融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和世界最具创新意识金融科技社区。

三是从教育服务功能来看纽约哈德逊河沿岸坐落有哥伦比亚大学和西点军校等院校;马萨诸塞州东部查尔斯河沿岸坐落有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泰晤士河沿岸汇聚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格林威治大学和金斯顿大学等院校;巴黎塞纳河左岸坐落有巴黎第七大学、法兰西学院、索邦大学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等院校。

四是从文创服务功能来看伦敦南岸拥有25座顶级文化地标建筑,例如泰特当代美术馆、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和英国国家剧院等,每年举办近千场音乐会和各类演出,堪称伦敦最富有活力的艺术聚集区;巴黎左岸云集了国家图书馆和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古董店、画廊、出版社和书店,例如奥德翁剧院、罗丹美术馆和莎士比亚书店等,成为了法国乃至欧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哈德逊河沿岸坐落有纽约市立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卡内基音乐厅等众多文化艺术机构;墨尔本雅拉河南岸打造了包括墨尔本艺术中心、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南岸剧院等在内的南岸艺术区文化地标;柏林施普雷河打造了集5座著名博物馆于一体的“博物馆岛”,让游客足不出“岛”便可感受普鲁士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古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等人文历史。

五是从旅游休闲服务功能来看伦敦南岸重视水岸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打造河畔休闲空间,建设下沉式广场与滨水“文化会客厅”,举办泰晤士狂欢节以及南岸美食节、艺术展和电影节等节庆活动,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伦敦城旅游观光胜地,每年接待游客总数高达3000万人次;巴黎塞纳河左岸结合城市更新,在新国家图书馆中央,修建了一个约有十个足球场大的“下沉式森林”,经过十年的封闭后,小型哺乳动物出没其间,成为市民和游客旅游休闲新景点;大阪道顿堀河沿岸坐落有著名的道顿堀美食街,聚集着大阪最有名气的各式餐馆、居酒屋和药妆店,是体现“食在大阪”与体验“吃到走不动”大阪饮食文化的最佳去处;新加坡河克拉码头经过接续开发与再生改造,如今已成为了新加坡最具风情的地标性娱乐场所,原来的60家码头堆场、仓库堆场被改造成了近200家商店、餐厅、酒吧和娱乐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就餐和游玩。

六是从金融服务功能来看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金融城是最负盛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约35%的外汇交易与70%的国际债券交易在此完成,贡献了近五成的全英服务业增加值与近3%的全英国内生产总值,被誉为“全球含金量最高的1平方英里”;哈德逊河环绕的曼哈顿坐落有金融机构聚集的华尔街,以及金融科技企业最为密集的纽约硅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金融之都,尤其是下城区更是聚集了全球近3000家金融、证券和保险公司。金丝雀码头成为了伦敦新的金融中心,吸引了汇丰、花旗和巴克利等大牌金融机构入驻,汇聚了伦敦三分之一的金融从业者。

二、上海打造滨江服务业“金腰带”发力点

借鉴国际一流城市滨水区服务业功能培育与产业生态圈构建的经验,上海打造滨江服务业“金腰带”发力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着力增强滨江旅游服务功能

在增强滨江旅游功能中,宝山邮轮港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邮轮母港的目标,继续完善设施、要素、服务相关功能,进一步放大邮轮免签政策效应,全面深化与世界主要邮轮公司合作,全方位推介上海邮轮旅游品牌,着力实现邮轮旅游优势与上海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中国客源优势的叠加效应。黄浦江要加强水岸联动与水陆并进,将岸线美景与风情延续至水面。鉴于作为上海旅游节重头戏之一的花车巡游搞了多年且已有审美疲劳的情况,建议增加黄浦江水上花船巡游节目,邀请长三角周边城市共同参与,让一艘艘璀璨绚丽的巡游花船演绎黄浦江上的视觉盛宴,进而更好展现“魅力浦江”与“活力长三角”的风采。此外,着眼激活浦江游览的考虑,上海还可建造集博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浦江主题游船(例如咖啡和茶文化主题等),吸引外资、民资等多元主体参与,增加黄浦江水上旅游的文化、教育、科普和交流功能,使其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体验水上慢生活“流动的博物馆”。

2、全面提升滨江文化博览功能

着眼打造体现高等级文化影响力“人文水岸”的目标,上海要进一步提升黄浦江文化博览功能。在加快推进后滩大歌剧院、世博马术公园、徐汇滨江艺术和剧场群建设,以及继续办好国际当代艺术领域标杆蓬皮杜艺术中心展陈合作项目的同时,引进一批重量级的博物馆入驻“文博区”,例如可考虑在外滩世博滨江板块引进或建设一批展示外滩开埠史、老城厢史、码头文化或民族工业发祥历史的博物馆,进而将滨江建设成为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

3、加快推进滨江教育服务布局

鉴于目前浦江沿岸除去前滩少有教育服务机构布局的情况,可借鉴国际一流滨水区教育机构集聚的经验,特别是伦敦摄政河畔国王十字街区更新项目中引入世界顶尖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巴黎塞纳河左岸地区城市更新改造中将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的巴黎第七大学回搬市中心的做法,依托前滩已形成上海纽约大学、华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惠灵顿公学及其幼儿园的示范影响力,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可考虑由沪苏浙皖四地名校联手,在徐汇、杨浦或闵行滨江兴办一所长三角联合大学,进而放大内循环外延效应。

4、合力打造滨江国际金融“黄金四极”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6+1”框架格局中,虹口北外滩、黄浦外滩、浦东陆家嘴和徐汇滨江共同构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黄金四极”,要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和买家入驻,进一步提升虹口北外滩航运金融、黄浦外滩全球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和专业服务)、浦东陆家嘴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和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中心以及徐汇滨江金融、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等功能。

5、共同营造滨江科创服务功能

围绕建设更具活力水岸的目标,上海要在滨江打造一批“小尺度、小空间、小街区”的创新集聚区,集聚一批科创机构与头部企业,推动科技与都市传统产业的有效嫁接。例如,杨浦滨江要以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举办为契机,围绕建设千亿级规模“新经济产业生态园”的目标,招引一批工业互联网新生代头部企业及其高能级项目,努力成为全市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的试验场和先导区。徐汇滨江要突出科创主导,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滨江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打造西岸传媒港、智慧谷、金融城、艺术仓和枫林湾“一港一谷一城一仓一湾”高品质产业空间,构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艺术传媒和科技金融同步驱动的滨江产业生态。闵行滨江要依托“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以及科创能力领跑的国家级紫竹高新园区等“一区四园”高精尖科技产业,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硬科技”创业首选地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地。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