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江西九江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添城市“金字招牌”

202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江西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九江成为我国第14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字招牌”是对九江这座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在延续历史、传承文明、建设文化名城所取得突出成绩的肯定。这不仅能引起九江人的文化自豪感,更能让九江的发展更具历史使命感。作为曾经在九江生活和工作15年的我来说,我为九江感到高兴和自豪。

九江称谓,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据知:“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

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江西省辖地级市。九江面临长江,背靠庐山,环绕南湖和甘棠湖,这种背山面水,内湖外江,气势雄浑,景色优美的九江,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在秦朝(公元前246——前207年)以前,曾先后属楚、属吴、属越、又属楚。所以九江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九江郡。郡治不设在九江,在安徽寿县。汉刘邦五年(公元前202),置豫章郡,计1 8县,治所在南昌。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 291年),九江称为江州,辖十郡,除江西外,还包括今湖北、安徽各一部分。东晋成帝咸康六年(340年)治所徙寻阳,当时寻字没有三点水旁,在现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南朝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将江州治所徙至柴桑县,在今九江市区西南,有一说在距市中心90华里的楚城乡,还有一说在现今市区的七里湖滩。

南朝陈文帝天嘉初年(560年)迁移至湓口县,即今九江市区西面。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年)又称江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浔阳郡。这时的“浔”字开始有三点水旁。五代南唐又称江州。辖浔阳、瑞昌、湖口、彭泽、德安、都昌六县。宋代称江州浔阳郡,辖五县,将上述的都昌县划归南康军,南康军还管辖星子(现庐山市)、建昌(即永修)。元代改称江州路、南康路,江州路属县未变,南康路减少建昌。

明代开始称九江府、南康府,属县与宋代相同。清代与明代一致,但南康府中加安义县。民国时期设置有曾有三度变更,不再细述。 1983年,才称为九江市,辖九江、瑞昌、武宁、修水、德安、永修、星子、湖口、彭泽、都昌十县,浔阳、庐山两区。九江市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大体如此。如今,截至2019年,九江市下辖7县(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3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及省辖县级市(瑞昌市、共青城市、庐山市)、1个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直管4个正县处级委(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管理委员会、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管委会)。

九江面积为19084.61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全省面积的九分之一。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九江市常住人口为460余万人。耕地208余万亩。面积和人口与江西抚州市大致相等。从亚洲看,九江比东帝汶、黎巴嫩、科威特、新加坡等国的土地面积和人口都要多。所以,九江,应该算是广土众民的大市。

江西是全国文化大省,九江是一个文化大市。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西,具有的读书成风、科举成名、作家成派、学者成林、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佛道成宗、青铜成王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九江都是具备的,与江西其他各市相比,丝毫不逊色。九江文化同样具有内涵上的博大精深、形式上的优美典雅、精神上的刚正义烈这些全省共同的特点或特色。形成文化大市的原因,和江西省具有的天时地利、交通便利、北人南迁、教育发达等条件或因素也是相同的,甚至还有过之。同江西省其他地市相比较,九江的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首先:江西地处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九江在江西西北部,为江西门户,长江中游重镇,也为七省通衢。无论是吴楚文化,还是中原文化,都首先从九江传入江西,然后逐步向南推移。尽管唐宋以后,洪、饶、袁、信四州,尤其吉、抚二州,后来居上,急起直追,但九江因控扼江西门户,始终得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等风气之先,在许多方面走在全省的最前面,成为江西发达最早的地区。江西历史上最早的大将军、大司马陶侃,最早的大诗人、大文人陶渊明,如果不算做了五天宰相的钟绍京,江西最早的宰相舒元舆,都是九江地区人。

其次,九江是江南兵家必争之地。九江扼守长江中游,为江南重要门户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唐、宋金、元末、明末、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九江、湖口、德安、永修、修水、武宁、瑞昌、彭泽、都昌、星子(现庐山市)及鄱阳湖地区,无一不发生大小战争、战斗,并有几次著名的大规模的陆战和水战,九江城还遭到过屠城的劫难。仅庐山一地,即有六次严重的战争侵扰,烧毁书院、寺庙和民居。仅日军在庐山即摧毁寺庙52座,烧焚房屋480所,杀害百姓3000多人。至今,九江地区仍然保存下来不少古代和近代的各类兵营、要塞、堡垒。这些当年战争的遗迹,历史的印记,侵略的罪证,抵抗的信物,足供后人考察和凭吊。

再次,九江是全国重要的茶市米市之一。九江,还有修水与赣江交汇处的吴城镇,历来为江西货物的集散地。自唐代中叶大庾岭驿道修通以后,鄱阳湖、赣江水道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九江即成为全国32个大中城市之一,吴城也发展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百物杂陈,货达三江,市面日趋繁荣,尤以茶、米和木材、纸张、夏布、瓷器、烟叶、药材等为大宗。九江成为全国三大茶市和三大米市之一,与武汉的汉口鼎足而立。九江、永修的吴城等地在古代留下的众多会馆、钱庄和万寿宫遗址及近代银行、洋行、堆栈、码头等,都是当年交易的场所,也是当年商业文化的体现。

九江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仅市区历史文化的“打卡点”就很多。环绕在市中心的甘棠湖及其周边地区,就有许多历史故事。当年,唐代李渤任江州刺史,治理甘棠湖,修堤建桥,既免水患,又成为当时江州一大景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赴杭州上任,路过江州,李渤宴请他,受到启发,到任后,就疏浚杭州西湖,修筑白堤。所以先有甘棠湖堤,后有西湖白堤。

甘棠湖中的烟水亭,湖旁的天花宫,纪念李渤的思贤桥和五贤阁等,使远山近湖尽收眼底。市区的琵琶亭、能仁寺(含大胜塔)、锁江楼宝塔、浪井、庾亮楼、浔阳楼和近代英租界、日租界的有价值的建筑等,柴桑区的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妻子李夫人墓,陶渊明祠、陶渊明墓等,传说中还有市区的周瑜都督府、点将台和夫人小乔的梳妆台、小乔巷及都府巷等。而且九江周边地区有大量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东有石钟山、龙宫洞、鄱阳湖,南有庐山、狮子洞,西有柘林湖、武宁湖、云居山,九江都起到辐射和周转的作用。

九江历代著名人物和文化名流有许多,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东晋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浔阳人。同时代的周访、周楚、周抚一家两代,为保卫晋室屡建功勋。唐代高僧弘忍,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 。北宋将领王韶(德安人),南宋将领余玠(修水人),曾率部与吐蕃部落和蒙古军作战有功,分别官至枢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九江涌现了维新志士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武宁人李烈钧从湖口起兵,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在九江,尤其在庐山活动过的外省籍历史文化名人也不计其数,他们对九江历史文化有重大影响和贡献。

大禹遗址有庐山大汉阳峰的禹王崖、修水幕阜山顶禹王碑、湖口鞋山的禹王题刻。

王乔东汉方士,传说中为古代仙人王子乔。遗址有瑞昌斗笠山王乔洞、书堂山,有德安小昆仑山顶礼斗台、洗剑池、元阳观、东西二湖、飞鸟观、月窟(又名小洞天)。

周瑜三国东吴名将。遗址有柴桑故址,含今荆林街,牛头、马头二山,康阳坂,楚城坂,点将台,演兵场,跑马埂,游马丘,系马墙,喂马槽,唱歌岭,叹巴丘。还有两处点将台,一处在甘棠湖中,即烟水亭。传周瑜进军赤壁的命令在此发布,一处在星子县(现庐山市),传为周瑜操练水军点将的场所。周瑜都督府和小乔梳妆台,传故址在今九江军分区内,旁有督府巷和小乔巷。相传九江县马头山芦花荡为周瑜丧命处,传言:“周瑜死在芦花荡,葬在马头山。”《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周瑜“还江陵为治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看来传言不一定确实。

李白唐代诗人。曾两上庐山。天宝之乱后,第二次偕妻子宗氏同来,在五老峰东侧九叠屏,也称屏风叠,筑太白读书堂。明代万历年间有人在大月山东麓建青莲寺纪念他,遗址墙基均在。他在庐山作诗24首,所吟风光依旧,其中以《望庐山瀑布》最为有名。

李渤字浚之,在唐贞元(785—805年)间,同兄弟李涉一道,到庐山隐居读书,养一白鹿,随其出入,并能传递信件和物品,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所居地为白鹿洞,后在此建白鹿洞书院。李渤在长安做官,以直谏敢言、不畏权贵著称。在任江州刺史时,裁撤欠赋,疏浚南湖,筑堤建闸,灌溉农田,植柳造桥,方便行旅等,为百姓兴利。后人称湖为甘棠湖,称桥为思贤桥,以示怀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因直言谏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在九江三年。遗址有湓口附近旧居,有琵琶亭和《琵琶行》长诗以及多首颂扬庐山的好诗。他在庐山北部香炉峰筑“乐天草堂”,又称“遗爱草堂”’其所记文称《庐山草堂记》,为中国园林学奠基之作。

周敦颐理学奠基者,哲学家。曾任分宁县(今修水)主簿,南康军(治所在星子县)知军,筑爱莲池。隐居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院,称溪水为濂溪。取“山光水色薄笼烟”之意,命名九江甘棠湖的烟水亭。周敦颐和母亲郑氏太夫人及妻蒲氏夫人,均葬于莲花峰栗树岭,地形称“天鹅抱蛋”。因南宋理宗封周敦颐为元公,享祀孔子庙庭,经历代扩建,墓区宏大壮观,被日寇严重破坏,几成废墟。东西两侧的潭畈村、东城村约400余人,为周氏后裔。

苏轼宋代诗人。他游庐山,有在西林寺的《题西林寺壁》,在秀峰寺题的《开先漱玉亭》、观音桥的《栖贤三峡桥》等诗作。有游湖口石钟山的泛舟崖、泛舟亭和怀苏亭,并撰《石钟山记》。有游都昌南山的“野老泉”题款和访南山绝句,说“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有走访修水艾子途经的来苏渡、来苏村和来苏亭以及石刻“苏公问渡,艾子流芳”等。

岳飞抗金英雄。岳飞曾驻军鄂州、九江一线,以防金军。岳母墓、李夫人墓在九江柴桑区的株岭,地形称“老虎舐尾”、“飞燕投河”,岳飞建有岳母祠、叠翠亭。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东林寺有白云亭碑。在赛阳附近有岳家市,也称岳家庄园。

朱熹南宋学者,哲学家。在任南康知军时重整白鹿涧书院。书院有多处题字石刻,尤以《朱子教条》为贵重。庐山南麓五乳峰风景绝佳,他在其下卧龙潭上筑卧龙庵,祀诸葛亮像,撰《卧龙庵记》,赞扬四周风光和卧龙精神,立愿在此终老。又在星子城(现庐山市)傍筑紫阳堤以防洪水,造福百姓。

陈友谅和朱元璋元朝末年,为推翻蒙古贵族统治和统一中国,陈、朱两支农民军在鄱阳湖地区展开了生死搏斗,其遗址有陈友谅在吴城镇的望湖亭,后称望夫亭,庐山石耳峰侧有其爱姬苕华夫人的月琴冢。庐山有朱元璋为纪念周颠仙而建的御碑亭,石钟山观音阁有,朱元璋题诗、题字,星子城南40里鄱阳湖边有朱元璋点将台,战败时避难都昌的老爷庙和湖口的城隍庙,及战胜陈友谅的都昌御柳桥、星子(现庐山市)神亭庙和旗山等。

此外,还有东吴大将程普、南朝大臣庾亮、东晋书法家江州刺史王羲之、东晋南朝诗人谢灵运、净土宗创始人慧远、南天师道创始人陆修静、唐代宰相狄仁杰、北宋大臣抗金志士张叔夜、明末农民军领袖李白成等等,均有许多遗址散布在九江地区,这些均为可供开发和展示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据了解,目前,九江市拥有50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5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0处。年代跨度覆盖新石器时期至当代,文物类型丰富,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个类型。另外,全市共登记国有馆藏文物5145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7523件(套),珍贵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454件(套),国家二级文物1524件(套),国家三级文物5545件(套)。九江已公布历史建筑63处,均分布在九江市区内。

有人说,“九江地形很像上行乌色,前进难”。我想:千年乌龟有后劲,九江文化底蕴多,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三五年后,九江这张国家级城市名片定会让我们感到骄傲。就如有人形容:从地形上看,九江市像一张口,庐山像鼻梁,鄱阳湖、庐山西海像眼睛,所以,九江是“鼻直口方,心明眼亮,文化名城,前途无量”!